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2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太平洋海山富钴结壳与基岩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对我国首次取得的中太平洋海山基岩和富钴结壳样品的结构构造、矿物和化学组成特征的研究表明,该区主要基岩类型为碱性玄武岩、磷块岩、磷酸盐化碳酸盐岩和燧石等,碱性玄武岩分布最广,并均有不同程度的风化.观察表明,富钴结壳的载体可以是各种岩性的基岩.玄武岩、风化火山岩和磷块岩上的结壳厚度比燧石的大,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是选矿冶炼的主要对象.对于调查区内富钴结壳形态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板状、砾状和结核状结壳.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结壳与基岩之间的关系:(1)海水、基岩和结壳中主要金属元素含量特点;(2)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探讨结壳与基岩之间的亲疏程度;(3)结壳的分布特征;(4)不同基岩类型对结壳生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内的火山岩及磷块岩对结壳形成的贡献大(比其他类型岩石).  相似文献   
72.
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富钴结壳的He同位素对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东太平洋海盆C- C 区海底多金属结核及西太平洋马绍尔地区富钴结壳的He 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结核的3He/4He 比值普遍较高,为(1.73 ~13 .26) ×10- 5 。所有结核样品的3 He/4 He 比值均高于MORB 的平均3 He/4 He 比值,有些样品的3 He/4 He 比值甚至高于地幔热柱的值。磁性部分相对非磁性部分3 He/4He 比值和4 He 含量均明显偏高。结壳的3 He/4 He 比值相对较低,变化范围为6 .05 ×10 - 8 ~8 .08 ×10 - 5  相似文献   
73.
首次应用最近区域法对东太平洋某海山(简称X海山)进行了初步的资源量评估,最近区域法具有能对矿区无限分块和能快速圈定富矿区的优点,结合地质块段法的评估结果可以对矿区资源量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初步评估认为,该海山具有储量远景,应进行进一步的勘探研究。  相似文献   
74.
用氢氧化铁共沉淀分离卤水中的钴镍锰,用1+1的王水溶解沉淀定容,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检出限为LD(Co Mn)=0.10 mg/L,LD(Ni)=0.27 mg/L,加标回收率为95.00%~102.0%,精密度(n=12)为1.05%。结果表明,本方法快速准确,可以准确测定卤水中钴镍锰。  相似文献   
75.
选铁尾矿综合回收利用低品位磷、钛、钴技术工业化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祥松 《化工矿产地质》2010,32(4):238-240,244
丰宁招兵沟低品位磷矿特点为中品位磁铁矿、低品位磷矿等共生。通过对选铁尾矿的研究,确定了常温无碱浮选回收磷矿物、合理的重-磁选联合工艺回收钛铁矿物、浮选工艺回收硫钴矿物的选矿工艺路线,并实现了工业化。  相似文献   
76.
青海驼路沟钴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驼路沟钴矿床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南带中新发现的独立钴矿床.通过对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驼路沟钴矿床的形成主要与热水沉积作用有关;成矿后,在后期的碰撞造山过程中,由于SN向挤压,矿床遭受到强烈变形改造作用,导致含矿岩系发生了强烈的构造置换改造作用,矿体显示出"似层非层,似脉非脉"的特点;而且更晚期的断裂构造活动造成矿带差异性抬升及剥蚀.因此认为该矿床为热水喷流沉积-构造改造型矿床.依据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条件,提出了驼路沟钴矿床进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7.
Cobalt Deposits of China: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Major Advanc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metal cobalt has diverse uses and the majority of world cobalt deposits have been found in China. The deposit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i.e., magmatic Ni-Cu-Co sulfide deposits, hydrothermal and volcanogenic cobalt polymetallic deposits, strata-bound Cu-Co deposits hosted by sedimentary rocks and lateritic Ni-Co deposits, of which the former two typ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here are six principal metallogenic epochs and seven important metallogenic belts according to their distribution and tectonic position. Although cobalt generally occurs in nickel-copper, copper and iron deposits as an associated metal, great developments in exploration for independent cobalt deposits have happened in China, and, in recent years, many independent deposits with different elementary assemblages and different genetic types have been discover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North China platform, the Central Orogenic Belt of China, western Jiangxi and northeastern Hun  相似文献   
78.
