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2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539篇
大气科学   42篇
地球物理   272篇
地质学   2559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1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16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81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4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勘察设计》2006,(1):F0002-F0002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创建于1965年,是从事隧道、轨道交通、给排水、道路、桥梁、建筑、装饰、勘察和测量等专业的甲级勘察设计单位,是中国从事软土隧道和地下工程设计与研究历史最久的设计院,  相似文献   
32.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至拉萨对开3列旅客列车。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相似文献   
33.
青藏高原清水河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埋设在青藏铁路路基中两个断面内的6条沉降观测管3 a来的地基沉降变形资料,研究了高原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的沉降变形特征,分析了填筑铁路路基对下伏多年冻土融化变形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受到填筑路基时赋存在路基填料内的热量的影响,铁路路基下伏多年冻土上限在施工初期会有一个明显的下移沉降,铁路路基也随之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工后下沉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基下降速率会逐渐下降,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停止下来,而且由于太阳辐射和路基边坡形状的影响,路基向阳面与背阴面的变形有较大的差别,且在近南北向展布的路基上表现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4.
新年前夕,记者在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看到,由核工业华东建工集团海盐公司承建的循环水隧道工程进展顺利,总计63米深的三个竖井和647米长的六条巷道已全部开挖完毕。在海拔-11.4米深、直径5米的两条输水取水隧道里。员工们正紧张而有次序地进行着暗挖部分的衬砌施工。  相似文献   
35.
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沿线地震动的影响(II):数值结果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地下圆形衬砌隧道对入射平面P波和SV波散射级数解答,定量分析了入射波长、入射角度、隧道直径、衬砌刚度等因素对沿线地表位移放大作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入射频率较低时,地下隧道的存在对地表位移幅值影响不大;而当入射频率较高时,地表位移幅值可以达到无隧道情况的4.5倍以上;衬砌情况下地表位移幅值可以高出非衬砌情况的87.8%。建议在地铁的规划设计中考虑地下隧道的建设对隧道沿线设计地震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盾构法施工的要点是需要在井下布设高精度的控制支导线,当我们根据盾构推进进度对导线接测时,由于观测条件、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基本相同,但观测、的成果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我们无法直接判断成果的正确与否,此时,采用测量平差中的统计检验的方法来分析这些观测数据,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周山  罗磊 《浙江测绘》2005,(3):33-35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利用实测数据建立了用于大断面隧道收敛变形预测的BP神经网络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具有预测精度高,使用方便灵活,适合于复杂系统的特点,是解决隧道变形预测问题的一种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38.
介绍虚拟专用网 (VPN)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具体的实现过程 ,通过气象部门对虚拟专用网的需求分析 ,叙述构建气象虚拟专用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39.
隧道塌方的尖点灾变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隧道塌方失稳问题,运用灾变理论建立隧道塌方失稳的尖点灾变模型。基于平衡曲面方程,可求得隧道围岩体内承载区介质刚度与对应的松驰区弱化介质本构曲线拐点处理刚度之比值K,并给出了塌方与否的判据,当K≤1时,隧道将发生塌方失稳;当K>1时,隧道将不会发生塌方失稳。根据此模型,笔者解释了隧道中几种常见的灾变破坏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0.
对云南铝厂一期技改工程总图运输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出几点设计创新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