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7篇
  免费   490篇
  国内免费   1152篇
测绘学   35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4591篇
海洋学   40篇
综合类   182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246篇
  2001年   265篇
  2000年   171篇
  1999年   14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69篇
  1994年   136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47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我国藻菌生物成因的金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成矿作用分为生物直接成矿作用和生物间接成矿作用,生物直接成矿作用的标志结构为生物有机胶体结构。生物间接成矿作用的标志结构为“矿交代生物”结构,我国陕西二台子-半仓沟金矿,四川东北寨金矿、川甘拉尔玛金矿和云南金厂金矿等均为典型为实例,矿石中普遍含有多种金属矿物生物结构,还含多种生物有机组分。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特征,硫同位素具混合型特征,矿床成型机制可与“人工碳吸附系统”聚金机制相类比,含金层位可  相似文献   
42.
磷块岩研究进展与磷块岩生物成矿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东野脉兴 《沉积学报》1992,10(3):96-103
近十年来,我国磷块岩的研究以沉积学的发展为先导,取得了长足进展。十年迈出两大步:第一步是由化学沉积说向物理富集成矿说的转变;第二步是生物成矿说的发展。业已在我国南方晚震旦-早寒武世各主要工业矿床的磷块岩中发现了大量多种形态的原核生物的细菌到真核生物的真菌等磷质微生物以及藻类和小壳动物化石(后者产于早寒武世磷矿中),它们是构成磷块岩的主要组分。磷块岩实际是一种特殊的生物岩。本文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矿作用、生物聚磷机理,并从磷块岩岩石的生物特点、化学成分的生物特点、红外吸收光谱以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生物特点等方面,论述了磷块岩的生物成因。同时阐述了磷质生物繁衍的环境条件与磷块岩形成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磷质生物的最佳繁衍场所与磷块岩成矿古地理单元的一致性,这种“生物繁衍场”与成磷古地理单元可称之谓“陆缘坻”。  相似文献   
43.
凤凰山铜(金)矿床产于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及石英二长闪长斑岩与三叠系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先后包括矽卡岩型和斑岩型两期矿化,并可细分为9个成矿阶段。矿石中广泛出现角砾状和细脉状、网脉状构造。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显微冷热台测温资料表明,成矿流体存在过沸腾和局部超高压等现象。两个成矿期都经历了从高温高盐度向低温低盐度的转变,成矿溶液的主要成分也由钾钠型变成了钠钙型。来源于岩浆热液的早期含矿流体与来自围岩的地下水热液的混合可以解释成矿流体的这种演化。  相似文献   
44.
北山地区岩浆活动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思宏  聂凤军  胡朋  赖新荣 《矿床地质》2006,25(Z2):269-272
北山地区金矿床的产出与花岗岩类侵入岩之间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与区域岩浆活动在时间上存在明显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北山地区大规模的金成矿作用主要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三大板块之间的碰撞对接及其后陆内活化诱发的大规模岩浆侵入-喷发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45.
阿尔泰可可塔勒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可塔勒铅锌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最重要的多金属成矿盆地之一的麦兹盆地内,是新疆目前发现最大的铅锌矿床,其含矿层为下泥盆统康布铁堡组上亚组第二岩性段,含矿建造为英安-流纹-玄武-沉积岩组合,成因为火山喷流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可可塔勒铅锌矿床自发现以来,经多年工作,虽已提交了300万吨资源量,但由于其处于麦兹盆地北东翼近南东转折端,矿体产状在倾向上和走向上变化均较大,且由于地质工作工程深度不大,没有对主矿体在深部反倾进行探索,因此,矿床还有很大的找矿潜力。本文通过收集分析自该矿发现以来的科研成果,结合地质勘探工作中不断取得的新成果、认识,论述了可可塔勒铅锌矿床主矿体产状在深部存在褶反的可能,分析了其深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46.
王居里  王守敬 《矿床地质》2006,25(Z2):313-316
含金剪切带剪切变形过程中构造、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导致系统内组分的迁移和再分配,这些过程控制着含金剪切带内蚀变特征及其金的成矿作用。在含金剪切带脆-韧性变形域内,成矿层次从深到浅矿石类型由蚀变糜棱岩型向石英脉型过渡,矿床成因类型由韧性剪切带型向蚀变破碎带型过渡,是主期剪切成岩成矿过程中不同时空演化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47.
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滇东南地区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地槽及地槽阶段、地台阶段和地洼阶段。地槽演化阶段即有锡的初步富集;地台演化阶段的早期即初“定”期,由于受基底活动余波的影响,地壳仍有较大的活动性,在滇东南一带产生了强烈的断拉谷运动及与之伴生的海底火山成矿作用,造成锡铜多金属的再次富集;当壳体演化至燕山期地洼阶段,早期北东向断拉谷系统再次活化,形成大规模的深部壳源重熔岩浆,岩浆重熔及上侵定位过程中同熔或萃取了大量的深源锡铜等成矿元素,在构造有利部位对先成矿体或矿化体进行再造和叠加富化,并形成了一系列具后生成矿特征的矿化类型。文章阐述了个旧矿集区锡铜多金属成矿大地构造背景和多因复成成矿机制。  相似文献   
48.
华南扬子地块是我国古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其热水沉积特性最早引起我国学者的关注。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赋存多个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相关的大型、超大型重晶石矿床与N i-Mo-U-V多金属富集层。进一步研究分布在华南扬子地块黑色岩系中的金属、非金属矿床成因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对认识华南乃至全球晚震旦—早寒武世生物与环境演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华南下寒武统镍-钼富集层矿石进行电子探针研究,识别出黄铜矿、黝铜矿等铜的独立矿物;闪锌矿等锌的独立矿物;方铅矿、白铅矿等铅的独立矿物。研究表明,在镍-钼矿石中这些矿物的发现为镍-钼矿层是热水沉积作用产物提供了直接的矿物学证据。  相似文献   
49.
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首次对藏南地区金和锑矿床(点)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对金和锑成矿作用与中新生代构造一岩浆活动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对区域地壳演化过程中金和锑成矿动力学机制进行了讨论。该区的金和锑矿床(点)可按容矿围岩划分为:①变质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和金一锑矿床(点);②沉积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包括金、锑、金一锑和锑多金属矿床(点);③火山岩为主要容矿围岩矿床(点),以金一银矿床为代表。根据金和锑矿床(点)空间分布特点和地质特点,将本区划分为4个矿化集中区:拉昂错一马攸木一帕羊金矿化集中区(A),然勒金和锑矿化集中区(B),洛扎一措美锑矿化集中区(C)和邛多江金一锑矿化集中区(D)。各矿化集中区内大多数金和锑矿床(点)与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富碱火成岩具密切时空分布关系,它们是古板块对接碰撞期和碰撞期后大规模构造一岩浆活动的产物。近东西向挤压性和南北向张性断裂交汇部位以及富碱火成岩发育区是寻找金和锑矿床(点)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50.
甘肃花岗岩类成矿作用研究与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省花岗岩分布广泛,与其有关的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笔者将甘肃省划分为北山、敦煌一阿拉善、祁连山及西秦岭4个构造-花岗岩-矿化区;进一步在北山、祁连山及西秦岭3个区划分出20个构造-花岗岩-矿化带;并就加强花岗岩成矿作用的研究和找矿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