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5篇
  免费   2486篇
  国内免费   3857篇
测绘学   615篇
大气科学   4346篇
地球物理   2964篇
地质学   4723篇
海洋学   1649篇
天文学   151篇
综合类   622篇
自然地理   112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353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555篇
  2018年   506篇
  2017年   516篇
  2016年   487篇
  2015年   599篇
  2014年   745篇
  2013年   1010篇
  2012年   772篇
  2011年   773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789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950篇
  2006年   861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636篇
  2003年   512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365篇
  2000年   345篇
  1999年   312篇
  1998年   275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62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71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浮放设备地震滑移反应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人研究建立的浮放设备滑移反应分析理论为基础,给出了浮放设备在水平和竖向地震输入下滑移反应运动微分方程,选取连续型的库仑摩擦力模型,采用Runge-Kutta法求解浮放设备地震滑移反应运动微分方程,可以得到浮放设备在地震作用下的绝对加速度、相对速度和相对位移反应时程。采用编制的计算程序,进行了浮放设备地震滑移反应参数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浮放设备水平滑移反应随着水平地震地面输入或楼层反应输入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设备与支撑面之间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当水平向输入加速度峰值大于0.3g时,需要考虑竖向激励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饱和砂土液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从三方面总结了饱和砂土的最新进展:饱和砂土液化判别方法、砂土液化的试验研究以及液化后分析,特别是探讨了液化对上部结构的影响。最后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93.
考虑上部结构的刚度和阻尼,使用神经网络控制算法计算基底摩擦力的大小,研究了滑移隔震结构的半主动控制。对计算实例的分析表明,通过半主动控制的滑移隔震结构不但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且能有效地减小基底的最大滑移量及残余位移。为对比各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效果,文中还利用Bang-Bang控制和瞬时最优控制算法对滑移隔震结构进行了半主动控制。对比分析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的控制效果优于其它控制算法,具有反馈量少,稳健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9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和数学模型的合理性。论文结合工程实例,尝试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改进的神经网络BP模型)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进行评价研究。然后与目前常用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信息量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所得出的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相对常用方法更准确、可靠,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5.
北京市泥石流灾害临界雨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降雨是泥石流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文章根据北京市历史上泥石流灾害发生时的前期雨量与当日激发雨量,建立了临界雨量判别模型。通过对北京地区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频率的分析,计算了不同时段的临界雨量;经验证明,计算结果是可信的。基于灾害与降雨频率分析来确定北京地区泥石流发生的临界雨量是一种新的尝试。该方法可用于计算不同泥石流沟道发生泥石流的临界雨量。  相似文献   
996.
免疫起源于抗感染的研究,是一种机体识别和排斥抗原性异物的生理功能。现代仿生技术将免疫应用到解决非线性优化问题中,形成了独特的人工免疫系统(AIS),AIS用抗体代表问题的可行解,用抗原代表问题的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采用期望繁殖率来定义父体选择的概率进行随机搜索全局最优解。将AIS应用到梯级水库群短期(日)优化调度的研究中,经过对某梯级水库群的仿真计算,认为其结果是合理和可实际应用的。  相似文献   
997.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稳定条件下断层上方第四系覆盖层中氡气的运移方程,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对断层上方覆盖层中的氡浓度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断层上方第四系覆盖层中存在明显的氡浓度异常,其分布与覆盖层的厚度、断层的宽度、氡的扩散系数和对流速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98.
魏放  魏义亮 《地质与勘探》2007,43(3):112-115
通过对西部某水电站的地质环境分析,揭示了采空区分布特征.对溢洪道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影响范围,分析采空区对溢洪道的影响.最后综合分析采空区对水电站不同工程部位的危害,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9.
Estimation of Block Sizes for Rock Masses with Non-persistent Joints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Summary  Discontinuities or joints in the rock mass have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long with the joint orientation and spacing, the joint persistence, or the relative size of the joi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block sizes of jointed rock masses. Although the importance of joint persistence on the overall rock mass strength has long been identified, the impact of persistence on rock strength is in most current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underrepresented. If joints are assumed to be persistent, as is the case in most designs, the sizes of the rock blocks tend to be underestimated. This can lead to more removable blocks than actually exist in-situ. In addition, a poo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ck bridge strength may lead to lower rock mass strengths, and consequently, to excessive expenditure on rock support. In this study, we suggest and verify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lock sizes considering joint persistence. The idea emerges from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apply the GSI system for rock mass classification, in which the accurate block size is required. There is a need to statistically analyze how the distribution of rock bridges according to the combination of joint orientation, spacing, and persistence will affect the actual size of each individual block. For this purpose, we generate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joints with different geometric conditions by the orthogonal arrays using the distinct element analysis tools of UDEC and 3DEC. Equivalent block sizes (areas in 2D and volumes in 3D) and their distributions are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is then performed to relate the block sizes predicted by the empirical equation to those obtained from the numerical mode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concept of equivalent block size proposed by Cai et al. (2004, Int. J. Rock Mech. Min. Sci., 41(1), 3–19).  相似文献   
1000.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qualitative physicochemical simulations (by the Winsel program complex) of the composition of the reacting fluid with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water-electrolyte (NaCl, HCl, NaOH, and KOH)-mineral (quartz, corundum, microcline, and plagioclase) system and the water-electrolyte-rock (granite and pelite) system at 400–800°C and 1–10 kbar. Constraints are proposed for the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ectrolyte at whic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