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2篇
  免费   308篇
  国内免费   654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78篇
地质学   2012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5篇
自然地理   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7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2年   3篇
  1949年   3篇
  1944年   6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3篇
  1941年   3篇
  1934年   8篇
  1933年   3篇
  1927年   2篇
  192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91.
铀石-沥青铀矿稠密韵律生长环带及其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语文报道某铀矿床中铀石与沥青铀矿交互生成多达20环稠密韵律生长环带,结合该矿床物气液包裹体研究资料和文献资料,探讨生成这一罕见奇特结构的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及机制。该结构具有指示成矿流体pH-Fh状态和SiO2活度演化的标型意义。  相似文献   
992.
寿山石的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寿山石是我国最负盛名的图章石。其矿物成分,最早人们认为是叶蜡石,近年来认为主要是迪开石、珍珠石。作者在寿山村的野外工作基础上,应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化学全分析和电子顺磁共振等方法,重点对产于寿山溪周围的寿山石进行了矿物岩石学方面的研究。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证实,寿山溪南侧和北侧的寿山石均是以迪开石等高岭石族矿物为主,而西侧的旗山则是以叶蜡石为主。研究表明,寿山石的外观特征与迪开石的有序度密度有  相似文献   
993.
华南寒武纪牙形石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熙平 《现代地质》1999,13(2):244-245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寒武纪副牙形石均为时限较长的分子,不能用于进行详细的地层划分和对比。得出这种认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地质条件;其二是研究程度。安太庠充分利用中国华北和东北南部有利的地质条件,基于辽宁、河北、山东等剖面,于1982年提出了华北...  相似文献   
994.
对于黄土高原粉尘物质的来源以及沙漠和河流对粉尘的贡献,仍未达成一致的认识。本研究以毛乌素东神木市石峁剖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碎屑锆石年龄谱,对末次冰消期以来的风成粉尘堆积和河流沉积物展开源区分析,并使用逆蒙特卡罗模型进行物源的定量计算。结果显示,粒径分布和阴极发光(CL)图像显示石峁黄土为典型风成沉积。其粗颗粒碎屑锆石(>40 μm)年龄峰值集中在190~300 Ma、300~600 Ma、1700~1900 Ma和2300~2600 Ma,年龄谱显示近源(局地基岩碎屑)、中源(黄河河沙)和远源(阿拉善地区沙漠)均有贡献; 定量计算表明,三者分别贡献71%、21%和8%的风成粗颗粒。中、近源中,黄河及其支流侵蚀基岩后搬运沉积的漫滩物质成为粉尘输移的中转站,为黄土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源。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石峁剖面河流沉积物及其上覆的黄土物质分别形成于倒数第2次冰消期和末次冰消期,两者之间的沉积间断可能指示了末次冰期至冰消期的侵蚀事件,导致了河滩物质暴露,从而形成了潜在的局地尘源。这些结果表明,包括黄河干支流在内的河流系统对黄土粉尘有重要的物源贡献。  相似文献   
995.
在全国范围内,北京石花洞洞层最多,钟乳石叠置关系明显,石笋中具有微层理,月奶石发育最好。这些特征为研究西山的新构造运动及古环境的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奠定了首次利用钟乳石建立第四系剖面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刘超常  郭伯强 《岩土工程师》1999,11(1):52-56,51
综合物探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愈来愈广泛,解决了许多工程难题,深化广大用户的欢迎。本文介绍运用探地雷在客浅层地震仪对飞来峡右岸土坝裂缝进行综合物理探测的原理和方法,其探测成果为裂缝形成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方法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长江中下游沿江城郊闸控湖泊普遍面临总磷浓度偏高的现象,解析其总磷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驱动机制成为精准治理与修复此类湖泊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基于安庆市沿江城郊中小型闸控湖泊--石塘湖实测气象降雨、水文、河湖水质等数据,采用多因子相关性分析、变异系数法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各指标因子与湖泊总磷浓度时空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湖泊水质呈现丰(5-8月)、平(3-4月和9-10月)、枯(11-次年2月)水期聚类效果显著,但湖泊空间差异不明显;湖泊水质的季节性变化受总磷浓度变化控制,其他理化指标影响较弱。(2)高强度降雨和汛期闸站调度下的水动力变化决定污染物迁移速率,是导致湖泊总磷浓度在丰水期更容易受入湖河流输入影响而达到峰值的主要驱动因子。(3)高强度人类活动导致入湖河流季节性输入是石塘湖总磷上升的决定性因素,从单位土地利用类型产生单位总磷负荷来看,农业用地远大于城镇建设用地,林地和草地充当污染物进入湖泊的预前“汇”。因此,从治理策略和途径来看,可在控制外源输入的同时,适当调节闸站以减弱丰水期水动力强度,减少入湖河流总磷输入影响的同时,发挥湖泊营养盐的滞留净化能力。本文主要从人类活动导致的外源污染及闸站抽排调度角度分析沿江城郊闸控湖泊石塘湖总磷变化、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可以为此类城郊中小型沿江闸控型湖泊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8.
文章利用2017—2019年杭州湾海域12个航次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水质调查项目中石油类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17—2019年杭州湾海域水质石油类含量范围分别为0.008~0.042 mg/L、0.011~0.046 mg/L、0.007~0.094 mg/L,年度平均含量分别为0.023 mg/L、0.023 mg/L和0.016 mg/L,均满足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在季节变化上,水质中石油类指标由于受潮流、含沙量及风力等物理因素影响表现不明显,均属于低含量下的波动。在年际变化上,2017年和2018年石油类含量总体相当,2019年相比前2年有显著降低,具有一定的下降趋势。在平面分布上,主要呈现为多点源分布,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嘉兴近岸和杭州湾南岸。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石油类含量与悬浮物呈显著负相关,海水中悬浮物对石油类污染物有吸附作用,海水中悬浮物的质量越大,石油类含量越低。  相似文献   
999.
累托石-铬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Cr^3+,Cr^6+在累托石、三甲基十八烷基氯化铵交联累托石(简称有机累托石)表面的吸附作用进行研究表明:累托石对Cr^3+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而对Cr^6+的吸附效果很差;有机累托石对Cr^3+和Cr^6+,均表现出优良的吸附性能,说明Cr^3+可以交换间层的Cr^2+而存在于累托石的层间,而Cr^6+由于形成半径大的水合离子团而难以进入累托石的层间。XRD结果表明,Cr^3+和Cr^6+反应的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为2.5080nm和2.4798nm,与反应前累托石的(001)间距2.5368nm基本一致;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为4.0124nm,Cr^3+和Cr^6+反应有机累托石的(001)间距分别变为3,5595nm和3.6477nm.由于在有机累托石的层间,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的相互作用,导致层间作用力增大而层间距减小。与Cr^3+,Cr^6+的反应直接影响累托石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键的红外吸收谱带的位置与强度,说明Cr^3+,Cr^6+与硅氧四面体层中硅氧表面成键。  相似文献   
1000.
大中世纪,关于锆石有很多传说,有的说,佩戴红锆石可以驱走瘟疫和邪恶;有的说,锆石可以使佩戴者发财;还有的说,锆石可以使人聪明智慧,光芒四射的锆石是繁荣,成功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