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86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617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研究区位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紧邻兴蒙造山带,是研究古生代—中生代地壳增生演化的重要地区。本文对区内三个花岗岩体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形成于267±9Ma(MSWD=9.7);布龙二长花岗岩和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分别侵位于239±4Ma和238±6Ma(MSWD=0.91);而侵入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的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则获得了224±8Ma(MSWD=5.7)的侵位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阿玛乌苏花岗闪长岩为岩浆混合成因,暗示大规模岩浆底侵作用的存在;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具明显的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分异岩浆与流体作用的结果,可能经历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非真正意义上的S型花岗岩,属于造山后岩浆热事件,应代表造山的结束。格尔图白云母正长花岗岩及白云母二长花岗岩脉均受到热液流体作用,说明在中三叠世(224~238Ma),区内一直存在有大量的热液流体活动,且热液流体可能富含F和Cl,区内产出的大规模的萤石矿是否为该期流体活动的产物尚需进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82.
合成了3种交联剂:柠檬酸、柠檬酸铬、A-C复合交联剂,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清水和处理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HPAM型聚合物弱凝胶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A-C复合交联剂用于油田采出污水配制的聚合物弱凝胶的成胶效果最优;当pH值为6、成胶温度为60℃、成胶时间为1 d时所配制的弱凝胶黏度最大,其黏度值达到1 129 mPa.s。随后考察了A-C复合交联剂浓度、成胶温度、矿化度、pH值、S2-及Fe2+等因素对A-C复合交联剂弱凝胶体系黏度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A-C复合交联剂基本上可用于油田处理后污水配制弱凝胶体系,有望实现油田处理后污水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83.
The zircon SHRIMP dating of the Zhangtiantang granite gave an age of 159±7 Ma., which shows that the granite was produced at the early Late Jurassic. The Ar-Ar plateau ages of biotite and K-feldspar from the Zhangtiantang pluton are 153.2±1.1 Ma and 135.8±1.2 Ma, respectively. The Ar-Ar anti-isochrone ages of biotite and K-feldspar are 152.5±1.7Ma and 135.4±2.7Ma, respectively. The ages represent the isotopic closure ages of minerals in the pluton. The Zhangtiantang granites are regarded as peraluminous crust-derived type granites to possess the typic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alc-alkaline rocks on continental margin, with enriched Si, K, Al (average value of A/CNK as 1.18), HREE, Rb, U, and Th, heavily depleted V, Cr, Co, Ni, Ti, Nb-Ta, Zr, Sr, P, and Ba, strongly negative Eu and common corundum normative (average value of C as 1.84). The εNd(t) values of the Zhangtiantang granite are −5.84 to −7.79, and t 2DM values are 1.69 to 1.83 Ga, which indicates partial melting of continental-crust metamorphic sedimentary rocks during the Middle Proterozoic. The cooling history of the Zhangtiantang granitic pluton indicates that the cooling velocity of pluton was faster (about 67°C/Ma) from zircon (158 Ma) to biotite (152 Ma), and was slower (about12°C/Ma) from biotite (152.5 Ma) to K-feldspar (135.8 Ma). It can be deduced that the temporal gap (about 10 Ma) between the granite formmation and W-Sn mineralization in South China may be related to ordinary magma-hydrothermal processes by the variational cooling curve of the pluton. The Zhangtiantang pluton was formed in a compressive setting, with differentiation evolu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ccurring in a relative relaxation setting.  相似文献   
84.
瑶岭钨矿白基寨花岗岩地质特征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地质填图、钻探、土壤地球化学、磁法测量和岩石地球化学等手段,揭露了白基寨花岗岩的空间架构和地质特征,并分析了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该岩体具有高分异性(SiO270%,δEu在0.03~0.09之间),高K2O,且K2O/Na2O1等特征。Ba、Nb、P和Ti相对亏损,Rb、Ta、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明显,呈海鸥"V"型。花岗岩源岩为泥质岩和硬砂岩混合而成,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岩体具有边部倾角小,高挥发份元素向上运移明显、强烈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等有利成矿条件特点,在岩体边部成矿流体与碳酸岩盐相互作用形成白钨矿化体。矿区中部凹勺状区域和ZK3002-ZK3001段是找矽卡岩型白钨矿的有利潜在区域。  相似文献   
85.
