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5篇
  免费   669篇
  国内免费   750篇
测绘学   275篇
大气科学   186篇
地球物理   254篇
地质学   2898篇
海洋学   159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362篇
自然地理   25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43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7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3篇
  1948年   2篇
  1944年   2篇
  1942年   1篇
  1940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低云和雷暴是夏季飞行安全保障中最重要的天气现象.低云对飞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干扰飞行员的视线;雷暴由于伴随着冰雹、低空风切变、下击暴流等多种天气现象,同时雷暴云中有大量的过冷却水滴存在,因此,雷暴对飞行的影响也往往表现在多方面.  相似文献   
52.
福建福安下白石特大桥海上岩土勘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魁 《福建地质》2002,21(1):35-41
下白石特大桥是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控制性工程 ,是交通部指定的三阶段设计工程 ,桥长 110 5 m,主跨采用 2× 2 6 0 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位位于白马河入海口处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通过采用地表大面积的综合地质调查、海上地震映像物探以及海上钻探、原位测试、岩土测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岩土勘察方法 ,确保了岩土工程勘察质量 ,其结果切实可行 ,为后期施工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库车坳陷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北缘是南天山山前断裂带,南缘是塔北隆起,呈NEE向展布,东西长250km,南北宽20-60km,面积约21170km^2。下侏罗统自下而上发育阿合组、阳霞组。对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库车河剖面及依南2井岩芯观察发现,阿合组和阳霞组按其岩性特征均可以划分为5个岩性段,各个岩性段在全具有对比性。还可分出4类和17个亚类岩相。阿合组细砂岩以上的粗碎屑岩含量为80%以上;阳霞组细砂岩以上的碎屑岩含量为50%-60%。砂岩厚度占总地层厚度的50%-60%以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以吐格尔明剖面为代表的依南2井以东地区的阿合组和阳霞组岩矿特征基本相似,以克孜勒努尔地区为代表的依南2井以西地区有较大差异,即阳霞组长石含量几乎为零。两区共同点是以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岩屑含量较高。从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微观岩石成分、结构和砂体形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是该区阿合组和阳霞组的主要沉积体系。阿合组砂体纵向上以多个辫状三角洲平原上的辫状分流河道砂岩加积复合为主,横向上指状镶嵌叠置呈东西向展布。阳霞组第3岩性段砂体纵向上以多个辫状三角洲前缘上的水下辫状分流河道砂岩加积复合为主,横向上指状镶嵌叠置也呈东西向展布。第2、4、5岩性段砂体以河道滞流砂岩侧砂为主,横向叠瓦状叠置呈东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54.
青海砂西油田古近系下干柴沟组下部沉积相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加大,开发中仅仅把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确定下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准确地预测砂体的宽度、长度等定量参数,这就是本文所指的沉积相定量研究。本文根据大量钻井资料,在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对青海砂西油田E3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进行了定量研究,确定了分流河道砂体的宽度、宽/厚比等参数。研究表明,本区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1200-3000m,厚多为5-10m,宽/厚比200-280。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砂体宽多为 400-700m,厚多为3-6m,宽/厚比80-110。辫状分流河道砂体比曲流分流河道砂体普遍宽、厚是由于辫状分流河道频繁摆动改道引起砂体的横向拼合和垂向叠置所致。这种河道可称复合河道。利用“厚度中心法”可区分复合河道与单河道。由于不同沉积相的砂体宽度不同,在油田开发中井网部署方案应该不同。  相似文献   
5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成因研究的回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进一步认识下蜀黄土的成因及其在我国东部环境演为研究中的意义,回顾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下蜀黄土研究的主要成果,系统地评述了下蜀黄土的风成说、水成说和多成因说。下蜀黄土的成因,从营力的先后及主交看,风成应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利用下蜀黄土保存的古环境信息研究我国东部变化时,应慎重选择剖面,以获得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生烃潜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古生界高成熟-过成熟碳酸盐岩的生烃潜力一直是困扰我国海相地层油气评价和勘探的重要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本采用有机岩石学和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系统剖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基本特征及其生烃潜力。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发育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厚度较大,有机质丰度较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型和Ⅱ型,有机质热演化已达到过成熟阶段,这套烃源岩是该区重要的有效气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可为中部大气田提供良好的气源条件。  相似文献   
57.
58.
对云南铝厂一期技改工程总图运输设计进行总结,归纳出几点设计创新和效果。  相似文献   
59.
唐将  林源 《中国地质》2002,29(2):143-146
对南秦岭大巴山地区紧邻城口-房县深断裂北侧的一套碎屑岩及沉积火山碎屑岩的地层剖面特征进行了描述,探讨了地层划分及时代归属,依据岩性特征及地层接触关系,从上至下划分为震旦统木座组、代安河组及前震旦系龙潭河组。  相似文献   
60.
TBM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区内主要含气层系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一段以及下石盒子组盒一段。根据岩心分析结果统计,该地区属中一低孔、低一特征渗地层。在充分研究该地区最新测试分析等资料基础上,通过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建立油藏地质特性与测井响应特征的映射关系,确定测井储层参数转换模型,划分渗透性地层,计算反映储集层基本特性的地质参数;并以测井解释成果为基础,以试气证实的气层、水层及干层为标准,建立气层、水层及干层的测井模式,制作测井参数图版,采用地质、测井、气测相结合的方式,逐层逐井对未试气的储层重新进行气层、水层及干层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