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富含硫砷钒铁矿石中的主次量元素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钴(钴玻璃粉形式)作内标元素,准确测定全铁含量;加入保护剂硝酸铵和稳定剂碳酸锂,使硫转化为硫酸盐,有效地防止硫的挥发损失。通过条件实验,确立了样品熔融温度和钴玻璃粉的用量。选择经筛选的仪器测定条件,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铁矿石中TFe、SiO2、CaO、MgO、Al2O3、TiO2、P、S、Mn、V2O5、As、K2O、Na2O、Cu、Ni等15种主次量元素。采用干扰曲线法对几乎完全重叠的TiΚβ谱线与VΚα谱线进行谱线重叠校正,用理论α系数法校正基体效应。建立的方法可以准确测定全铁和质量分数高达5.29%的S。采用多种标准物质和人工配制标准物质制作工作曲线,可以测定质量分数为5.00%的V2O5及0.1%的As,测定值与标准值符合较好,除低含量钠外方法精密度(RSD)<3.5%,分析误差符合实验质量要求。本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含砷的钒钛铁矿及含硫高的铁矿石中的主次量元素,满足了日常生产对铁矿石中硫和钒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79.
李庆哲 《地质与勘探》2023,59(2):451-464
中非铜钴成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铜钴成矿带、全球最大钴矿、第三大铜矿发现区。因铜钴价格持续走高和中资企业持续关注的迫切性,本文对中非铜钴成矿带地质特征、铜钴矿床资源分布规律、权益资源量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系统收集研究区学术研究成果、商业数据库、企业年报等数据,分析认为Lufilian弧形构造带是中非铜钴成矿带构造背景,从北向南依次为弧外部褶皱推覆带、穹窿地区、复式向斜带、加丹加高原。地层分为孔德龙古、恩古巴、罗安三个群,地层年龄自<573±5 Ma至879±16 Ma。含矿层位主要是罗安群矿床组,下分R2.1、R2.2、R2.3三个含矿层。矿床类型主要为碳酸盐质巨型角砾岩型、含矿页岩型、含矿砂岩型、含矿基底型铜矿,构成6个铜钴矿集区,具有等间距分布特征,间距为±20 km。截至2021年,研究区探获铜资源量1.91亿t,钴资源量1404万t。以当量铜资源量排序,>100万t的矿床33个,>1000万t级别的矿床7个。共有14个国家55家矿业企业参与铜钴成矿带勘探及开发。我国权益铜钴资源量分别为6467万t、648万t。大于50万t权益铜资源量的企业有洛阳钼业、紫金...  相似文献   
80.
东昆仑造山带新发现的夏日哈木和石头坑德等岩浆镍钴硫化物矿床伴生有钴资源,它们与区域上火山-热液型、喷流沉积型等钴独立矿床共同指向早古生代镁铁质岩浆活动相关的钴成矿作用,表明镁铁质岩浆是区域钴富集成矿的重要载体,并预示东昆仑造山带的钴成矿潜力巨大。夏日哈木超大型镍钴硫化物矿床为造山带环境镍钴岩浆成矿作用的产物,本文在现有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岩相和矿物Co、Ni和Cu等成矿元素的含量变化特征,探讨了镁铁质岩浆钴富集机制和控制因素。镁铁—超镁铁质岩具有较高的钴含量,随空间位置(期次)、岩石与矿物类型钴含量变化较大。在Mg O含量最高的橄榄岩、辉石岩相中钴富集,在硫化物矿物中钴含量较高。钴含量与全岩Mg O、硫、镍和铜含量正相关,这些规律表明夏日哈木镁铁质岩浆富集钴金属,不同期次岩浆中钴的富集程度不同,硫化物熔体是钴富集的主要途径之一,岩浆演化过程中钴在矿物中的富集机制需要原子层面钴赋存状态的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