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6篇
  免费   1443篇
  国内免费   441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760篇
地质学   11127篇
海洋学   49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266篇
自然地理   32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432篇
  2020年   397篇
  2019年   511篇
  2018年   471篇
  2017年   503篇
  2016年   503篇
  2015年   526篇
  2014年   656篇
  2013年   574篇
  2012年   672篇
  2011年   588篇
  2010年   486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54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469篇
  2003年   391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335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42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00篇
  1996年   179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61.
根据2005年4~5月在黄海和长江口海域进行的春季底拖网调查,应用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了黄海中南部鯷鱼(Engraulis japonicus)及其可能摄食饵料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1)黄海中南部鯷鱼的食物组成为不同粒径的浮游动物、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uca)和仔稚鱼,其中以粒径为500-900μm的浮游动物为主,贡献比例占61%~84%;仔稚鱼贡献比例占16%~21%,较传统胃含物方法分析的结果小;(2)黄海中部海域鯷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平均值较南部海域高,原因可能与各海域的能量来源不同或存在微食物环有关,也可能与不同海域鯷鱼的能量转换途径不一样,即与食物链长短不一有关.  相似文献   
62.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63.
冲绳海槽北部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冲绳海槽北部海底表层沉积物和4个柱将苦芯沉积物样品的稀土元素沉积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沉积物REE的分布主要与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有关,特别是海洋生物沉积物组份的比例不仅影响REE总量的分布,而且影响标准化REE分布模式的形态。  相似文献   
64.
本文根据有机地球化学资料,首次研究和探讨了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物中有机质丰度和可溶有机质的组成特征。现代沉积物有机质丰度,有机碳为0.58%,氯仿沥青“A”为210ppm,烃含量为33.8ppm;钻孔中有机碳为0.77%,氯仿沥青“A”为253ppm,烃含量为16.4ppm。从有机质组成、红外吸收光谱特征、δ~(13)C、干酪根H/C原子比,均表现为陆生植物为主,水生生物为铺,为腐殖型或腐泥—腐殖型的母质类型。  相似文献   
65.
中太平洋铁锰结壳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已有研究表明大洋中溶解的铅(Pb)来源于陆源物质,但是,对Pb进入大洋的途径争议很大。为此分析了取自中太平洋两块铁锰结壳样品的Pb同位素组成,获得了整个新生代的中太平洋Pb同位素演化历史。结果表明这两块结壳的Pb同位素随时间的演化曲线与中北太平洋沉积物岩心LL44-GPC3中风成碎屑的Pb同位素演化曲线相似。证实该区深水中的天然溶解铅主要来自风成粉尘,并且50Ma之前中太平洋中溶解Pb同位素组成主要取决于源自美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40Ma之后主要取决于源自亚洲的风成粉尘的输入。  相似文献   
66.
近海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海环境地球化学的研究是一支新兴的发展中的边缘性分支学科,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该学科发展较为迅速。通过回顾我国近海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历史和综述当今国外该学科的研究现状,概括了该学科的主要进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长江三角洲及其邻近区域埋藏古土壤、潮坪、长江下游河道浸滩、舟山滨岸风成沙丘、南京黄土古土壤序列沉积体的磁组构测量统计分析,取得了各自的标志特征。该2特征揭示出,舟山滨岸风成沙丘与南京黄土吉土壤序列沉积的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基本一致,其物源来向却显示出巨大差异;上述两类沉积体与上述现今潮坪、河道漫滩沉积体地搬运介质能量位相及物源来向均显示出绝然不同的标志特征。然而浸滩物源来民南京黄土的物尖兵为向却  相似文献   
68.
本文首次对我国石榴石橄榄岩类岩石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对大别山地区两个不同类型岩体中的石榴石橄榄岩的岩石学、岩石化学、矿物化学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类岩石属钙碱性系列超基性岩;与地幔成分相比,富集易熔元素,亏损难熔元素;利用矿物地质温压计估算其形成压力为2×10~9pa,成岩温度为600~700℃具有正铕异常和轻稀土元素富集特征 推测为地壳下部的超基性岩经深成变质而成。  相似文献   
69.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南海尖峰海山多金属结壳富含30多种元素,其锰铁矿物主要由钡镁锰矿,δ-MnO_2和FeOOH·xH_2O组成。与其它海区的结壳相比,尖峰海山结壳富含Cu、Ni、Ba、Zn、Pb等元素,而Co、Ti、稀土元素(REE)、Sr等元素相对较贫。研究表明,HREE亏损,具明显的Ce正异常,较明显的Tb正异常和Yb负异常。这是氧化弱碱性海洋环境所致。结壳是水成作用的产物,它的形成受南海独特的古海洋环境所控制,海底火山热液作用,可能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0.
九龙江河口区水体中的226Ra和228Ra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永臻  黄奕普 《台湾海峡》1994,13(4):394-399
用MnO2-纤维富集大体积水样中的Ra同位素,并用直接射气法测定226Ra和228Ac的β计数法测定228Ra的方法,研究了九龙江河口区226Ra,228Ra的行为,结果表明:在该河口区226Ra,228Ra均呈非保守行为,226Ra,228Ra的最高值分别在盐度为19和9处测得。228Ra/226Ra)A.R.值在盐度小于19的区域约为3左右。与世界其他河口区相比,九龙江河口区的226Ra,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