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0篇
  免费   2072篇
  国内免费   3083篇
测绘学   413篇
大气科学   934篇
地球物理   698篇
地质学   9670篇
海洋学   949篇
天文学   214篇
综合类   732篇
自然地理   545篇
  2024年   136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445篇
  2021年   540篇
  2020年   450篇
  2019年   497篇
  2018年   398篇
  2017年   361篇
  2016年   417篇
  2015年   462篇
  2014年   674篇
  2013年   531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604篇
  2010年   535篇
  2009年   491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412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28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73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69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238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75篇
  1990年   237篇
  1989年   195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鄂尔多斯延长组湖盆为一大型的敞流湖盆.其充填演化与构造发育史、古气候演化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在此过程中,湖盆经过四次明显湖进与湖退变化,但深湖中心变化不大,一直沿华池—宜君一带波动.在整个晚三叠世盆地盛衰演化过程中,深湖沉积体系主要为深水型三角洲及浊积扇体系,前者在深湖扩展早期的三角洲快速推进时期的陡岸斜坡区比较发育,并随着三角洲的推进逐渐从深水型向浅水台地型转变.后者在各个时期都有出现,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两种浊积扇:坡移浊积扇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亚相、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浊积水道前缘-中扇亚相、外扇亚相和盆地平原亚相.滑塌浊积扇多呈透镜状夹于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相带分异不明显,仅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类浊积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近源斜坡带及远源末梢斜坡带.深湖沉积控制了烃原岩及有利生储盖组合分配.坡移浊积扇沉积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是深湖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92.
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成岩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东胜地区砂岩型铀矿含矿砂岩的成岩演化与成矿响应,进而探讨该矿床的成因,采用了薄片鉴定、电镜扫描、电子探针、能谱分析、阴极发光、同位素分析及包裹体测温等多种分析方法,对东胜地区直罗组砂岩进行了详细的成岩作用研究.研究表明,直罗组含矿砂岩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岩矿物有粘土矿物、碳酸盐、硅质矿物和铁质矿物;砂岩的物性明显受到成岩作用的控制,物性良好的砂岩有利于成矿流体在其中运移、存储并最终成矿.直罗组砂岩经历了早成岩阶段A,B期和表生成岩阶段;成岩环境演化可分为酸性氧化-碱性还原-酸性-氧化还原、酸碱过渡阶段;铀分别以预富集的铀酰离子、活化的铀酰离子、分散吸附状铀和铀矿物沉淀的形式存在.研究指出,在表生成岩阶段,砂岩型铀矿的形成不仅与氧化-还原过渡环境有关,而且与酸性-碱性过渡成岩环境密切相关;氧化-还原、酸性-碱性过渡带有利于铀在砂岩中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93.
位于右江造山带北缘的毛安、播老等地,发现了上二叠统吴家坪组灰岩中的卡林型金矿,丰富了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赋矿层位,本文从描述该类型金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该类型金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探讨其地质意义,并对下步找矿提出建议,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4.
何立贤 《贵州地质》2007,24(3):196-196
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 读完《贵州地质》2007年1期,"浊积岩型金矿简介"一文以后,脑海中充满疑问.首先感到"简介"一文的结构比较特别.按常理,写完前4节,已完成"简介"任务,第5节似属多余.  相似文献   
995.
We have examined the fluid inclusion data and fluid chemistry of Australian orogenic and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to determine if similar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apply to both styles of deposits.The fluid inclusion data from the Yilgarn craton,the western subprovince of the Lachlan orogen,the Tanami,Tennant Creek and Pine Creek regions,and the Telfer gold mine show that mineralization involved fluids with broadly similar major chemical components(i.e.H_2O NaCl CO_2±CH_4±N_2).These deposits formed over a wide range of temperature-pressure conditions(<200 to>500℃,<100~400MPa).Low salinity, CO_2-bearing inclusions and low salinity aqueous inclusions occur in both systems but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deposits is that most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also contain at least one population of high-salinity aqueous brine.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data for both styles of deposit usually cannot distinguish between a magmatic or metamorphic source for the ore-bearing fluids.However,sulfur and lead isotope data for the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generally indicate either a magmatic source or mixing between magmatic and sedimentary sources of fluid.The metamorphic geothermal gradients associated with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pressure,high temperature metamorphism and high crustal geothermal gradients of>30/km.Where amphibole breakdown occurs in a granite source region,the spatially related deposits are more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Cu-Au deposits rather than Au-only deposit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temperature granites.The dominant processes thought to cause gold precipitation in both types of deposits are fluid-rock interaction(e.g.desulfidation)or phase separation.Consideration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H_2O-NaCl-CO_2 system on the nature of gold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at different crustal levels infers different roles of chemical(fluid-rock interaction)versus rheological(phase separation and/or fluid mixing)host-rock controls on gold deposition.This also implies that at the site of deposition,similar precipitation mechanisms operate at similar crustal levels for both orogenic and intrusion-related gold deposits.  相似文献   
996.
内蒙古大青山北石兰哈达石英闪长岩构造环境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大青山北石兰哈达地区的晚古生代黑云石英闪长岩,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时将其置于华力西中期第二次侵入体(δο42(2)),现经岩石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该石英闪长岩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具高铝、高钾、高钙的特点,A/CNK<1.1,σ在2.05~2.83之间,为高钾钙碱性岩,属I型花岗岩类,产于碰撞后的抬升构造环境。岩石稀土总量偏低,LREE富集,δEu=0.8~1.0,稀土曲线呈右倾平滑型,其物质来源很可能是源于软流圈的玄武质岩浆与元古宙地壳物质混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7.
三峡库区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库塌岸是三峡库区重大地质灾害之一。通过三峡库区数百段库岸的塌岸地质现场调查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类似三峡这种山区河道型水库的塌岸预测新方法——岸坡结构法(RBSM),并给出了详细的图解方法和预测步骤。同时,开展了二滩、宝珠寺和龚咀三个运行中的类比水库和三峡水库(139m蓄水)的塌岸预测检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宜于三峡水库以及类似的山区河道型水库塌岸预测,从而为水库塌岸预测与防治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8.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含铀砂岩岩石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砂岩岩石学特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砂岩赋铀性与岩石结构组分的关系和粘土矿物演化、压实与胶结、溶蚀与次生孔隙形成等主要成岩作用对岩石渗透性与铀的运移聚集的影响。将研究区含铀砂岩划分成4种赋铀砂岩类型,讨论了不同岩石类型的成矿性特征。综合分析了铀成矿条件,建立了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为研究区铀成矿有利区段预测提供了岩石学证据。  相似文献   
999.
富宁微细浸染型金矿及远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富宁金矿地处著名的滇黔桂“金三角”成矿带上,金矿资源远景与地层、构造、岩浆岩建造有显著内在联系,地球物理、化学性质有着突出表现特征,金矿床在规模、数量和资源量上都有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A型花岗岩研究现状及其述评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在20多年的研究历史中,随着同位素测年和示踪技术的不断完善,地质学家对地幔和壳幔相互作用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同样,随着研究案例的日积月累,对A型花岗岩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现在,人们所讨论的A型花岗岩已经不再局限于狭义的花岗岩,事实上已经扩大到花岗质岩类(如闪长岩和辉长岩)甚至喷出岩(流纹岩、流纹-安山岩),其识别标志像埃达克岩(adakite)那样越来越依赖于主元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纹,其物源的多样性和成因的多种模式得到多种同位素联合示踪研究结果的不断支持,但其形成时的构造环境仍然以伸展体制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