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355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51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胶东邢家山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对该矿床透辉石榴矽卡岩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56.91±1.78Ma至160.70±1.66Ma,加权平均值为158.91±1.91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70±2.06Ma;这些年龄数据与区域上的燕山早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58.53±0.79Ma)相近,指示区域上该期铜钼多金属矿化与区内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关系。中、晚侏罗世华北东部广泛的地壳增厚作用和地壳重熔导致的大规模地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为该区钼钨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流体。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胶东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存在4期,即:约165~155Ma的铜钼多金属矿化期、约137~110Ma的金矿化期、约120~110Ma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和约100~75Ma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的各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  相似文献   
102.
新疆准噶尔北缘玉勒肯哈腊苏斑岩铜矿床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玉勒肯哈腊苏铜矿是近几年准噶尔北缘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发现的又一个中型斑岩铜矿,其成岩成矿年代学的研究可以对矿床模型构建、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提供制约。矿区侵入岩发育,矿化主要受闪长玢岩控制,少部分赋存在似斑状黑云母石英二长岩和北塔山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中。本文利用锆石LA-ICP-MSU-Pb法和辉钼矿Re-Os法对矿区岩体和矿化进行了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认为矿区存在5次主要岩浆侵入事件:382Ma石英闪长岩侵入,379Ma形成含矿闪长玢岩,375~374Ma形成似斑状黑云石英二长岩,348Ma形成黑云母石英斑岩脉,266Ma形成二长斑岩,前三次岩浆侵入活动对应构造环境为板块俯冲阶段,后二次岩浆侵入活动为后碰撞阶段。9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373.9±2.2Ma,表明铜钼成矿时代为中泥盆世晚期,与闪长玢岩侵入有关。  相似文献   
103.
东天山东戈壁钼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戈壁钼矿位于新疆东天山哈密库姆塔格沙垄东侧,康古尔断裂与雅满苏断裂之间.矿体赋存于隐伏斑状钾长花岗岩体上部,赋矿岩石为下石炭统干墩组变质泥质砂岩、变质砂质泥岩、变质砂岩等.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钼矿、黄铁矿,微量黄铜矿、金红石、方铅矿、闪锌矿,白钨矿、钛铁矿等,石英脉和裂隙发育部位发育辉钼矿,形成矿区内的富矿体.对辉钼矿中的Re-Os同位素年龄测定,获得矿床形成的等时线年龄为(231.1±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232.3±1.2) Ma,成矿时代为中三叠世.该矿床测年结果代表了东天山地区印支期一次成矿作用的高峰,为重建东天山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演化与成矿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04.
闽东大湾钼铍矿是海西(海峡西岸)经济区新近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的燕山期钼矿之一。铍钼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侏罗统南园组火山岩中,隐伏的黑云母花岗岩体为主要的成矿母岩,属中-高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钼铍矿床。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等时线年龄为92.2±1.3Ma,表明钼矿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结合近年来福建省钼矿成矿年代学资料,发现自闽西(武夷成矿带)到闽东(沿海火山岩成矿带),钼矿成矿时代从165~102Ma过渡到112~90Ma,显示逐渐变新的趋势。综合分析认为,165~131Ma的钼矿可能形成于岩石圈伸展背景,110~90Ma的钼矿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背景之下。  相似文献   
105.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毒砂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黔东南石英脉型金矿床是雪峰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但对该区成矿理论的认识,特别是在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以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的认识上仍存在很大分歧.本次研究分别对该区两个主要金矿床(平秋、金井)的载金矿物——毒砂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测试结果表明,平秋金矿蚀变岩型毒砂等时线年龄为400±2...  相似文献   
106.
盘古山钨铋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的赣县-于都钨多金属矿集区,为一赋存于隐伏岩体外接触带的石英脉大型钨铋(碲)矿床.笔者采集了该矿区内2条不同地质产状黑钨矿-石英脉中的辉钼矿样品,进行了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试,获得其等时线年龄为(157.75±0.76) Ma(MSWD=0.99)和(158.8±5.7)Ma(MSW...  相似文献   
107.
内蒙古乌拉特后旗查干德尔斯钼矿床地质特征及Re-Os测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查干德尔斯钼矿床是近年来在内蒙古西部中蒙边境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具大型规模的隐伏矿床,辉钼矿化呈浸染状、团块状、细脉状分布在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具斑岩型矿床的特点.笔者在矿区成矿岩体、矿化和蚀变特征等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辉钼矿Re-Os测年,获得模式年龄为(240.3±3.9)~(244.2±3.5)Ma,等时线年龄为...  相似文献   
108.
屈文俊  李超  杜安道 《岩矿测试》2011,30(6):664-668
对按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研制的铜镍硫化物Re-Os标准物质定值的溯源性及其总不确定度进行讨论与评估。铜镍硫化物标准物质样品采用Carius管溶解,高精度的TRITON同位素质谱仪、MAT-262热电离质谱仪、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仪、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和高分辨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仪测量Re、Os含量和Os同位素比值,其中Re-Os含量可以溯源至基准物质,而187Os/188Os同位素比值可以溯源至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在定值数据误差计算时,采用国际通用的ISOPLOT软件利用加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在合成总不确定度时,考虑了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同时考虑了稀释剂标定和同位素丰度以及称量误差等影响测定因素的不确定度。标准值的不确定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通过所有参与定值数据,采用ISOPLOT软件,利用加权的方法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得到的不确定度;第二部分是物质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的不确定度;第三部分是影响测定其他因素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09.
豫西夜长坪钼矿床辉钼矿铼-锇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毛冰  叶会寿  李超  肖中军  杨国强 《矿床地质》2011,30(6):1069-1074
夜长坪钼矿床位于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其赋矿围岩为中元古界官道口群龙家园组白云岩,辉钼矿化的主要类型为细脉状、网脉状、浸染状和条带状,围岩蚀变有透辉石化、金云母化、滑石化、绿泥石化、蛇纹石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为斑岩-矽卡岩型钼矿床.选取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获得模式年龄(145.4±2.1)Ma~(1...  相似文献   
110.
The Wurinitu molybdenum deposit, located in Honggor, Sonid Left Banner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is recently discovered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 concealed fine-grained granite impregnated with molybdenite.?The wall rocks are composed of Variscan porphyritic-like biotite granite and the Lower Ordovician Wubin’aobao Formation.?LA-ICP-MS zircon U-Pb dating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 reveals two stages of zircons,?one were formed at 181.7±7.?4 Ma and?the other at 133.6±3.3 Ma. The latter age is believed to be the formation age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 while the former may reflect the age of inherited zircons, based on the morphological study of the zircon and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The Re-Os model age of molybdenite is 142.2±2.5?Ma, which is older than the diagenetic age of the fine-grained granite.?Therefore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metallogenic age of the Wurinitu molybdenum deposit should be?nearly 133.6±3.3 Ma or slightly later, i.e., Early Cretaceous.?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research, it is speculated that the molybdenum deposits were formed at the late Yanshanian orogenic cycle in the Hingganling-Mongolian orogenic belt, belonging to the relaxation epoch posterior to the compression and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closure of the Mongolia-Okhotsk?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