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0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257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4篇
地质学   786篇
海洋学   5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0篇
自然地理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兴熙 《地学前缘》2001,8(4):351-361
库车油气系统中、新生界流体压力纵向结构可分为台阶式、中凸式、均斜式 3种类型。平面分布可分两个带 3个区 :北带主要是台阶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大部分是中凸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南带的南缘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 ,构成不同类型的封存箱。这种压力结构分异主要是喜玛拉雅晚期 ( 5Ma)天山向南强烈推挤造成的 ;喜玛拉雅早期 ,整个油气系统压力结构大体是一致的 ,深浅层基本为正常压力 ,也即均为均斜式压力结构分布区。喜玛拉雅早、晚期的流体压力封存箱规模不等 ,油气运聚的环境不同 ,因而不同时期、不同地带具有各不相同的油气成藏机制。初步可概括为 3种机制和 3种成藏模式 :早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牙哈模式 ;晚期封存箱内成藏机制———克拉苏模式 ;封存箱外成藏机制———大宛齐模式  相似文献   
62.
周涛发  岳书仓  袁峰 《安徽地质》2001,11(2):131-139
本文基于氢氧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研究,论述了安徽月山矿田两类铜、金矿床成矿流体的来源、演化及成矿流体输运扣化学反应扣成矿作用动力学过程。结论认为。月山矿田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为具复杂演化历史的岩浆水或多成因水的混合,主要成矿阶段成矿热液均以岩浆水占绝对优势,两类矿床是同源岩浆热液系统在不同的地质、地球化学环境下演化的产物,是成矿流体的等温输运反应及温度梯度输运反应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3.
河北张家口水泉沟岩体SHRIMP年代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6  
采用先进的 SHRIMP测年技术对河北水泉沟碱性杂岩体进行了年龄测定,获得东坪金矿区水泉沟岩体二长岩锆石 U- Pb年龄为 (390± 6)Ma,后沟金矿区水泉沟岩体正长岩年龄 (386± 6)Ma,比较可信地确定了水泉沟岩体的成岩时代为晚加里东期—早海西期。这表明北部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加里东俯冲造山运动强烈地影响本区,水泉沟岩体是这次运动的产物。根据前人测得的东坪和后沟金矿床蚀变围岩钾长石的 Ar- Ar和 K- Ar年龄,金矿化的时代是中生代燕山期,与岩体的成岩年龄有 200 Ma的时差,成因上可能与碱性杂岩体关系不大,因此,东坪和后沟等金矿床可能不属于碱性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4.
德兴地体成矿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子江 《矿产与地质》2001,15(Z1):404-415
从成矿条件、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研究了德兴地体乐(华)-德(兴)成矿带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五大矿田,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5.
八家子银多金融矿矿田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厚满 《矿产与地质》2001,15(5):320-323
八家子矿田由NW、NE向两组断裂带与孤形推覆构造交织,控制构成银铅锌、银铁矿床成矿系列,基成矿组份具有组合分带特征。预测东山-冰沟银、铅、锌、炉沟钼和冰沟里银多金属找矿区,经验证,获得找矿成效。  相似文献   
66.
鲁甸乐马厂银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云满 《矿床地质》1999,18(2):121-128
乐马厂银矿为地矿部“八五”重点普查项目,普查找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矿床达大型规模。该矿床类型独特,为国内、外少见的独立银矿床,因此对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赋存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研究,取得了新的认识。文章在乐马厂银矿床地质背景基础上,着重研究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作用,并论述了其为产于叠瓦状逆冲-推覆断裂破碎蚀变带中的独立银矿床,其矿化作用过程经历了古构造-沉积(矿源层形成)和构造-热液(充填交代富集)两个阶段,构造活动控制了银矿化作用和银矿体的最终定位。这对在滇东北地区寻找此类银、铅锌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三条典型含金蚀变破碎带入手 ,通过对其次生富集带的分析、对比、归纳 ,揭示出次生富集带的深度、厚度和品位变化规律 ,并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次生富集带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68.
笔将复杂性理论及非线性科学与矿床地质学相结合,对我国扬子古陆周缘6个矿集区的基本范式进行系统研究。结果指出,成矿系统总体上是开放、远离平衡、时-空延展的动力学系统。它们具有复杂性和自组织临界性的内禀基本属性,并且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  相似文献   
69.
禹州市是河南省地质灾害大市。通过对该市地质灾害的表现形式、形成条件、诱发因素及其危险性的初步评估,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和预案,制定了近、中、远三期具体治理规划和达到的目标,并举出实例来说明建立预警系统和制定防治预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杨泽强 《矿产与地质》2006,20(2):109-115
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带地质特征、典型矿床研究及稳定同位素等方面,论述豫南地区与中生代陆相火山岩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与火山活动在时间、空间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联系,总结了矿带成矿规律。研究认为,该成矿带属与燕山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银、铅、锌、金、钼成矿系列,并建立了成矿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石山口破火山口南缘及沿龟梅断裂带两个金、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