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2篇
  免费   3048篇
  国内免费   2755篇
测绘学   285篇
大气科学   788篇
地球物理   2375篇
地质学   10191篇
海洋学   1088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447篇
自然地理   1978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225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568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617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720篇
  2015年   659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834篇
  2012年   777篇
  2011年   762篇
  2010年   665篇
  2009年   812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797篇
  2006年   712篇
  2005年   627篇
  2004年   568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500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328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02篇
  1994年   187篇
  1993年   150篇
  1992年   154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6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7篇
  1921年   1篇
  1908年   1篇
  190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3 毫秒
991.
总结和分析了大地电磁场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在Zhdanov等对偏移电磁场的研究和成像技术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技术 ,使差分方程精度和成像分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将前人大地电磁场偏移成像的模型试验研究推进到适用于复杂地电模型和实际资料处理解释的阶段 ,并通过松辽盆地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偏移成像处理和解释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92.
帕米尔东北缘及塔里木盆地西北部弧形构造的扩展特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归纳了帕米尔东北缘弧形构造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EW向逆断裂背斜带与NNW向隐伏走滑断裂之间的关系。通过塔里木盆地与西南天山和帕米尔东北缘变形特征的对比 ,认为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变形样式与帕米尔东北缘的弧形构造类似 ,弧形构造具有由帕米尔东北缘向塔里木盆地扩展的特征 ,这种构造是帕米尔向北挤入运动所特有的变形样式  相似文献   
993.
Over the past decade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e rocks of the Beaufort Group in the main Karoo Basin of South Africa have vastly increas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mportant Permo-Triassic sequence. Many new fossil forms have been discovered, allowing for breakthroughs into the biodiversity, biogeography and biostratigraphy of the group.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advances are many and varied, and cover most of the vertebrate taxa, but with emphasis placed on the temnospondyl amphibians, archosauriforms and non-mammalian synapsids, in particular the anomodontia. Biostratigraphic breakthroughs have centered on the Middle Permian Eodicynodon and Tapinocephalus assemblage zones, the Late Permian Dicynodon Assemblage Zone, and the Triassic Lystrosaurus and Cynognathus assemblage zones. Correlation of these biozones with better dated sequences in Europe, Russia and China has allowed for many chronostratigraphic refinements, which are in turn vital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n fill. Based on fossil data, both the lower (Ecca–Beaufort) and upper (Beaufort–Molteno) contacts of the group have been proved to be highly diachronous. The refined chronostratigraphic framework has also allowed for a better analysis of the basin evolution through time,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 correlation of external stimuli that affect basin sedimentation patterns.  相似文献   
994.
辽西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通过对辽西阜新地区中侏罗世蓝旗组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燕山地区存在着中侏罗世高Sr低Y型火山岩。这些高Sr低Y型火山岩为高铝高钠低镁(Al2O3>15%,Na2O≥3.37%,MgO≤1.33%,Mg#≤0.35)的安山岩-英安岩,高Sr(≥541μg/g)低Y、Yb(Y≤19μg/g,Yb≤1.35μg/g)含量及高Sr/Y(≥40)比值,强烈的稀土元素分馏((La/Yb)N>17,(No/Yb)N>1.2)),Eu异常不明显(0.82~0.96),高场强元素(如Nb、Ta)相对亏损。这些特征与太古代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TTG)岩套相似。我们认为这些火山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其形成可能与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辽西中侏罗世蓝旗组高Sr低Y型火山岩对探讨燕山造山带岩浆起源及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利用GEOSAT/ERM卫星测高数据计算中国近海海平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海瑛  王广运 《测绘学报》1996,25(1):25-30,52
本文利用一年(1986年11月8日~1987年11月17日)22个ERM周期的GEOSAT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出中国近海海域(105°~135°E,0°~40°N)相对于GRS80参考椭球面的1°×1°年平均海平面。该海平面我们称之为IGGMSS95平均海平面。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采用了混合轨道误差模型及交叠平差技术,极大地消除了在误差中占主要成分的径向轨道误差影响,使得IGGMSS95平均海平面的总体精度达到±20~30cm(RMS)水平。与OSU91A重力大地水准面模型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96.
青藏高原OLR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李栋梁  章基嘉 《高原气象》1996,15(3):259-268
利用1974-1990年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月平均射出长波辐射资料,采用EOF方法分析了前3个特征向量场,得到了青藏高原地区地-气系统射出长波辐射的几种异常形式,阐述了它们的天气气候特征,并对不同气候区的持续 及其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关系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7.
1981和1982年夏半年高原地区低频振荡与南亚高压活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81和1982年5—9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的100hPa高度场客观分析资料,分析了四川盆地典型的“西涝东旱”年(1981年)、“西旱东涝”年(1982年)5—9月青藏高原地区大气低频振荡特征及其与南亚高压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大气低频振荡是显著的,南亚高压活动与此密切相关;1981和1982年南亚高压活动的低频振荡特征具有明显差异,东西方向基本上呈反位相变化;这些事实对于认识四川盆地夏季旱涝异常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定量地研究塔里木北部地区区域的层次结构.拆离构造,特别是同油气地质、圈闭构造密切相关的沉积盖层中的层滑倾滑和推覆滑覆等各种构造的形成机制,对该区沉积盖层进行了较系统的岩石物性和岩石力学标本采集和测试(包括三轴参照实验).依其参数结构特点和地质、物探资料,划分出4套7层区域性层滑系统,并与研究程度较高的中、下扬子区的物性参数、岩性组合和构造特征进行综合对比.最后还进一步阐明了塔里木北部地区特征的前列式冲断构造和含油气局部构造等,均受到这7层区域层滑系统的制约.  相似文献   
999.
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热结构特征   总被引:39,自引:1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塔里木盆地中库尔勒-若羌和阿克苏-叶城两条剖面岩石层热结构特征.由岩石层P波速度分布转换成生热率剖面,用二维数值模型获得了岩石层热结构和热状态特征.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壳幔边界温度的高低与其埋深密切相关.居里等温面深度大,地幔热流密度较低.岩石层厚度变化与其新生代期间挠曲过程密切相关.在岩石层温度分布基础上,确定了深部脆-韧性过渡带深度和岩石层屈服强度,表明塔里木盆地岩石层相对较冷,且具有刚性的地球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00.
天祝盆地边缘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及盆地的演化与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作者1/50,000活断层地质填图的资料,讨论了天祝盆地内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及盆地的形成与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天祝盆地内断层的全新世活动强烈,上窑洞沟深槽揭示3980±50aB.P.曾发生过一次古地震事件,天祝盆地是一个典型的拉分盆地,其形成及演化与断裂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