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9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525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723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101篇
  1996年   133篇
  1995年   119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4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秦岭松树沟蛇绿岩中超镁铁质岩及铬铁矿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岩石地球化学及构造变形特征综合研究表明,松树沟超镁铁质岩是底辟侵位于上覆玄武岩中的地幔岩部分熔残余体,该残余体在底辟上过程中发生塑性变形,并再次部分熔融,其残余物为橄榄质糜棱岩,熔体部分形成中粗粒纯橄岩板状或脉状体及其伴生的铬铁矿。  相似文献   
992.
REE-fluorocarbonates as major REE minerals in the Bayan Obo deposit,the largest REE deposit in the world,were analyzed for their stable isotopic compositions,The δ^13 C and δ^18 O values of huanghoite,cebaite and bastnaesite from late-stage veins vary in the ranges of 7.8--4.0‰ and 6.7-9.4‰,respectively,These data are relatively similar to those of bastnaesites from banded ores:δ^13C-5.6--5.2‰ andδ^18O3.6-5.5‰.The REE fluorocarbonates from both late-staege veins and banded ore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er δ^13 C and δ^18O values,especially the δ^18O values of bastnaesites from banded ores.Compared with them,the disseminated bastnaesits the dolomite-type ores possess rather highδ^13 C and δ^18O values,i.e.,-2.1-0.4‰ and 8.6-12.9‰ respectively.The high values are typical of the sedimentary host dolomite rocks as well as of the dolomite-type-ores.The carbon and oxyge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REE fluorocarbonate minerals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the hypothesis on the origin of Bayan Obo deposit-epigenetic hydrothermal metasomatism.  相似文献   
993.
吉林东南部早寒武含铜层及其形成的古地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东南部早寒武世晚期地层中含有数层含铜层,它们主要赋存在红色岩层所夹的灰绿-黄绿色岩层之中,本区含铜层的形成与当时富氧阶段中的缺氧时期息息相关,而且该类型含铜层主要产自滨海或滨浅海地带,受当时古地理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994.
Re-Os同位素由于其较高的半衰期特点,近年来国外广泛就于前寒武纪含Cu-Ni-PGE镁铁-超镁铁岩成岩年,结合其他地球化学数据,对壳幔岩浆源及作用进行解释研究。特别是由于Os 是6个PGE的其中之一,而多用于岩浆Cu-Ni-PGE矿床贵金属来源的判别。  相似文献   
995.
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成煤物质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冰  于红丽 《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24(4):12-14,T001
运用煤岩分析及植物残体分析方法,结合电子显微技术(TEM和SEM)。对云南第三纪浅色褐煤的微结构特征,成煤植物组成,孢粉组合等进行了研究,并将浅色褐煤与深色褐煤分层及不同植物成因的泥炭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浅色褐煤的成煤物质及煤的成因提出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96.
沈步明  邓万明 《岩石学报》1996,12(4):499-513
新疆库地蛇绿岩中的变质橄榄岩具有呈网络状的二级粒序结构。第一级粒序由发育地幔塑性变形组构的粗粒橄榄石、斜方辉石及少量单斜辉石和尖晶石组成。第二级粒序由充填在第一级粒序颗粒之间的微粒矿物组成,在这种粒序中发现了四种含透闪石的矿物组合,它们是由残余地幔岩经过地幔交代作用和部分熔融作用形成的。同时还研究了铬铁矿中的矿物化学组成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地幔岩初始熔体和部分熔融特征表述的设想。  相似文献   
997.
文中叙述了阿尔巴尼亚硫化物铜、铬铁矿地球物理勘探的一般模式,常用的勘探方法依次为电法、重力、磁法和电磁法。在综合勘探过程中,勘探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要解决的地质问题,矿床类型以及物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8.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铝型豆荚状铬铁矿床系指产于PTG系列蛇绿岩套地幔橄榄岩中的矿石,以富铝(Al2O3>20%)、低铬(Cr2O3<45%)为特征的铬铁矿床。该类型矿床以萨尔托海、贺根山及洪古勒楞铬铁矿床为代表。含富铝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以伴有丰富的基性分凝体、含长地幔橄榄岩的出现以及矿石四周发育绿泥石薄壳而区别于含富铬型铬铁矿床的岩体。作者的研究表明富铝型铬铁矿床是原始地幔岩不同程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富铬矿浆代表高度部分熔融的最终残余。富铝型铬铁矿床的成矿模式有两种:一为原始地幔岩中低度部分熔融再造的产物,以缺失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属中低熔再造成矿模式,以洪古勒楞矿床为代表;另一种为原始地幔岩高度熔融再造的产物,以发育高熔杂岩带为特征,基性熔体与富铬矿浆之间曾发生了再平衡作用,属高熔再造-再平衡成矿模式,以萨尔托海及贺根山矿床为代表。  相似文献   
999.
崔延 《广东地质》1997,12(4):70-76
矿产资源预测是数学地质的一个重要内容,地质特征法通过分析模型单元中各地质变量对模型产生影响的一些特征及内在联系求得各地质变量的权系数,打破了以往用纯数学的方法求解地质变量权系数问题。在全省的铁矿资源预测中使用了地质特征法,对粤西-粤北的沉积或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浆进行了G级资源储量预测,在圈定的268个单元中,经过筛选共选得16个有利于成矿单元,最终预测粤西-粤北区沉积或火山沉积变质型磁铁矿G级资  相似文献   
1000.
赵斌  赵劲松 《地球化学》1997,26(5):34-53
报道了狮子山等若干夕卡岩型矿床和一个规模较大的无矿化夕卡岩脉中夕卡岩的O、Sr同位素研究结果。绝大多数夕卡岩的δ^18O值介于5.0和8.5之间,低于本区闪长岩类岩石及沉积碳酸盐岩的δ^18O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