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昌马断裂位于祁连山西段,是祁连山系列次级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东段的重要构造转换断层之一,于1932年发生7.6级地震。位于昌马断裂中东段的臭水柳沟古地震探槽揭示了2次地震事件:一次为1932年昌马地震事件,另一次为(902±44)a B.P.以来发生的事件,这弥补了昌马断裂全新世晚期古地震事件缺失的现状。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确定昌马断裂全新世至少发生7次古地震事件,推测地震复发间隔为1ka左右,部分事件未能揭示。通过探槽揭示的低角度断层、地层变形和部分断裂的地貌特征可知,受阿尔金断裂NEE向挤出的影响,昌马断裂部分段落表现出低角度的逆冲推覆活动,形成其特有的低角度走滑现象,以吸收阿尔金断裂东段的左旋位移。这也说明昌马断裂在承担阿尔金断裂与祁连山西段系列断层的构造转换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已有的资料,将昌马平头山一带早寒武世地层中的辉绿质次火山岩时代限定为早寒武世,辉绿质次火山岩主量元素以高钠、镁、钛,低钾为特征,属钠质碱性系列,稀土总量(∑REE)较低,轻、重稀土分馏作用明显,无铕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曲线具平滑的特征,N-MORB标准化蛛网图上,呈现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富集,微量元素值约...  相似文献   
13.
伴随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早晚的关联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与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的年际变化相关联的一些要素场发生的变化。分别对雨季开始和结束早晚的个例进行了合成分析。6月月平均资料用来分析与雨季开始早晚相关联的要素场变化,而在分析与雨季结束早晚相关联的要素场变化时则利用7月月平均资料。结果表明,对应雨季开始(或结束)早晚,大气环流和表面温度等要素不仅在东亚地区、而且在远离东亚的地方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东亚地区的显著差异主要是高空急流和西太平佯副热带高压。远离东亚的显著差异主要是印度季风和ENSO现象。印度季风与韩国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有关联,但ENSO现象只与雨季开始显著相关、而与结束并没有显著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甘肃昌马盆地构造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阿尔金断裂是由阿尔金主干断层及其他次级断裂面组成的巨型走滑断裂系,其分布规律符合左行走滑挤压模式。昌马盆地位于阿尔金断裂带东段,它的古应力场与阿尔金断层的运动方向一致。昌马盆地北界是阿尔金主干断层;南界由锯齿状相交的半截子井-野马山断层、野观山断层、石板墩-龚岔口断层、中祁连北缘断层组成,分别是阿尔金主干断层的S面、小型Y面、P面、S面;东界由香毛山西断层、马舌头断层、青石岩断层组成,分别是阿尔金主干断层的X面、S顶、R’面,昌马盆地是由这些断层围限的狭长三角形。因此,昌马盆地是阿尔金断裂带中主干断层与分枝断层联合作用形成的走滑分枝盆地。盆地经历了侏罗纪-白垩纪的拉张作用,接受了巨厚的沉积;晚第三纪到第四纪由于阿尔金断裂左行走滑运动,盆地反转,处于受挤压状态,形成走滑分枝盆地。通过对昌马盆地石油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昌马盆地具有形成油气的有利地质条件,应加强勘探力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运用粒度统计方法对昌马洪积扇沉积物进行研究,结果显现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7次沉积物粒度变粗事件,说明青藏高原东北缘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发生了7次隆升,其间为稳定期.该结论与通过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沉积分析、活动断裂及河流阶地活动时代对比而厘定的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段基本一致,同时与整个青藏高原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隆升具有很好的耦合.由此为山前洪积扇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线索。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测量资料分析,讨论了地震滑坡沿昌马断裂带走向和倾向的展布特征。研究认为昌马断裂带地震滑坡主要发生在山坡坡度30°-50°的部位和山坡地形高差100-300m的部位;地震滑坡规模、数量的分布特征与断裂活动强度的分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地震滑坡与降水滑坡、人为滑坡和融冻滑坡的最大区别;最后讨论了地震滑坡最大水平滑距的规律,对地震滑坡灾害预测有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32年昌马地震破裂错动过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32年12月25日发生在甘肃省境内祁连山西部的昌马地震(Ms=7.5)造成的宏观地表破裂带的调查与分析为基础,结合有关断裂活动的资料与室内模拟实验结果,本文着重探讨昌马地震发震断裂的构造演化及其应力集中部位的破裂错动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多破裂错动起始点的昌马地震断层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Coulomb静应力变化的概念,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的海原(1920年2月,M=8.5)、古浪(1927年5月,M=8.0)和昌马(1932年12月,M=7.6)3次大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海原大地震发生可能诱发古浪大地震提前16-44a发生;而昌马地震发生可能不受海原和古浪地震诱发静应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昌马灌区渠道工程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软土渠基的渗漏及冻胀破坏的机制,并提出了具有实际工程意义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疏勒河昌马灌区地处极度干旱的西北内陆。正在实施的“疏勒河流域农业灌溉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 (1996~ 2 0 0 5年 ) ,在昌马灌区开垦荒地 3 13× 10 4hm2 ,盐渍土占 6 5 5 %。因此 ,盐渍土的改良问题直接关系工程目标的实现。在分析昌马灌区盐渍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盐渍土的类型及分布特点 ,并提出具体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