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1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目的探讨小儿腹部囊性病变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腹部囊性占位1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分析各个病变CT表现的特点.结果腹腔内囊性占位3例,其中巨大的大网膜囊肿2例,肠系膜囊肿1例.腹膜后囊性占位13例,胆总管囊肿7例,腹膜后淋巴管瘤2例,囊性畸胎瘤1例,重度肾积水3例.结论小儿腹部囊性占位,病变小者诊断容易;巨大囊性病变形态不规则,位置难定,鉴别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92.
头颅CT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CT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我院临床考虑新生儿颅内出血并行CT及B超检查的患儿487例,其中头颅CT诊断出血者401例,B超检查诊断颅内出血者239例.结果 CT 的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的检出率,但有61例(占12.5%)患儿B超检出而CT未检出.结论 CT检出率明显高于B超,但对于脉络丛出血不如B超敏感.因此对临床怀疑新生儿颅内出血者应先行头颅CT检查,结果阴性者应补充头颅B超检查,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93.
水压瞬态致裂液化在地应力测量、 地震破坏评估和机理研究、 油气(天然气、 页岩气)及地热资源开发等地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在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了一些奠基性和开创性成果, 但鉴于问题复杂性, 瞬态致裂液化机理至今尚不清楚。 本研究应用格子波尔兹曼及有限元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物理模型, 对地震波载荷作用下致密砂岩水压瞬态致裂液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 首先, 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油田延长组致密砂岩为例, 利用X射线CT断层成像技术, 应用基于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格子波尔兹曼方法, 建立致密砂岩数字岩芯模型。 进而, 推导格子波尔兹曼及有限元多孔介质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公式, 建立致密砂岩水压致裂液化物理模型。 最后, 应用地震波载荷边界和初始条件, 模拟瞬态致裂液化流固耦合过程, 讨论了地震波载荷幅值、 频率及作用时间对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孔隙度大小及连通性)、 致密砂岩破裂最大主应力之间关系, 得到了地震波作用下致密砂岩致裂液化准则。  相似文献   
94.
在医用X-CT中,散射现象对重建图像的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多源锥束CT是医用CT的一种发展趋势,可成倍提高时间分辨率。但与单源CT相比,多源CT额外的光源会导致散射现象的加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着重考虑这一问题。本文在开源工具EGSnrc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蒙特卡罗法的CT仿真软件SimProj,用该软件获得了贴近...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肝脓肿的CT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肝脓肿及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例不典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不典型肝脓肿的CT表现具有多样性,CT平扫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低密度区,形态呈类圆形,边缘模糊或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扫描病灶呈小环状、蜂窝状及不均匀强化,部分形如"花瓣状"改变,类似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结论:螺旋CT动态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内胆管细胞癌与不典型肝脓肿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6.
随着64排以上多层螺旋CT(MSCT)和双源CT(DSCT)的飞速发展,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以其无创、便捷、低风险和低费用等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应用。但较复杂的心脏血管成像,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辐射剂量,因此这就大大地增加了患恶性肿瘤的几率。近年来,CTCA辐射量的问题得到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对如何低剂量CTCA做了大量的研究,而管电流与管电压的调节在CT低剂量冠状动脉成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前管电流与管电压参数优化应用的总体状况,并认为在保证CTCA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于体重指数正常、心率稳定、冠状动脉钙化总评分在100AU以下的患者,采用降低管电压扫描可明显减少辐射剂量,若再联合应用ECG调制电流曝光技术,将进一步减少辐射剂量。但对于肥胖体重、心律不齐及钙化较多者则不适用低剂量CTCA检查。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21例门急诊下肢外伤后普通X线平片表现为阴性及可疑骨折,64排螺旋CT检查确诊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影像资料,并重新采用多层面重建(MPR);容积显示(VR)和最大灰度重建(MIP)等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DCT3D共显示SchatzkerⅠ型10例;Ⅱd型4例;Ⅲ3例;Ⅳ型2例;Ⅳ型1例和Ⅴ型1例。结论:64排螺旋CT联合应用多种重建技术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评价是可靠和准确的。可以准确评估21例胫骨平台骨折的部位、类型、程度及并发症等。明显提高了诊断准确性,避免了普通平片对胫骨平台隐匿性骨折的漏诊及误诊。可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提供更准确、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98.
在球床式高温气冷堆(PB-HTGR)中,球形燃料元件在堆芯中的流动特性是堆芯物理设计和几何设计的基础,球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在发展球床式高温气冷堆技术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目前还没有一种有效的手段检测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轨迹,有关球流运动规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尚不够完善。为了对燃料球在堆芯中的运动规律进行三维实验研究,清华大学核研院按实际堆芯结构等比例缩小设计了实验模型,通过检测目标球在模型中的运动轨迹,可以对不同工况下燃料球的运动规律进行模拟研究。为了满足目标球的检测要求,我们设计了钴-60多层螺旋CT检测方案,可以进行目标球的识别和轨迹追踪,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满足实验系统对目标球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MSCT及临床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单侧椎弓穿刺成功率92%,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视觉评分、Cobb’s角以及伤椎压缩率比较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而术后及半年后的视觉评分、Cobb’s角以及伤椎压缩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MSCT能为PVP提供准确的解剖学数据,改善PVP效果,并能在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相似文献   
100.
CT值是医学CT重建图像的一个必备要素,在某些场合下已成为医生诊断疾病的辅助工具,比如骨密度测量、图像分割与识别等。本文介绍一种锥束CTCT值转换方法。借助Sedentex CT模体,分别获得5种材料的标称CT值和锥束CT衰减系数重建值,并经线性拟合,建立起标称CT值和衰减系数重建值之间的转换方程。最后,分析对比度噪声比和图像灰度值均匀性偏差在CT值转换后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