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04篇
综合类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蒋少涌  徐耀明  周巍  朱志勇  孔凡斌  孙岩 《岩石学报》2012,28(10):3076-3086
在九瑞矿集区研究叠合断裂和叠加成矿作用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详细研究了出露在洋鸡山-丁家山-望夫山一线的硅质角砾岩,指出它们不是原先认为的石炭系沉积硅质岩,而应属于一种断裂磨砾岩,并深入探究其形成过程及与成矿之关系.断裂磨砾岩是断裂分带结构成熟的标志之一,多在剪切作用和热液作用下,断裂岩石经硅化-破裂-碎裂-粉碎-研磨,形成具有一定圆度和球度,大小差异较大的磨砾或磨粒,且又会反复的集结-破碎,不断拓宽断裂构造形成磨砾-角砾岩带.本文研究的断裂磨砾岩,呈北东向展布,延长达十几千米.成分上以硅化角砾岩为主,SiO2含量一般大于90%,石英颗粒由隐晶到显晶.一些角砾岩中含Fe2O3较高,有可能是原先的硫化物经氧化形成的褐铁矿.本区洋鸡山-丁家山-望夫山一线产出的断裂磨砾-角砾岩带,很可能是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的产物.在城门山和武山铜矿,我们之前的工作己发现存在产于泥盆系五通组和石炭系黄龙组层滑构造体系中的黄铁矿角砾岩,则有可能属于海西期同生断裂活动的产物.因此,这些不同的角砾岩具有多阶段活动和叠加成矿的特征.本文还进一步指出,九瑞地区其他层位(如泥盆系与志留系之间、志留系与奥陶系之间)发育的层滑构造体系和断裂角砾岩及热液蚀变岩,也很可能是成矿有利部位,值得今后找矿工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52.
在大地构造位置上,桂东北地区位于江南造山带与华南褶皱带的过渡部位,具有独特的构造地理位置。在精细测试一系列典型矿床及其有关的花岗岩年代学的基础上,本文根据矿床类型、成矿元素组合,把该地区矿床分为6个成矿系统:①与志留纪花岗岩有关W-Mo矿;②与二叠世花岗岩有关Pb-Zn矿床;③与晚三叠世花岗岩有关W-Mo和Sn-Nb-Ta矿床;④与中—晚侏罗世花岗岩有关的W-Sn矿床;⑤与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W-Sn矿床;⑥与花岗岩有关的铀矿。这些矿床的形成与不同时期构造-岩浆演化密切相关,主要形成于同碰撞挤压环境或者碰撞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53.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2012,54(10):1202-1219
We report results of laser abla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based dating, as well as the analysis of bulk-rock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and Sr–Nd isotopes to address the genesis and tectonic settings of the Yanshanian granitoids in neighbouring sections of Zhejiang, Jiangxi, and Anhui provinces (the WZG region) within the Yangtze block. Geochronolog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tense magmatic activity took place during Jurassic to Cretaceous time in the WZG region. Three episodes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by their bulk-rock geochemistry. (1) Early–Middle Jurassic granitoids (180–170 Ma) have high Sr and low Yb content, high ?Nd(t) and low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and weak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These granitoids are strongly enriched with LREE, Rb, K, and Th but are depleted of HREE, Nb, and Ta. (2)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165–140 Ma) have relatively low Sr and low Yb contents, as well as low ?Nd(t) and high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with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granitoids in terms of the rare earth element and trace element patterns. (3)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140–120 Ma) have extremely low Sr and high Yb concentrations, as well as high SiO2 but low MgO, CaO, and Al2O3 content, with strong negative anomalies in Eu, Ba, Sr, P, and Ti. These character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WZG Jurassic granitoids were related to northwestwar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whereas the Early Cretaceous granitoids formed in a within-plate extensional setting. The time of transition between the two tectonic environments can be constrained to ~140 Ma. This tectonic transition may be attributed to progressive slab roll-back of the Izanagi plate. The presence of two A-type granite belts in the WZG region probably reflects lithospheric thinning. The NE trend of the A-type granite belts indicates that this extension in Southeast China was controlled by underflow of the Izanagi plate.  相似文献   
54.
广东南山花岗岩体位于陂头复式岩体西端,锆石的SHRIMP U-Pb年龄为158.1±1.8Ma,是燕山早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化学特征显示岩体以高硅、富碱、贫Ca和Mg以及高TFeO/MgO、低CaO/Na2O为特征。其K2O/Na2O〉1,A/NK=7.8~11.92,A/CNK=1.33~1.68,属过铝质碱性岩石。在稀土和微量元素组成上,岩石富含稀土元素(除明显的负Eu异常,δEu=0.09~0.16)以及Zr、Y、Th、U、Nb等高场强元素,贫Ba、Sr、Ti等,高10000x Ga/Al(比值大于2.6)。在Zr、Nb、Ce、Y对10000×Ga/Al以及TFeO/MgO-SiO2等A型花岗岩多种判别图上,投影点主要落在A型花岗岩区,而与高分异的I、S型花岗岩明显不同。这些特征均指示,南山岩体具有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点。通过Y-Nb-3Ga和Y-Nb-Ce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将其进一步划分为A2型花岗岩,代表其形成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之下。本文在此研究基础上,认为南山花岗质岩浆可能形成于相对挤压的中侏罗世。而在晚侏罗世早期相对拉张的作用下,岩石圈减薄,软流圈地幔上涌,地壳的泥质岩和少量砂质岩受到幔源流体富集后发生部分熔融后上侵形成铝质A型花岗岩,且有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  相似文献   
55.
