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测绘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85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于1988年5月在实验室内,利用正交试验的配比方法研究不同含量的Zn,In,Bi,Ti对Al基牺牲阳极在海水中的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牺牲阳极的电流效率、工作电位及腐蚀产物附着情况等项性能的正交计算,得出结论:Zn含量为4.5%,In为0.03%,Bi为0.01%,以及Ti为0%时Al基牺牲阳极的各项性能都呈现为最佳值。  相似文献   
72.
以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非晶态Ni-S合金,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和X-射线衍射(XRD)方法对非晶态Ni-S合金的晶化温度、晶化过程和晶体结构的转化等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在380K有少量Ni发生晶化,在440K发生3Ni+2S生成Ni  相似文献   
73.
陈平 《地图》2021,(1):122-135
沙溪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证明,早在公元前400多年,沙溪先人就拥有了较高的青铜冶炼技术.唐代南诏国在大理一带兴起,成为当时大唐与吐蕃的缓冲地带.沙溪正是沟通唐蕃两地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驿站.唐代以后,在与沙溪坝子一山之隔的弥沙发现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  相似文献   
74.
《西部资源》2012,(4):72-72
(一)中国古代矿业史中国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历史,经过石器时代以后,到夏代晚期,进入了青铜器时代。随后,商代是青铜器极盛的时代,当时青铜手工业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从夏代晚期、商代早期到春秋末期,青铜器时代经历了1,100多年。据铜录山古矿遗址和冶铜遗址的发掘,可以看出我国早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采矿技术和冶铸工艺。锡和铅都是组成青铜合金的重要元素,考古发掘表明商和西周都有青铜器和铅器。锌开始冶炼的时间尚待查明,至迟在明代宣德年间(公元1426—1435年)已大量生产金属锌。  相似文献   
75.
刘晓阳 《探矿工程》2009,(Z1):377-381
采用普通硬质合金钻头、PDC钻头或普通孕镶金刚石钻头钻进卵砾石层,钻头磨损特别快,使用寿命短,时效低,钻探成本高。本文介绍的孕镶金刚石-针状合金复合式取心钻头综合了普通孕镶金刚石钻头与自磨式硬质合金钻头的特点,胎体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韧性。钻头胎体中孕镶的针状合金除了增韧外,还起硬支点的作用。该钻头与普通硬质合金钻头、PDC钻头、普通孕镶金刚石钻头相比,具有较好的钻进性能,使用寿命长,在卵砾石层钻进能保持较高的机械钻速和回次进尺长度。  相似文献   
76.
东大杖子墓地作为辽宁乃至东北亚地区等级极高的战国时期墓地,自发掘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前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墓葬以及随葬品类型学、文化性质等方面,缺乏对该墓地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本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和表面电离型固体质谱仪对该墓地出土的7件青铜样品进行了成分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成分测试结果显示7件样品中有4件为铅锡青铜,2件为锡青铜,1件未知,器物功用和合金性能基本相匹配;铅同位素示踪结果显示部分器物的铜料不大可能来自内蒙古林西大井、辽宁红透山以及山西中条山等铜矿; 5件铅含量大于2%的样品铅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分别为17. 685~17. 941、15. 530~15. 612、38. 080~38. 404,其铅料来自辽宁青城子铅锌矿的可能性极大。本研究有助于探索辽宁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铜器的矿料来源,同时为研究战国时期辽西与辽东半岛的金属资源贸易和流通以及辽东半岛资源开发历史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77.
球状合金钻头在卵砾石层钻进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主要介绍了球状合金钻头的结构要求、钻进工艺规程参数、室内试验和生产性实验等方面的技术和成果。  相似文献   
78.
79.
吴天歌 《中国地名》2013,(11):32-33
1994年3月1日,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二号俑坑正式开始挖掘。挖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枚青铜剑——“越王勾践自用剑”。令人震惊的是,这枚青铜剑被压弯后,很快就会反弹平直,成为考古学上,乃至世界青铜史上一大奇观。在古代,人们能有如此高操的制作技艺,深埋地下竟能干古不锈,寒光闪闪,成为千古之谜。  相似文献   
80.
李明明 《地球》2013,(10):78-81
正在考古遗物中发现,中国古代勤劳的先民很早就学会了勘探和开采有利用价值的矿物,明显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在辽宁抚顺煤田的废墟中,发现有古代的玉石雕刻,经测定其年龄大约是距今6000年(新石器时代)前的产物。中国北方最早的铜器是新石器时代的青铜器皿,曾被商代(16至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