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32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北祁连西段中元古代早期蛇绿岩的确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祁连西段朱龙关河—托来山北坡一带,希罕地保存着中元古代早期蛇绿岩带。该蛇绿岩带形成于下元古界北大河群古陆壳结晶基底上,由裂陷到裂谷,尔后演化为小洋盆所残留下来的洋壳残片。根据采自蛇绿岩中辉绿岩岩墙的3 颗单颗粒锆石年龄测定值(1.7~1.8Ga)信息,表明洋盆发育于中元古代早期。同时它还经历了沟、弧、盆体系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602.
晋南–豫西地区1∶50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在充分利用近年来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地区和河南省西部地区1∶250 000、1∶200 000、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和其他综合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同时对关键地质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编图过程中以板块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用MapGIS 6.5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数据量约为476 MB。综合编图和研究过程中,根据获取的118个同位素年代学数据、409件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对关键地层和岩浆岩的时代和构造属性进行了更新,提出了中—上元古界地层划分和秦岭造山带大地构造结构划分的新方案,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603.
吉林敦化小蒲柴河地区张三沟岩组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1:5万吉林敦化小蒲柴河幅等的区域地质调查中,新发现一套变质岩系。主要由变质砾岩、黑云变粒岩、角闪变粒岩及角闪片岩等组成。岩石学及变质、变形特征表明其为一个新的地层单位,新建张三沟岩组,根据区域地层对比,将其置于古元古代。该岩组的建立,为华北板块北缘东段的陆缘活动带内元古代地层研究增加了新内容,对探讨该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04.
Oldest rocks are sparsely distributed within the Dharwar Craton and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involvement in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s which are present in the Archean greenstone successions and the Proterozoic Cuddapah basin.Stromatolitic carbonates are well preserved in the Neoarchean greenstone belts of Dharwar Craton and Cuddapah Basin of Peninsular India displaying varied morph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In this study,we report results from U-Pb geochronology and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stromatolitic carbonates present within the Dharwar Craton and Cuddapah basin to understand the provenance and time of accretion and deposition.The UPb ages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from the Bhimasamudra and Marikanve stromatolites of the Chitradurga greenstone belt of Dharwar Craton display ages of 3426±26 Ma to 2650±38 Ma whereas the Sandur stromatolites gave an age of 3508±29 Ma to 2926±36 Ma suggesting Paleo-to Neoarchean provenance.The U-Pb detrital zircons of the Tadpatri stromatolites gave an age of 2761±31 Ma to1672±38 Ma suggesting Neoarchean to Mesoproterozoic provenance.The Rare Earth Element(REE)patterns of the studied detrital zircons from Archean Dharwar Craton and Proterozoic Cuddapah basin display depletion in light rare earth elements(LREE)and enrichment in heavy rare earth elements(HREE)with pronounced positive Ce and negative Eu anomalies,typical of magmatic zircons.The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collectively indicate a mixed granitoid and mafic source for both the Dharwar and Cuddapah stromatolites.The 3508±29 Ma age of the detrital zircon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3.5 Ga crust in the Western Dharwar Craton.The overall detrital zircon ages(3.5-2.7 Ga)obtained from the stromatolitic carbonates of Archean greenstone belts and Proterozoic Cuddapah basin(2.7-1.6 Ga)collectively reflect on^800-900 Ma duration for the Precambrian stromatolite deposition in the Dharwar Craton.  相似文献   
605.
雒昆利 《地层学杂志》2006,30(2):149-156
根据鲁家坪组的岩性、岩相和变质程度的变化以及区域分布特征,原定义所包含的岩石内容过于庞大,混淆了岩石地层单位和年代地层单位。通过对鲁家坪组的命名地点和标准剖面所在地——北大巴山南部的陕西紫阳县鲁家坪村的鲁家坪剖面及其他剖面的详细研究,原鲁家坪组按岩性可分为三段,下段以白云岩为主;中段以厚层硅质岩为主,中段下部的硅质岩中夹磷质白云岩和灰岩,其中产小壳化石Archaeooidessp.、Protohertinasp.、Chan-celloriasp.和Hyolithids,中段上部的硅质岩中夹多层毒重石或重晶石矿层以及砂炭(石煤)和火山岩层,即以硅质岩类为主;上段以黑灰色(风化后为浅灰色)含硅炭板岩和泥灰质含炭板岩为主。根据原鲁家坪组各段岩层的岩性、岩相、岩层层序、厚度和分布范围等,原鲁家坪组的下部的厚层状灰质白云岩和硅质白云岩等与原鲁家坪组中部的厚层硅质岩及硅质板岩,以及上部的板岩和千枚岩和页岩的岩性和岩相差别较大,应从原鲁家坪组划出,暂仍称为灯影组,与三峡地区的灯影组可对比;原鲁家坪组的中上部为鲁家坪组的主体,仍称鲁家坪组。厘定后的鲁家坪组与扬子地台的下寒武统的筇竹寺组(云南)、牛蹄塘组(贵州)和宽川铺组(陕南宁强)可以对比,而与后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的下部以黑色页岩为主、硅质岩岩层薄,而鲁家坪组下部的硅质岩特别发育,厚度大,常常夹有毒重石矿层、砂炭和火山岩等。  相似文献   
606.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构造格架及演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赣东北-皖南元古代造山带位于扬子板块南缘江南造山带东段,经历了晋宁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造山阶段,自北而南可划分为九岭褶皱变形区、鄣公山构造混杂岩带、江山-绍兴对接带,其间均以区域性构造带相隔,变形强度依次增强,中元古代变质地层分属于史密斯、有限史密斯、非史密斯地层范畴,难以建立总体地层层序而区别于传统的“史密斯”地层;同时,该套地层又形成于元古代扬子、华夏两板块的张开-闭合过程中的统一大地构造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而有别于“地体构造”、“构造混杂岩”;依据地层组成结合岩石化学研究,在“构造混杂岩”基础上建立了“双列岛弧”的“沟弧盆体系”模式。  相似文献   
607.
平安地蛇绿混杂岩是笔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朱日和等三幅1∶5万地质矿产综合调查"工作中识别出的一套混杂岩。该混杂岩位于兴蒙造山带南缘,其地处华北板块演化的关键部位。本文对其进行了岩石类型、岩石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该套混杂岩主要由蛇绿岩和洋岛海山岩等组成;根据获得的LA-MC-ICP-MS锆石U-Pb年龄数据及锆石特征,主体岩性形成于中元古代或早中元古代。推测该套混杂岩记录了元古代哥伦比亚超大陆聚合过程中的洋陆转化事件,属于华北克拉通的古元古代变质基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