岔路口特大型钼多金属矿床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黑龙江岔路口矿床是近年来在大兴安岭地区北部找到的一处特大型斑岩钼多金属矿床,其产出规模已居中国北方钼多金属矿床之首.钼多金属矿化大部分在侏罗系火山-沉积岩中,呈细脉状、细脉浸染状产出,并与晚侏罗世石英斑岩、花岗斑岩和隐爆角砾岩具有密切的时空分布关系.初步研究表明,该矿床无论是在产出环境、地质特征上,还是在含矿侵入岩岩石...  相似文献   
56.
内蒙古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七一山碱长花岗岩是内蒙古北山地区规模最大的稀有金属矿化花岗岩,本文在前期岩石学及成矿特征研究基础上,首次对其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年代学进行了分析探讨。岩石富硅、富碱,贫Ti、Fe、Mg、Mn等基性组分,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Eu强亏损特征,δEu<0.1,Ba、Sr、P、Ti相对地幔显著亏损,而Rb、Nb+Ta、W、Mo、Li等元素明显富集。两类碱长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28.2±1.1 Ma,相关系数为0.999 9,ISr=0.709 79,说明岩体的物质来源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147Sm/144Nd值相对亏损地幔值偏高,而143Nd/144Nd值偏低,Pb同位素以富含放射性成因铅为特征。结合岩石学和产出环境研究成果,认为该碱长花岗岩是在燕山晚期,由区域钾长花岗岩浆在壳层挤压-拉伸环境中进一步分异演化形成的,先形成的是碱长花岗斑岩,构成了似斑状碱长花岗岩的外部相,而似斑状碱长花岗岩是在相对封闭且挥发组分和稀有元素进一步富集、结晶分异较缓慢的过程中形成的,由残余流体产生的自交代作用也相对更发育,导致形成与锂云母化、次生钠长石化和硅化关系更密切的铌-钽、钨、锡、铷等稀有金属矿化。以上认识对在北山地区寻找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金属矿产,特别是铌-钽、钨、锡、铷、钼矿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南山钨钼多金属矿是皖南近年来的找矿成果之一。矿体主要赋存于岭脚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北、南部变质接触带内的寒武系杨柳岗组和震旦系兰田组地层内。矿床的形成得益于岭脚岩体的侵入,促使钨、钼等元素大量进入热水溶液,形成含矿流体,同时伴随着北东向断裂的活动,矿液得以运移至由成分复杂的碳酸盐岩矽卡岩化形成的角岩类中富集成矿。南山钨钼矿床是岭脚岩体的侵入作用、热液蚀变作用、围岩条件、热液运移和区域构造活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受一定层位控制的接触变质-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本文中,笔者通过对南山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和矿化富集规律的分析,总结了区域上寻找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为皖南地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中俄蒙毗邻地区主要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璐  朱群  周永恒 《地质与资源》2013,22(5):397-402
通过介绍中俄蒙毗邻地区区域地质背景、成矿区划及区内金、银、铜、铅锌、铁等主要金属矿产资源概况,归纳总结了该区主要金属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金属矿床分带特征明显,成矿时期集中于燕山期,成矿作用主要与蒙古-鄂霍次克构造带拼合-碰撞造山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9.
东嘎花岗岩体位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板片北缘、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中段班戈一崩错板片。岩体时代为燕山晚期,属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造山构造环境。岩石属富钠、硅铝过饱和类型,该岩体位于斑戈一嘉黎一波密一察隅锡成矿远景带内,岩浆分异程度高,具有S型花岗岩体的典型特征,与滇西、川西含锡花岗岩体特征相似,成矿条件有利。区域化探资料显示锡异常明显,异常为Sn、Rb、Y、u、Nb、Ag、w、Th、Pb等多元素组合。sn元素的强度高、规模大。据区域地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成矿资料,东嘎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锡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60.
南岭锡矿调查评价主要进展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岭地区是我国南方有色、稀有、稀土和贵金属矿产的重要资源基地,是“十五”期间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重点部署区之一。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精心组织和各项目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已初步控制(333 3341)锡资源量150万吨:新发现矿产地22处,其中大型锡1处,中小型锡18处,大型铅锌1处,中小型金2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