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427篇
测绘学   185篇
大气科学   155篇
地球物理   298篇
地质学   1279篇
海洋学   140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5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提出了两种新的生油岩测井评价方法,即基于砂泥岩导电机理,借助泥质砂岩导电方程:Waxman-Smith方程计算含水泥岩电阻率R0值及生油岩的电阻率孔隙度R.然后用实测Rt减去R0值,其差值反映了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即重叠法);用三孔隙度测井计算的生油岩总孔隙度T,减去电阻率孔隙度R,其差值也反映了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即双孔隙度法).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在现场缺少生油岩实验室分析样品时可以快速评价生油岩的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102.
碳酸盐岩成岩研究的新方法:成岩综合柱状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秀莲 《地质科学》1995,30(4):401-413
主要介绍了成岩段、成岩环境综合柱状图的提出背景、完善过程及其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成岩段的提出解决了成岩柱的绘制问题,从而成岩环境综合柱状图得以产生,亦从而使因该种基础图件无法绘出而使成岩研究裹足不前的状况得以改观。  相似文献   
103.
裂隙各向异性介质波场VSP多分量记录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各向异性介质中最为普遍的裂隙各向异性介质出发,推导了同零井源距VSP三分量观测方式相一致的一维三分量波动方程.为了更符合实际观测,引入了坐标旋转,可以模拟井中任意方位的多层各向异性介质的波场响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波场数值模拟,重点突出了获得凡R3×3矩阵剖面的方法,同时对R3×3,矩阵剖面进行了一般性的分析解释,事实证明,R3×3矩阵剖面含有介质丰富的各向异性信息.  相似文献   
104.
土木工程结构的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能得到用尽可能少的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组成有效性和鲁棒性高的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控制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土木工程结构的新控制策略——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使用定义的优化目标函数,评价了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的控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MTMD)比多重凋谐质量阻尼器(M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和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DMTMD比双重调谐质量阻尼器(DTMD)具有更好的有效性,而DMTMD和DT—MD对频率调谐的鲁棒性近似相同。因此,双层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是一种先进的结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5.
姜红霞  吴亚生 《地质论评》2007,53(3):323-328,I0002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树枝状构造的暗色部分为残留的灰泥岩;浅色部分为灰岩经过重结晶、白云石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改造而成。在暗色的残留灰岩里有保存很好的丰富的球状微生物化石。研究认为,岩石中暗色部分和浅色部分的原始组分是同时沉积的;是成岩作用控制了浅色部分的形成。这一成果应当对认识老龙洞剖面树枝状微生物岩的成因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将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区域构造活动性、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领域,对青藏铁路南段沿线的构造活动性进行定量分析.选用断层运动速率、地震震级、温泉温度及剪切应变4个关键影响因子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构造活动强度(α)作为输出向量,以α为定量判据,将全区划分为相对稳定区(α<0.22)、较不稳定区(α≈0.22~0.38)、不稳定区(α≈0.38~0.69)、极不稳定区或强烈构造活动区(α≥0.69).在青藏铁路南段沿线划分出格仁错、崩错、当雄-羊八井、错那湖、唐古拉山口南、聂荣东北、聂荣西北、雅鲁藏布江断裂沿线、萨迦等不稳定区,在不稳定区内部进一步划分出申扎、蓬错、尼木、桑雄、羊八井5个极不稳定区.  相似文献   
107.
二维黄金分割法在抗滑桩截面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抗滑桩截面宽度和截面高度与抗滑桩费用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二维黄金分割法与计算机编程方法,编制了专门的计算软件对抗滑桩截面进行优化设计,以实现满足抗滑要求的前提下使单抗滑桩工程总费用达到最低的优化目的.在三峡库区某工程的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对滑坡的治理设计具有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陈留勤 《西北地质》2007,40(4):58-66
志留纪末期的加里东运动使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基本上拼接联合为统一的华南板块,由于古特提斯洋北支向东扩张,泥盆纪时龙门山地区形成华南板块西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在这个比较稳定的构造背景下,以桂溪剖面为代表的稳定类型泥盆系大致可以划分为18个三级沉积层序(DS1-DS18),进一步可以归并为2个二级构造层序,对应于两次海侵高潮。层序地层划分表明龙门山地区在泥盆纪经历了一个从海侵作用初期的海侵碎屑岩沉积(DS1-DS9)到高水位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DS10-DS12),再到海退期清水碳酸盐岩沉积(DS13-DS18)的有规律的沉积演变过程,从而形成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层序地层序列。这种沉积演变规律及海平面变化与隔陆相望的滇黔桂地区的泥盆系具有相似性。但龙门山地区的泥盆系比滇黔桂地区发育齐全,厚度更大,所以后者的泥盆系只能划分出13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109.
三维含拓扑地质剖面三角剖分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剖面是地质对象表达和地质问题分析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数据。该文分析三维复杂地质折剖面可视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开剖分算法。该方法保证了各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剖面拓扑关系不变,能够对由"多边形-弧段-结点"矢量结构构成的三维折剖面进行有效剖分。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三维剖面的可视化,尤其合理解决了纹理映射中的纹理变形与重复接缝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等价投入的常规化肥为对照,开展专用肥多点施肥试验研究.通过专用肥对林木生长量、林相特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等价投入(肥料成本)的常规化肥相比,施用系列专用肥的林分生长量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常规化肥处理,且叶片浓绿、树势强壮,施后19个月内,树高、胸径、材积分别提高了7.8%~51.8%、9.8%~53.0%和30%以上,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26.3%~94.2%,叶面积指数提高41.0%~172.8%.经对HA桉树专用肥的增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的综合分析与评定,选出基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30.0%、N P2O5 K2O≥6.0%(2.5-2.0-1.5)、腐殖酸总量≥8.0%,并加上适量的"绿滴"复合微生物菌剂(于施用时和基肥按每50 kg∶1 kg的量掺入);追肥专用的优化配方为:有机质≥20.0%、N P2O5 K2O≥20.0%(9-8-3)、腐殖酸总量≥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