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635篇
  国内免费   1373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2794篇
地球物理   209篇
地质学   314篇
海洋学   24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8篇
自然地理   13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991.
云导风资料同化在伴随模式同化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次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暴雨过程为例,设计了几种数值试验方案,并进行模拟。结果表明,MM5伴随模式同化系统能有效改善初始场与模式的协调能力,提高模式对于降水场和其它要素场的预报;使用云导风资料修正初始场后直接模拟的效果比未使用时直接模拟的效果要好,对部分区域的强降水预报精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使用伴随模式同化系统后,加入云导风资料的同化试验对其它要素的改善与直接同化常规资料的效果相比,改善优势不明显,但从各要素的误差来看,对于风场的改善最好。  相似文献   
992.
模式垂直分辨率对梅雨锋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鞠永茂  钟中  卢伟 《气象科学》2006,26(1):10-16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对2003年7月7日~8日发生在武汉地区的一次梅雨锋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经过简化处理的基于矢量模的双参数最优化处理方法,对模式大气进行了垂直分层。在水平分辨率不变的情况下,数值模式的垂直分层分别采用25层和36层进行了对比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水平分辨率达到较高的精度后,粗的垂直分辨率会放大模式中地形的作用,造成数值模拟雨带落区的偏差;要得到比较好的模拟结果,需要相应的提高数值模式的垂直分辨率。水平分辨率与垂直分辨率的不协调,会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虚假的重力波,影响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4年一次夏末暴雨的水汽输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西南水汽输送路径,一条是东南水汽输送路径。指出边界层的偏东急流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主要增雨机制。分析还表明:每30 min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GPS/Pwv的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94.
9711号台风与0509号台风能量场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分析了9711号台风与0509号台风的环流背景和移动路径,并重点从能量角度分析了θse的时空分布特征,总结了造成两次台风过程降水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二个台风的路径相似,暴雨区分布在台风中心左侧2个经度至右侧4个经度范围内,右前侧暴雨强度更大,范围更广。与9711号台风相比,0509号台风暴雨的强度弱、范围小,对形成强降水不利的条件为:台风路径偏东;在台风北上过程中,西太平洋副高南撤使台风与副高之间的东南气流减弱;台风强度弱,能量衰减快,能量锋区在垂直方向发展不深厚。  相似文献   
995.
2004年主汛期各数值预报模式定量降水预报评估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雨 《应用气象学报》2006,17(3):316-324
随着数值预报技术的飞速发展, 模式定量降水预报已成为天气预报业务工作中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对目前在国家气象中心应用的3个业务运行模式T213L31, HLAFS0.25, 华北中尺度模式MM5和德国模式及日本模式的降水预报产品进行了季节空间分布、区域时间序列演变及统计检验, 试图从空间、时间及统计方面对降水预报产品的预报性能进行综合评估。检验结果表明:目前的数值预报模式对短期时效内定量降水预报均具有一定的空间预报能力, 但强降水中心位置有一定的偏差; 从时间序列演变检验来看, 模式对区域强降水过程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但降水量预报与实况有一定的差距; 从累加统计评分检验结果来看, 模式短期时效的预报性能差别不大, 全球模式在小中雨预报方面有一定优势, 其中日本模式的综合预报性能最好, 大雨以上量级的预报则是国内的模式有一定的优势, 其中华北中尺度MM5模式, T213L31模式各有所长, 但均存在预报量和预报区偏大问题。  相似文献   
996.
以2004年5月初及5月中旬我国华南等地两次较大暴雨过程为例, 分析了西南季风潮与我国前汛期降水的关系。初步结论指出: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与我国华南降水, 特别是大暴雨的形成关系极为密切, 而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又与来自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直接有关。同时指出, 这次西南季风潮的爆发主要与来自85°~95°E孟加拉湾地区所在经度的越赤道气流有关, 它们是印度洋“半球间宏观系统”的一个部分。而南海季风潮仅仅是西南季风潮的一种特例, 在这两次重大降水过程中没有南海季风潮的爆发和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王欢  倪允琪 《气象学报》2006,64(6):734-742
2003年7月4—5日淮河流域发生了一次中尺度强暴雨过程,致使淮河洪水泛滥。这次暴雨过程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以及因其发展而产生的低涡造成。通过对此次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新一代细网格WRF中尺度预报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了这次过程发生发展的机制。模拟结果较好地描述了本次暴雨及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时空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此次移动性暴雨过程的前期由不断向东移动发展的MCS造成,后期降水则由低涡切变线产生的中尺度低涡引起。同时,副热带高压明显偏西偏北,并维持较长时间,造成雨带一直维持在淮河流域。高层辐合中心的加强使低空急流不断增强,低空急流的增强进而引起低层辐合的加强,而低层辐合的加强以及上升运动的潜热释放导致低涡的发生,低涡形成及形成后移动缓慢,造成了淮河流域的大暴雨。高层中尺度辐散区的抽吸对低层中尺度涡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加强的作用。低层的中尺度辐合场和高层的中尺度辐散场的发展与耦合对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有很好的预示作用。低层中尺度辐合区的减弱预示着系统的衰减,西南偏西的中层相对干冷空气侵入并在梅雨锋前缘下沉促进了系统的衰减。  相似文献   
998.
利用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GMS卫星云图结合地面雨量站资料定量估测淮河流域降水量,并结合对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进行暴雨定量预测。研究成果可以实现对淮河流域致洪暴雨的预警服务。  相似文献   
999.
1 INTRODUCTION As confirmed by many studies[1-4], sea surface pressure is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s in subtropical Southern Hemisphere,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Southern-hemisphere Annual Mode (SAM). It is in fact a seesaw effect of sea surface pressure symmetric longitudinally between the South Pole region and austral middle latitudes.  相似文献   
1000.
1 INTRODUCTION Locating between the southern temperate climate zone and northern subtropical climate zone, the basin of Huaihe River witnesses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especially from May to August when heavy rains usually result in flo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