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3篇
  免费   1969篇
  国内免费   2746篇
测绘学   829篇
大气科学   907篇
地球物理   3153篇
地质学   5607篇
海洋学   1032篇
天文学   107篇
综合类   720篇
自然地理   1573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421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472篇
  2019年   501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394篇
  2016年   480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577篇
  2013年   560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680篇
  2010年   616篇
  2009年   663篇
  2008年   585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651篇
  2005年   558篇
  2004年   579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396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313篇
  1998年   260篇
  1997年   225篇
  1996年   173篇
  1995年   142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9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forming the red tide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nitrates and phosphates in the eutrophic water is the prerequisite of explosive increase of algae and the forming of red tide.Reduction of eutrophication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preventing the red tide.The method of deep treatment of the waste water and its denitrification and dephosphorization are introduced,and a new opinion on the red tide formation and fundamental prevention is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82.
棘皮动物再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棘皮动物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在进化上和发育上与脊椎动物具有许多相似性,是在器官、组织、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后口动物再生过程与再生机理的理想模式动物。本文综合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并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对棘皮动物再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3.
厄尔尼诺(El Ni(?)o)现象是海-气耦合系统异常变化的表现,其起因可能不是唯一的,行星运动对地球运动的影响可能会导致El Ni(?)o的发生。根据4个半世纪内El Ni(?)o发生的历史资料,分析其发生和行星运动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木星赤纬的变化和火星大冲与El Ni(?)o。的发生有显著的关系,表明这2颗行星的运动可能影响El Ni(?)o的发生。文中还根据分析结桌和El Ni(?)o混沌机制的观点,探讨了行星运动对海-气系统变化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84.
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平台和冰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了自升式平台的冰激振动模型,并计算基于2种冰力模型的自升式平台的动力响应。此动力分析方法具有建模方便和计算精度高的特点。以某自升式平台为例,计算了冰和平台结构相互作用的耦合效应,为自升式平台冰激振动安全评估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5.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以及GDAS资料,对2021年10月2-7日山西持续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稳定的乌拉尔山低槽后部冷空气扩散,中纬度短波槽东移,与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持续交汇,同时高低空急流耦合形成强烈上升运动,低层切变线和地面辐合线稳定维持,及低层水汽不断输送并形成辐合,为持续性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有利动力和水汽条件。此次强降水过程分为对流性降水和稳定性降水2个阶段,2阶段水汽输送通道的源地、路径、高度均有明显差异,但水汽输送贡献率均以对流层中低层山西南侧的水汽输送占主导地位。降水开始前,对流层中上层存在对称不稳定,大气可降水量明显跃增;对流性降水阶段,干空气不断入侵,对流不稳定快速建立与释放,对流层中低层水汽辐合区与强上升气流配合,导致山西出现强对流天气。地形的阻挡、抬升及地形收缩作用,对局地极端强降水具有增幅作用。  相似文献   
86.
西藏崩错8级地震地表破裂的变形特征及其破裂机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51年11月18日,西藏那曲崩错附近发生了一次8级地震,地表产生了长达约91公里的破裂带。本文总结了该破裂的几何、位移分布特征,讨论了破裂的形成机制和崩错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  相似文献   
87.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中地基强夯效应测试与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吕国仁  崔新壮 《岩土力学》2008,29(9):2542-2546
旧路改建高速公路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数值分析表明,对新的天然地基进行处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强夯是加固地基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对强夯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对夯锤冲击地面过程中产生的动孔隙水压力、动土应力以及夯后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进行了跟踪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以风化料为主的地基,最大夯击数不宜超过4击,而且铺底夯完成2d后就可进行满夯。  相似文献   
88.
“3S”技术在四川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有效实现四川省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运用RS、GIS和GPS技术,以2004年中巴资源卫星(CBERS-02)遥感影像数据为信息源,2000年TM遥感影像解译的数据为基础,对2004年遥感影像进行解译,修改2000年数据库;手持GPS接收机,在野外对解译成果进行验证,更新数据库;利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提取出2000~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得到2000~2004年期间四川省高精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库。最后对四川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信息进行分析,对四川省生态环境的下一步研究指名了方向。  相似文献   
89.
To look for gas hydrate, 22 multi-channel and 3 single-channel seismic lines o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shelf slope and at the bottom of the Okinawa Trough were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indeed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 (BSR) occurrence, but it is very rare. Besides several BSRs, a gas seepage was also found. As shown by the data, both the BSR and gas seepage are all related with local geological structures, such as mud diapir, anticline, and fault-controlled graben-like structure. However, similar structural "anomalies" are quite common in the tectonically very active Okinawa Trough region, but very few of them have developed BSR or gas seepage.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main reason is probably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organic carbon of the sediment in this area.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rare occurrence of gas hydrates in this region is governed by structure-controlled fluid flow. Numerous faults and fractures form a network of high-permeability channels in the sediment and highly fractured igneous basement to allow fluid circulation and ventilation. Fluid flow in this tectonic environment is driven primarily by thermal buoyancy and takes place on a wide range of spatial scales. The fluid flow may play two roles to facilitate hydrate formation:to help gather enough methane into a small area and to modulate the thermal regime.  相似文献   
90.
本文根据动画地图表示内容和常用动画技术的特点,对二维动画地图的表示方法进行了探讨。归纳了基于空间分布特征的表示方法、基于动画地图用途的表示方法和基于动画技术的表示方法及其分类,并讨论了影响选择表示方法的因素和几种表示方法相互配合的应用规律,对动画地图可视化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有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