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3篇
  免费   2194篇
  国内免费   3153篇
测绘学   3062篇
大气科学   857篇
地球物理   1401篇
地质学   8785篇
海洋学   1607篇
天文学   95篇
综合类   1202篇
自然地理   911篇
  2024年   168篇
  2023年   550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517篇
  2019年   816篇
  2018年   583篇
  2017年   563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592篇
  2014年   954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899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735篇
  2009年   690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564篇
  2006年   525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68篇
  2002年   348篇
  2001年   360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325篇
  1998年   334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03篇
  1995年   260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34篇
  1992年   258篇
  1991年   236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7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6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将专家系统技术与常规控制、模糊控制、超前控制、仿人智能操作控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专家系统决策的多模式控制(MCDBES)。经试验和实际运行结果表明,MCDBES系统对未知数学模型的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本文提出的MCDBES已成功地应用于燃油陶瓷窑炉计算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区内火山活动早期为火山爆发成岩;晚期演化为岩浆侵入或隐爆两种成岩方式。矿主要受控于潜火山岩带、放射状断裂破碎带中。成矿是在晚期岩浆活动过程中,所携带的含矿介质叠加和热液作用活化了围岩中有用矿质迁移聚集而成,成矿作用与火山作用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14.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多中心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如罗森斯坦一罗丹(Rosenstein.Rodan)的平均增长理论:赫尔希曼(A.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理论;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等以及中国区域经济的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战略西移理论等,他们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尽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林林总总,归根结底分为两种:平衡增长与不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提出川滇地洼系“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形成与陆壳演化的成生联系,是与本区陆壳由前地槽—地槽—地台—地洼演化各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成矿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并总结了本区“四层楼”铜矿床序列的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新生性、旋回性及层控性四大特点和多因复成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赵延庆 《岩矿测试》2008,27(1):69-70
采用微型氢化物发生装置-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焊锡料及纽扣电池中的汞。在酸性介质中,用硼氢化钾将汞离子还原为汞原子,用载气将汞蒸气导入石英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波长253.7 nm处进行测定。选择了实验条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等进行了考察。方法的检出限为0.34 ng/mL,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加标回收率为94.4%~104.7%。  相似文献   
20.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文辉  王中岐  张敏 《岩矿测试》2008,27(3):235-236
建立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钼矿石中钼、铅、铁、铜的方法,讨论了粒度效应、矿物效应的影响因素,确定了采取粉末样品,用系列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通过元素间相互校正消除基体效应,用内控标准样品考察了方法的精密度(RSD,n=11)为0.44%~15.4%。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和化学法相符,可满足日常分析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