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测绘学   50篇
地球物理   49篇
地质学   4141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208篇
自然地理   5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24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9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144篇
  1991年   153篇
  1990年   109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楚雄盆地含煤、含铜和含膏盐建造中的有机质在来源、类型和成熟度上是不一致的。成岩期干酪根降解形成的短链羧酸是矿源层中铜活化的重要因素,石油烃是矿质搬运的重要载体。改造成矿期,天水淋滤膏盐展形成富SO_4~(2-)的下渗氧化性流体,为改造成矿提片供了硫源。另一方面,来自基底的含矿流体沿同生断裂上涌,混染煤系地层形成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进入到高渗透的砂岩储集层。当两种流体在砂岩中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形成改造期矿体。  相似文献   
102.
债肚山S型火山─侵入杂岩及其有关矿产,位于武夷山南段高位构造─岩浆─稀有、有色金属成矿带。该成矿带受石城─寻邬断裂制约;火山─侵入杂岩直接受黄地火山盆地控制,该盆地曾发生多次喷发─侵入活动,伴随形成独具特色的锡、银、铜、铍、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03.
胡明安 《地球科学》1996,21(6):625-628
原生有机质及沥青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存在微弱的热异常,地层中原生有机质含量极低,沥青是成矿过程中由含矿热液他地带来的迁移型流体烃,流体迁烃在迁移时发生轻烃组分的分馏。在成矿部位,含有硫酸盐,铅锌和流体烃的深湖热液与携带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大气降水汇合,流体烃发生生物降解和水洗溶解并引起硫酸盐的生物还原,生成硫化氢,导致铅锌硫化物沉淀,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104.
对我国南方中新生代地洼盆地中的砂岩铜矿床进行了化学动力学与热力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矿源岩中以辉铜矿和黄铜矿最有利于溶解和迁移,NaCl对Cu的溶解和含矿流体的形成起了催化作用。溶液中Cu以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其中以一价铜氯络合物为主;温度的降低和溶液中性化导致了络合物的失稳、分解和铜矿物的沉淀。铜矿物的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制约了砂岩铜矿中以辉铜矿为主及矿床分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5.
河北赤城青羊沟铅锌银矿床矿石组构及其与矿床成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赤城青羊沟铅锌银矿床发育热液充填交代、条带、压碎、揉皱、脉状及交错脉状等各种组构,反映了该矿床经历了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等多成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6.
107.
滇中铅锌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中地区面积大约为4万平方公里,在这范围内有近百处矿床(点)。近年来,在对四种矿床类型和12个典型矿床的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各种成矿的控制因素,提出了: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矿源层的同生沉积;构造和岩性控制后期金属元素活化和迁移以及工业矿床的形成;时间、空间分布是矿源层形成和后期改造成为矿床的这两种地质作用的综合体现,并且,指出了两个成矿预测区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08.
109.
陕西柞山地区铜矿找矿突破口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国内外近些年来勘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热水喷溢一沉积型铜多金属矿床在铜矿找矿中具有重要地位。秦岭柞山地区铜矿成矿背景与热水沉积型矿床产出背景相似,根据成矿地质条件选择穆家庄地区为该区找钢突破口。  相似文献   
110.
王海平  张宗贵 《矿床地质》1997,16(3):214-224
根据矿田内岩矿地质波谱与TM图象亮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论述了多宝山铜矿田内矿床的地面波谱特征,地空相关模型及TM数据的地空相关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铜矿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