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3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407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835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429篇
海洋学   9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102.
刘惠民 《气象》1998,24(7):55-57
根据人体舒适度指标,考虑到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高温期间,没有减湿条件的空调房间的最佳降温幅度,并计算出有降温降湿条件的不同场所的最佳降温降湿幅度  相似文献   
103.
1997年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朝迎 《气象》1998,24(4):26-29
我国1997年天气气候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冬暖、夏热、春来早,降水北少南多,登陆台风少而集中,低温危害较普遍。  相似文献   
104.
应用IAP 2-L AGCM模式,并考虑了下垫面异常,模拟了长江中下游盛夏不同强度的持续性地表高温干旱对短期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持续性高温干旱对长江中下游及我国东南沿海短期降水有十分明显的影响,持续高温干旱的强度不同,其影响结果不同。持续性适度高温和严重干旱造成短期降水减少,高温干旱仍继续维持达1个月的正反馈过程。在此持续过程中,土壤湿度变化起主导作用,而土壤热力状况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5.
作为湿度感应元件的毛发,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污染、拉伸等原因而影响湿度的测量精度,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至少要一年进行一次清冼和调整,重新检定受到损伤的毛发要重新更换,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度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济南市6月份高温预报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1985-1994年6月份温度资料进行统计,通过分析得出出现高温的预报因子,建立高温预报方法,确定简单可行的高温定性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07.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 首先克隆了热激蛋白70(HSP70)和磷 酸甘油酸激酶(PGK)基因全长序列, 然后研究了0-20μg/mL 水杨酸对高温胁迫下HSP70 和PGK 基 因表达, 以及蛋白核小球藻生长、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获得了蛋白核小球藻HSP70 基 因的cDNA 序列2405 bp, 包括60 bp 的5'-非编码区(UTR)、1959 bp 的开放阅读框(ORF)和386 bp 的3'-UTR 和PGK 基因的cDNA 序列1664 bp, 包括35 bp 的5'-UTR, 1398 bp ORF 和231 bp 3'-UTR. 序列比较和分析表明该蛋白核小球藻HSP70 序列与其它绿藻的同源性高达83%-91%, PGK 为 70%-75%.荧光定量PCR 结果显示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增加, HSP70 和PGK 的表达量在12h 和24h 均有所增加, 而在10 μg/mL 水杨酸浓度下表达量最大, 12h 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57 倍和1.56 倍, 24h 则为1.71 倍和1.79 倍。1-20μg/mL 水杨酸可促进该藻的比生长速率、可溶性糖和蛋白含量的升高。 本文结果表明一定浓度水杨酸对高温胁迫蛋白核小球藻有缓解作用, 且5 和10 μg/mL 水杨酸的效果 最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高温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持续7 d和14 d 32℃高温对12月龄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7 d后,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谷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均有所升高,除碱性磷酸酶,其余五种酶与对照组(25℃)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血清中Cl-、Na+和Ca2+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K+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总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尿素氮的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葡萄糖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高温处理14 d后,除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1),其它酶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Ca2+、K+的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l-、Na+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尿素氮、胆固醇的含量与对照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研究表明:高温处理7 d、14 d,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K+浓度、尿素氮和胆固醇5个指标与对照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变化,可作为大黄鱼对高温的反应指标。  相似文献   
109.
华北-华东地区高温热浪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丽伟  张杰 《气象科学》2015,35(5):558-564
利用观测站点的日最高气温、土壤湿度旬观测资料以及土壤湿度再分析资料等,分析了华北-华东地区高温热浪次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土壤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960s以及1990-2010年为高温热浪次数的高值期,1970s-1980s为低值期。利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得到土壤湿度的3个气候分区,分区内前期(3-5月)和同期(6-7月)的土壤湿度与6、7月份高温热浪次数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同期相关性更显著。在华北-华东北部与中部,5月下旬土壤湿度与6月高温热浪次数、6月上、中旬平均土壤湿度与6月高温热浪次数、7月平均土壤湿度与7月高温热浪次数的相关性均显著。  相似文献   
110.
热气候指数评价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南方14个城市1981-2013年6-9月的逐日气象资料,根据生物环境特点,制定了基于通用热气候指数的新评价方法,对中国南方城市夏季舒适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城市的高温不舒适天数近33 a来以3.4 d/10a的速度增加,并有5 a震荡周期。舒适度排名显示,体感温度最高的4个城市分别为重庆、福州、南昌和长沙,杭州与重庆的体感舒适度下降速率较快。对比高温不舒适天数和高温日数发现,两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高温不舒适度与气温关系的密切性。同时,由于热气候指标计算要素的多重考虑,结果与高温日数存在一些差异,但其更具有一定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