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湖南锡矿山锑矿床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锑矿床,其硅化非常发育且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硅化蚀变程度的强弱,从围岩到矿石大致划分为4个带:灰岩→弱硅化灰岩→强硅化灰岩→矿石。为揭示锡矿山锑矿的成矿过程及成矿流体信息,利用Isocon标准化方法,以Al_2O_3为惰性组分,对各蚀变带围岩及矿石的主、微量元素进行质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热液蚀变过程中,Si、Sb、Li和Bi等大量迁入,而Ca、Mg、Na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Ba、Rb等大量迁出;成矿热液呈酸性并富硅,其中Hg、As、Au、Tl等元素含量极低,这可能是导致锡矿山锑矿床矿种单一的原因之一。稀土元素除Eu外,其他元素未发生明显的活化迁移,水岩反应并未影响原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蚀变岩及矿石中的Eu负异常可能表明成矿过程是在相对还原的环境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82.
新疆东昆仑锑富集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疆东昆仑存在一条长达700 km的锑异常带,在新疆该带锑元素富集程度最高、富集规模最大。西段的黄羊岭地区,已发现大面积锑矿化,其中的黄羊岭锑矿由4个长1 000~1 500 m、宽200~400 m的矿化带组成,含矿岩系为二叠系黄羊岭群碎屑岩,带内各类矿化脉体发育,锑矿化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品位较富,呈现脉状矿化的特点,其资源远景在大型矿床规模以上。通过锑元素富集特征、控制因素、锑矿化特征及其与异常关系的研究,认为东昆仑地区具有寻找大型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该区资源潜力巨大,是新疆最有希望找大型锑矿的地区。  相似文献   
83.
龙山Au-Sb矿床是湘中Au、Sb矿集区的代表性矿床,本文对其不同类型矿石、矿区围岩和区域地层进行了S、Pb、Sr同位素组成对比研究。矿石中硫化物的δ~(34)S值为-3.0‰~5.1‰,平均值2.3‰;矿区围岩的δ~(34)S值为4.0‰~5.9‰,平均值5.2‰;区域地层的δ~(34)S值为9.3‰~13.3‰,平均值11.3‰。矿石与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硫同位素组成差别较大,矿石硫具岩浆来源特征。矿石中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6.992~18.457、15.392~15.722和37.586~38.960,矿区围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630~17.993、15.522~15.644和37.981~38.366;区域地层的~(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7.566~18.092、15.430~15.630和37.988~38.710。矿石铅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矿石铅的来源较复杂,赋矿地层、印支期岩浆岩和上地幔可能都为其提供了部分铅。石英流体包裹体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540~0.72309,矿区围岩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844~0.72153,区域地层的(~(87)Sr/~(86)Sr)_i比值为0.71792~0.71939,矿石、矿区围岩、区域地层的初始锶同位素值均较高,主要为壳源锶,部分锶来自赋矿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龙山矿床成矿物质具壳幔混合来源特征,矿化剂硫主要来源于岩浆,成矿物质部分来自江口组地层,部分来自印支期岩浆岩。  相似文献   
84.
区域构造分析与GIS技术在湘中地区锑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宝华 《湖南地质》1999,18(4):233-237
本文从区域构造分析和GIS技术两个方面,对湘中地区锑矿找矿前景进行了概略评价,指出了找矿目标与找矿远景地段。  相似文献   
85.
详细地阐述了泥潭冲锑砷金矿床成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金及载金矿物的某些标型特征,进而应用米理论(Mano ST)的观战探讨了矿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6.
湘西钨锑金矿床成矿的特征性地质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湘西钨锑金矿床主要分布于雪峰隆起之前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不同元素(矿物)组合的金矿床具有一系列特征性的成矿地质标志。  相似文献   
87.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related to Sb-Au mineralization is widespread in the Variscan Armorican Massif, but mineral replacement reactions are not well characterized, in particular the hydrothermal breakdown of ilmenite-titanohematite. Based on petrography, electron probe micro-analyzer and laser ablation-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er analyses, we document mineralogical change at rock- and mineral-scale and the redistribution of Sb and others trace elements during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ilmenite-titanohematite to hydrothermal rutile.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s mainly potassic with associated carbonation. The replacement mechanism is interpreted to be an interface-coupled dissolution-reprecipitation process. Results show that Mn, Zn, Co, Ni, Sn, Mo and U are released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whereas Sb and W are incorporated in newly-formed hydrothermal rutile from the hydrothermal fluid. Furthermore, the concentration of Sb evolves through time suggesting a change in fluid composition likely related to an enrichment of fluid in Sb during rutile crystallization. Considering that Fe-Ti oxides breakdown during hydrothermal alteration is common within epithermal and mesothermal/orogenic Au-Sb mineralizing systems, results report in this study yield important constraints about metal mobility and exchanges in hydrothermal gold systems.  相似文献   
88.
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体中的Sb(Ⅴ)和Sb(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HG-AFS),测定天然水体中的总溶解态无机锑(Sb(V+Ⅲ))和三价锑(Sb(c)).选择的最佳仪器条件为:灯电流60 mA,负高压-260 V,原子化器的温度190℃和氩气的载气流量600mL/min.Sb(V+Ⅲ)在1 mol/L HC1介质中进行测定,检出限为0.024μg/L,线性...  相似文献   
89.
张勤  杨玉华 《云南地质》2012,(3):368-373
南北向右行扭动构造体系控制金、锑矿分布。泥盆系锑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浓集中心明显;金异常零星分布于三叠系、寒武系中,规模小。金、砷、锑元素组合为金矿矿致异常。三家村南东段浅部找锑深度找金;西洋河段浅部找与硅质岩有关的金,翠峰上组找第二层金(锑)矿。  相似文献   
90.
原子荧光法快速连续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砷锑铋汞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了各元素的最佳分析条件,可在王水介质中连续测定农业地质调查样品中的砷、锑、铋、汞、硒.该方法快速简便,分析结果与国家一级标样标准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