铜、铝需求“S”形规律的三个转变点剖析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本文分析了铜、人均消费"S"形轨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找出了理论上的三个转变点出现时间,指出铜和人均消费的三个重要转变点出现的时间比较接近,略早于铜.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未来铜、需求趋势,发现,2020年前后,我国铜和将达到需求峰值,届时需求量均将比目前水平增长1倍.  相似文献   
86.
以盐湖轻烧MgO粉和煅烧Al2O3粉为原料制备了4组微孔方镁石-镁尖晶石耐火骨料(镁尖晶石5 wt.%~20 wt.%),并采用XRD、SEM和压汞仪等研究了煅烧Al2O3粉添加量(3.7 wt.%,7.7 wt.%,12.1 wt.%和16.8 wt%)对其显微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煅烧Al2O3粉在骨料内部形成多孔状镁尖晶石颗粒,增加其添加量,可增大微孔骨料的显气孔率,降低体积密度。尽管多孔状镁尖晶石微颗粒与MgO微颗粒间存在微裂纹,降低了耐火骨料的抗折强度,但该多孔镁尖晶石微颗粒能够诱导微孔骨料中微裂纹产生偏转和裂纹分支,在经受热震冲击时,能改善微孔骨料的热震稳定性。当煅烧Al2O3粉的添加量为7.7wt.%时,微孔方镁石-镁尖晶石耐火骨料拥有最佳的综合性能,其体积密度为3.23 g/cm3,中位孔径为386.1 nm,抗折强度为45.2 MPa,800 °C导热系数为10.5 W/(m·K),热震后抗折强度保持率最高(97.0%)。  相似文献   
87.
姜亚南  刘立  武宝华  周冰 《世界地质》2014,33(1):153-163
为拓展CO2封存的储层选取范围,研究CO2充注过的储层中矿物的赋存状态,通过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铸体图像分析等技术对贝尔凹陷含片钠石储层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区发育片钠石的岩石类型为沉凝灰岩,储层深度范围为882.26~941.4 m,该类储层发育有2类9种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岩石骨架碎屑颗粒石英、长石、岩屑均有不同程度溶蚀;自生矿物以片钠石、铁白云石和菱铁矿为主。片钠石主要以充填溶蚀孔隙或交代颗粒的形式产出。综合研究区岩相学、矿物含量和热力学分析结果,长石和片钠石的生成具有亲缘性,为片钠石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元素和生长空间。  相似文献   
88.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白垩系南屯组和铜体庙组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沉凝灰岩和凝灰岩储层是该区主要产层。油气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大量碱性矿物组合如柯绿泥石、钠板石、碳钠石、方沸石、绿磷石、铈褐帘石、铁绿泥石等的存在,证明发生了大规模碱性溶解和交代作用。晶屑、玻屑、长石和粘土等填隙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溶解现象。研究表明,次生孔隙是凝灰质储层大规模碱交代作用的结果,预示盆地深部存在油气储集空间并富集油气。  相似文献   
89.
铁铝复合氧化物对土壤Mn、Pb和Cd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氧化物对土壤重金属的吸附特性,研究了添加铁复合氧化物对土壤Mn、Pb和Cd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氧化物后,土壤中3种重金属的交换态含量明显降低。14天时间,添加铁氧化物后,土壤中交换态Mn、Pb和Cd的含量分别降低了64.8%、52.9%和89.51%,可见铁氧化物明显降低了土壤中Mn、Pb和Cd的有效性。通过方程拟合,建立了氧化物对土壤中交换态Mn、Pb和Cd的吸附模型,其中以Elovich方程和权函数方程拟合度较好,其次是抛物线扩散方程。  相似文献   
90.
彭秋和 《天文学进展》1995,13(4):315-324
讨论了迄今超新星爆发现论中各种爆炸性核燃烧核合成^26Al的问题。评述了星际^26Al天体起源的SNII+SNIb模型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一种产生星^26Al的新途径和有关部分星际^26Al起源于SNIa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