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9篇
  免费   593篇
  国内免费   1629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67篇
地质学   4296篇
海洋学   8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9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242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65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91.
我们在10~800MPa的静水压力下测量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主孔岩心和采自苏鲁地区地表露头上的共68块典型超高压变质岩试样的地震波速,并建立了波速和围压的定量关系,成功地解释了描述这一定量关系方程中4个参数的物理意义。笔者相信,本文将为超高压变质岩地区以及新老俯冲带地震波资料的解释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和实验支撑。  相似文献   
992.
烃源岩地质色层效应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2006,35(2):157-166
利用未混油或混油源岩样品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分别对纹层状泥岩、暗色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样品进行排烃模拟实验,其中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被研碎后混入同层原油,而纹层状泥岩不被研碎(也未混油),以保持其层理结构的完整性。实验结果显示,排烃过程造成轻烃相对富集,色谱图中主峰碳前移,正构烷烃分布及部分甾、萜烷参数值在排烃过程中产生明显变化,萜烷对运移的敏感性没有甾烷强。在排烃过程中纹层状泥岩与块状泥岩及灰质块状泥岩的地质色层效应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对而言,块状泥岩与块状灰质泥岩的排烃效率低,但排烃过程造成了它们出现较为明显的地质色层效应,而纹层状泥岩排烃效率高,但在排烃过程中地质色层效应不明显。分析认为源岩的物理结构是造成这种地质色层效应的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为查明磁化率和密度对于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100~2000m岩性的响应和判别特征,利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判别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岩石的密度和体积磁化率主要受岩性的控制.采用迫入法建立全模型,对CCSD主孔100~2000m井段岩心的岩性判别率达84.8%.其中,蛇纹石化橄榄岩、正片麻岩、副片麻岩、榴辉岩、角闪岩和退变质榴辉岩的判别率分别为100%、87.1%、89.7%、89.6%、96.7%和63.7%.该研究表明,密度和磁化率可以为超高压变质岩石的岩性鉴别和区分提供定量约束,有利于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和测井资料的准确解析.同时,本文也是SPSS统计分析软件在超高压变质岩石类型判别方面的一个应用实例,对于其他岩石类型的判别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鲁西枣庄-临沂地区新元古界震碛岩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西枣庄—临沂地区新元古界碳酸盐岩系中,发育有由地震造成的同沉积构造现象,如微晶方解石脉、层内变形褶曲、层内微断层和内碎屑碳酸盐岩堆积等。野外实地观察、地质剖面测量和室内分析研究认为它们是由地震产生的强震动,使距震中一定范围的未固结沉积物经震动液化,震动变形形成的震积岩组合。根据其发育规律与组合特征,该地区震碛岩的形成应与古郯庐断裂在新元古代的活动密切相关。可初步确定为含有A、B和C3个震积岩单元的震动液化地震序列。  相似文献   
995.
高地应力围岩分区碎裂化的时间效应分析和相关参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高地应力围岩分区碎裂化现象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但这段时间不会很长;采用蠕变理论对岩石分区碎裂化的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推导了能够描述加速蠕变阶段的流变模型-改进的西原模型的本构方程和蠕变方程,在此基础上求出了岩石分区碎裂化发生时破裂带半径(破碎带距巷道中心的距离)的公式。   相似文献   
996.
1 Introduction Mesozoic volcano-intrusive rock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the Da Hinggan Range of northeastern China, and are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geological sights in eastern Asia. Recently, studies on granites with high εNd(t) values and Phanerozoic crustal growth in the Centra Asian Orogenic Belt have greatly promoted fundamental research into the geology of this area (Jahn et al., 2000, 2001, 2004; Wu et al., 2000, 2002, 2003). However, work on the eruption time,…  相似文献   
997.
1 Introduction The Gaojiacun intrusive complex is one of the numerous ultramafic-mafic intrusions in Sichuan Province of China. It was mapped during the 1970s and studied mainly by Chinese scientists (e.g. Geological Team 106, 1975; Shen et al., 1986, 1989; CGGJC, 1986; Yang et al., 1993; Li et al., 1995; Shen et al., 2003; Zhu et al., 2004a). Since the year 2000, China has become one of the largest PGE consumers. While the country can produce only less than 1 ton PGE/year, the Chin…  相似文献   
998.
对各种古土壤的分类标准进行比较之后,重点介绍了Mack的古土壤分类及其土壤的演变序列。Mack的古土壤分类主要依据稳定矿物和保存在土壤中的古地貌属性,将古土壤划分为9种。在地层序列中古土壤的识别标志主要包括颜色、粒度、生物成因构造(植物生长痕迹)、原生沉积构造退化特征、层次化和边界特征、宏观结构特征、矿物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可以通过野外观察、室内显微镜观察、实验室化验及地震、测井资料来进行鉴别。陆相盆地具有很强的分隔性,盆地相变又非常复杂,寻找区域性较稳定的层序界面比较困难。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用古土壤划分陆相成因地层层序、解决地区及全球对比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恐龙化石的风化过程比较复杂,造成恐龙化石风化破坏的因素众多,冻融循环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室内试验,研究冻融循环导致恐龙化石及围岩风化破坏机理。试验证明冻融循环会降低围岩的强度、弹性模量等,多次冻融循环会使围岩、化石出现质重损失、泥化、掉块等现象;冻融循环是导致化石的风化破坏极其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