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0篇
  免费   675篇
  国内免费   1550篇
测绘学   26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99篇
地质学   4295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04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34篇
  2015年   239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00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金矿化作用伴围岩蚀变,且多受断裂控制,反映在地球化学上出现某些元素的异常。在已发现一害矿化体并掌握一般控制矿特征的地区,利用已有工程在蚀变带内连续捡块采样,分析有关批示元素,总结有关的地球化学指标,建立地球化学预测模式,对已知矿体及外围异常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  相似文献   
82.
大长沙火山岩盆地铀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三元 《铀矿地质》1997,13(4):218-225
文章分析了盆地的火山活动、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点和铀矿化特征。认为盆地是塌陷式的,岩浆活动分为两个旋迥,并且不同族迥的岩浆来源深度不同。盆地发育有多期次的矿化蚀变,铀源有地幔铀、基底铀及盖层蚀变而迁移出的活化铀。盆地断裂构造发育,有较好的矿质沉淀场所,又处在有利的铀成矿区域背景之下,因此具有较大的铀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83.
丁兆明  魏春生 《地球科学》1997,22(2):171-176
新疆西准噶尔金矿成矿域是大区域内成矿单位,成矿域中所有金矿床(点)均产于地壳构造活动带。富含金的地幔物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分熔,产生岩浆,火山活动,壳下重熔再熔、火山物质沉积变质作用,在漫长的华力西期经历反复多次的构造变动,形成超基性-基性火山-沉积-变质含金建造,是准噶尔-哈萨克斯坦古板块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4.
依据东坪金矿区成矿特点进行了成矿构造的形成及应力分析,总结出一些成矿规律,并进一步对矿区一睦工作程度较低的区段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5.
张宏飞  张本仁 《地质学报》1997,71(2):142-149
本文对东秦岭造山带内27个花岗岩类央体48件长石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本区的南秦岭不同时代花岗岩类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具有明显的铅同位素块体效应,反映它们属地同一个铅同位素构造-地球化学省;而本区的北秦岭区岗岩类从晚元古代到早古生长,长石铅同位素组成以富铀铅和钍铅的为特征,但从晚古生长开始,花岗岩类长石铅同位素组成明显发生变化,以贫铀铅和钍铅为特征,反映晚古生长及其后形成花岗质  相似文献   
86.
Four metallogenic epochs occurred in different tectonic environments during theevolution of the Northern Qilian metallogenic province through the geological time. The Mid-dle Proterozoic metallogenic epoch witnessed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crustal breakupcaused by mantle diapirism, in which ultramafic-mafic rocks were intruded along beep faultbelts and the superlarge Jinchuan magmatic Cu-Ni sulphide deposit was formed. In theMiddle-Late Proterozoic metallogenic epoch the crust was further broken to form anintracontinental rift, in which the Chenjiamiao style massive Cu-Fe sulphide deposits hosted bybasic volcanic tuff were formed in the lower volcano-sedimentary sequence, while the largesedex type Jingtieshan style Fe-Cu deposits were formed within the upper abyssal carbon-richargillaceous sedimentary sequence. The Early Palaeozoic saw the aulacogen environment, with-in which the Baiyinchang style superlarge massive base and precious metal sulphide depositshosted by quartz keratophyric tuff were formed in the Middle-Late Cambrian rifted island arcand the massive Cu-Zn sulphide deposits and magmatic chromite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 theophiolite suite were formed in the Early-Middle Ordovician, and the Honggou style massiveCu-Fe sulphide deposits hosted by spilite were formed in the Late Ordovician back-arc basinenvironment. In the Late Palaeozoic-Meso-Cenozoic, the metallogenic province went into anintracontinental orogenic stage characterized by compressive tectonic environment, in whichthere occurred carbonate-quartz vein type and tectono-alteration gold deposits associated withductile-shear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87.
铜经济地质的进展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成矿理论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和有助于找矿的一些新成果,如奥林匹克坝型铜矿的成因模式、高温、高硅流纹岩及流纹岩石英斑晶氧同位素组成对评价VHMS型铜矿的意义等。理论研究与适当的勘探方法相结合以及锲而不舍的努力是铜矿床尤其是大型、特大型铜矿发现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8.
黑龙江乱泥沟金矿成矿条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乱泥沟矿区第四系砂金矿产丰富,是寻找岩金的有利靶区。区内出露的古元古代变质岩系地层的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和中基性海底火山岩,其Au含量高,是金矿成矿的初始矿源层。区内NE,NW向构造发育,所发现的矿体均受控于NW向断裂,呈脉和复脉状产于构造蚀变带及其次一级的层间破碎带中,成矿物质简单,矿体品位和厚度变化系数较小,为中—低温蚀变岩型金矿床。利用物化探测量手段,圈出具找矿意义的组合异常,通过工程查证发现金矿体。在综合研究矿区地质特征及物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指出下一步有利的找矿区段。  相似文献   
89.
评开合构造研究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良耘 《地质通报》2004,23(3):298-302
中国学者杨巍然、姜春发、张抗等提出的开合构造是大地构造学中的一种重要观点。该观点系统地总结了大地构造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站在辩证思维的高度,把地质运动概括为开裂与聚合2种基本形态,并从不同时间、空间、规模、级次等多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上阐述了它们的共同规律。  相似文献   
90.
青藏高原南羌塘基性岩墙群U-Pb和Sm-Nd同位素定年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羌塘地区是青藏高原古特提斯研究的关键地区,羌塘南部地区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代与构造背景对确定古特提斯阶段联合古陆解体的具体时间和青藏高原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选择单颗粒锆石U-Pb法和全岩Sm-Nd等时线法对基性岩墙进行定年研究,获得了(312±4)Ma单颗锆石U—Pb谐合线年龄和(299±13)Ma和(314±5)Ma两个Sm-Nd全岩等时年龄。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认为,基性岩墙群为羌塘地块裂离作用的产物,所获得的同位素年龄代表了基性岩墙群的侵位时间,为羌塘地块裂解提供了构造事件年龄,为重塑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盆的形成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