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4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0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环境中元素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依赖于其存在的化学形态。文章依据文献的有关报道介绍砷、汞、镉、锡、铅、硒和在环境中的分布、毒性及它们在环境样品如水、土壤、沉积物和生物体中的形态分析方法,包括分析物的保存、提取、分离和检测。引用文献120篇。  相似文献   
12.
铬酸根离子在羟基铁离子一蒙脱石体系中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矿,电镀,制革等行业废物排放及含Cr矿物风化可造成一些地区土壤和地下水的Cr污染,Cr主要以三价和六价形式存在,其中Cr(Ⅵ)有强的迁移能力,对动植物均有很强的毒害性。研究了在氧化,酸性条件下,土壤及土壤溶液中的蒙脱石和羟基铁离子共存时对酸根离子(主要以HCrO4^2-)和CrO4^2-等Cr(Ⅵ)形式存在)的吸附行为,进行了蒙脱石,羟基铁离子,Cr(Ⅵ)离子添加顺序不同的3个系列的实验,重点研究了Cr的初始质量浓度,溶液pH值,环境温度,吸附时间,溶液离子强度对3个系列Cr吸附行为的影响,并与羟基铁离子体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蒙脱石-羟基铁离子体系的Cr吸附能力明显强于蒙脱石而低于羟基铁离子,其Cr吸附率随Cr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的升高和吸附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升高,而pH值对不同系列的Cr吸附率有不尽相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零价铁去除Cr(Ⅵ)的批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零价铁去除Cr(Ⅵ)的一系列批实验结果表明:水溶液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准一级反应;对于相同粒度的铁屑(比表面积2.89m^2/g),固液比由05g/100mL增加到2.0g/100mL,Cr(Ⅵ)质量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所需反应时间从26.7min降为3.6min;在固液比相同、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超过30mg/L时,原水质量浓度增大,达到饮用水标准的反应时间增加;其他条件相同,升高温度可提高零价铁与Cr(Ⅵ)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铬矿资源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应用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的价态分析方法,利用(Ⅲ)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化镧形成共沉淀而与共存离子分离并得到富集,沉淀不需过滤,直接用稀盐酸从编织反应器(KR)中溶解并洗脱下来,用原子吸收测定。本体系的浓集倍率22,检出限(3σ)0.8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2.72%,用水标样考察,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符。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天然水中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应用流动注射在线共沉淀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天然水样中痕量的价态分析方法。利用(Ⅲ)在碱性条件下与氢氧化镧形成共沉淀而与共存离子分离并得到富集,沉淀不需过滤,直接用稀盐酸从编织反应器(KR)中溶解并洗脱下来,用原子吸收测定。本体系的浓集倍率22,检出限(3σ)0.8μg/L,相对标准偏差(n=11)2.72%,用水标样考察,分析结果与推荐值相符。该方法成功地用于天然水中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7.
上扬子会泽地区早三叠世飞仙关组主要为河流相的紫红色砂岩,物源主要来自于西部和西北部。碎屑重矿物组合表明物源主要来自于岩浆岩,且重矿物中发现大量碎屑尖晶石和锆石。本文运用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和碎屑锆石U-Pb测年方法,对上扬子早三叠世飞仙关组砂岩中尖晶石和碎屑锆石进行分析。尖晶石电子探针化学成分分析显示,其具有高、低Fe~(3+)和高TiO_2含量的特征,源岩分析指示这些尖晶石来源于与洋岛/板内、岛弧以及大火成岩省相关的火成岩。同时,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飞仙关组的物源主要来自于248~272Ma和715~997Ma的岩浆岩。尖晶石和碎屑锆石综合分析表明,248~272Ma的物源岩石具有大火成岩省玄武岩特征,主要为峨眉山玄武岩及同期基性侵入岩;715~997M的物源为洋岛/板内玄武岩类,主要为研究区周缘与新元古代苏雄组及其同期的岩浆岩;尖晶石指示的岛弧性质物源则可能源自1000~1100Ma的岩浆岩。同时,碎屑锆石还指示古元古代和早寒武世发育岩浆作用,且存在古老的新太古代结晶基底。这些资料为上扬子地区构造演化提供了沉积学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重金属含量,对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改善土壤环境和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以山东省烟台市采集的70个土壤样本为基础,首先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组光谱特性;然后利用6种变换方法对土壤光谱反射率进行变换,根据极大相关性原则选取反演因子;最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初步估测含量,并对估测结果进行修正,采用决定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评价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土壤光谱反射率随含量的升高而降低,二者呈负相关性;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式识别方法对重金属含量进行估测后的决定系数为R~2=0.656,平均相对误差为16.590%,而利用灰色关联度修正模型对估测值进行修正后,决定系数为R~2=0.912,平均相对误差为6.632%。研究表明,利用灰色关联度修正模型定量估侧土壤重金属含量有效。  相似文献   
19.
镍与铬天青S.喹啉,CTMAB的显色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道沛  李海萍 《岩矿测试》1989,8(3):185-188
在pH10—11介质中,镍与天青S、喹啉和CTMAB反应,形成绿色的四元配合物,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48×10~5L·mol~(-1)·cm~(-1),其组成比为:Ni(Ⅱ):CAS:喹啉:CTMAB=1:2:2:4。Ni量在0—10μg/25ml范围符合比尔定律。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影响。方法用于矿物岩石中痕量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