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6篇
  免费   715篇
  国内免费   931篇
测绘学   491篇
大气科学   712篇
地球物理   857篇
地质学   2260篇
海洋学   429篇
天文学   36篇
综合类   374篇
自然地理   93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168篇
  2017年   191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266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304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39篇
  1999年   146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旋转风螺旋度在广西春季一次冰雹大风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旋转风螺旋度对 2 0 0 1年 4月发生在桂中地区的冰雹大风天气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低层旋转风螺旋度对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冰雹大风天气易产生于低层正旋转风螺旋度大值中心与中低层对流性不稳定能量储存区所包围的区域 ,其上空 5 0 0 h Pa以下旋转风螺旋度为正 ,40 0 h Pa以上为负  相似文献   
82.
八面河地区原油、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对渤海湾盆地八面河地区31个分别形成于还原性咸化水体和淡水环境的页岩和泥岩样、20个油样中甾类化合物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该区烃源岩、原油中的甾类化合物异常丰富,主要包括C27-29规则甾烷、C28-304-甲基甾烷、甲藻甾烷以及芳香甾类;不同层段烃源岩中甾类化合物的分布各具特色,发育于牛庄洼陷南斜坡咸化水体的富藻类沙四段页岩富含4-甲基甾烷及甲藻甾烷,形成于淡水环境的沙三段泥岩中甲藻甾烷不太发育。烃源岩、原油中规则甾烷的分布型式明显有别于甲基甾烷,指示两类化合物可能来源于不同的藻类属种。甾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受控于古环境、生物先质种类及热成熟度等多种因素。不同层段甾类化合物的特征性分布使其成为该区油源岩确认的关键指标。结果还表明,甲基甾烷在油源岩识别中比规则甾烷具有更好的应用效果。依据甾类化合物,可判断埋深超过2700m的Es4烃源岩与原油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发育于牛洼洼陷南斜坡的未熟-低熟特殊烃源岩-富藻类页岩与原油没有可比性,该结论是对近期油源调查结果的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83.
华北地层大区寒武纪早期地层统一划分与对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正 《安徽地质》2002,12(1):1-24
基于华北地层大区数百条寒武纪早期地层剖面与安徽淮南地区基准层序(2组2亚组15段1个亚段)和带序(6个三叶虫带)的确切对比,编制了新的沉积分区图;依据有无猴家山组和馒头组下亚组是否完整,划分出5个沉积区;讨论了各区与基准层序-带序的对比;明确了各地方性岩石地层单位(五山组、李官组、碱厂组、辛集组、朱砂洞组、苏峪口组、五道淌组、昌平组、府君山组、老庄户组、水洞组、黑沟组等)的层位归属(具体至段),确认与寒武纪早期地层有关的3个沉积间断(皖北上升、豫陕上升和燕辽上升),归属于重新厘定的蓟县运动的3个期次.  相似文献   
84.
神头泉流量变化规律研究--灰色系统理论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神头泉流量衰减特征的前提下,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描述神头泉流量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以1985年为界,神头泉的流量变化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GM(1,1)模型与灰色预测校正模型则分别用于对这两个阶段的流量变化特征进行刻画。神头泉2000-2004年的流量预测值表明,在神头泉域保证90年代中期的高降水量和朔州市各地下水用户对泉域内的地下水不进行超采的基础上,神头泉的流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维持1993年以来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85.
富碱斑岩中超镁铁深源包体岩石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云南省鹤庆县六合乡富碱斑岩体中找到超镁铁深源岩石包体,这对于研究富碱斑岩的起源和演化及其成岩成矿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深源包体岩石的矿物学特征,揭示该深源包体具有原始上地幔岩在地幔条件下受到一定程度富集地幔流体交代作用改造的特征,具有富集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属性,为富碱斑岩的成岩成矿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矿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The Teplá–Barrandian unit (TBU) of the Bohemian Massif shared a common geological history throughout the Neoproterozoic and Cambrian with the Avalonian–Cadomian terranes. The Ne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an active plate margin in the Teplá–Barrandian is similar to Avalonian rocks in Newfoundland, whereas the Cambrian transtension and related calc-alkaline plutons are reminiscent of the Cadomian Ossa–Morena Zone and the Armorican Massif in western Europe. The Neoproterozoic evolution of the Teplá–Barrandian unit fits well with that of the Lausitz area (Saxothuringian unit), but is significantly distinct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Moravo–Silesian unit.The oldest volcanic activity in the Bohemian Massif is dated at 609+17/−19 Ma (U–Pb upper intercept). Subduction-related volcanic rocks have been dated from 585±7 to 568±3 Ma (lower intercept, rhyolite boulders), which pre-dates the age of sedimentation of the Cadomian flysch ( t chovice Group). Accretion, uplift and erosion of the volcanic arc is documented by the Neoproterozoic Dob í conglomerat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flysch. The intrusion age of 541+7/−8 Ma from the Zgorzelec granodiorite is interpreted as a minimum age of the Neoproterozoic sequence. The Neoproterozoic crust was tilted and subsequently early Cambrian intrusions dated at 522±2 Ma (T ovice granite), 524±3 Ma (V epadly granodiorite), 523±3 Ma (Smr ovice tonalite), 523±1 Ma (Smr ovice gabbro) and 524±0.8 Ma (Orlovice gabbro) were emplaced into transtensive shear zones.  相似文献   
87.
88.
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许月卿  李秀彬 《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根据 194 9~ 1998年各县 (市 )的统计资料 ,分析了河北省近 5 0年粮食生产的变化历程和空间差异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关联动态分析 ,量化了粮食总产量与诸因子的关联程度 ,指出粮食单产、有效灌溉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河北省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 ,并提出了实现河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今后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千庆兰 《热带地理》2002,22(1):90-92,96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是影响城市景观和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质量分区是进行生态环境评价的基础性工作。在以往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通常采用单一的环境污染指标,难以全面综合的反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植被的面貌是一定时期内大气、土壤、水分、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树木有生命而又不能移动,它的健康状态是一定时期因素内,综合地反映其生活环境条件的最好尺度。借鉴国外环境诊断的研究方法,提出“树木活力度”,即树木的枝、叶、梢、树形等各个部位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程度这一新的综合生态指标,并结合实际,以吉林市为例,对运用这一指标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原理、问题等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运用树木活力度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分区,具有迅速目测、计算简便,快速经济的特点,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种景观诊断的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Soil sediment samples of 10 layers with a spacing of 10 cm each were collected in different floodplain zones adjacent to Huolin River in the Xianghai Nature Reserve, and contents of total N, total P and organic matter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total N, total P and organic matters were generally decreasing with the increase of distance from sample locations to the river channel, and contents of the three items were generally higher in the upper soil layer than that in the lower soil layer. The content variations displayed how flooding functions influenced nutrient matter content variations in floodplain soils since the flood inundation frequencies of the sample locations varie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displayed that there were remarkable relativities between total N, total P and organic matters within definite spatial distance from the Huolin River chann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