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5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2篇
地质学   247篇
海洋学   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0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71.
本文根据矿石特征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了重庆秀山小茶园一带锰矿床含锰岩系的物质来源、沉积环境和成因。该含锰岩系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一段。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主成矿元素Mn与Al_2O_3、SiO_2呈明显负相关,与MgO、CaO呈明显正相关,Ag、As、Sb平均含量明显偏高,显示研究区含锰岩系为热水沉积成因;Co/Zn-(Co+Ni+Cu)图解、(Co+Ni+Mn)×10-Fe-Mn图解和Y×P_2O_5图解均显示该含锰岩系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HREE亏损,LREE富集,且Eu负异常的特征,以及δCe值,暗示该区锰矿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区;V/Cr和V/(V+Ni)值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厌氧和缺氧环境。  相似文献   
72.
城乡生活服务需求存在多级分异,当前面向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失衡问题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等值化理论和“以人为本”思想,提出“配置不等价—等值”的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路径,以重庆西部片区为案例区,采用核密度估计与Densi-Graph阈值确定法识别城市核心、城乡结合部、场镇和乡村,以4类城乡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居民需求差异构建城乡生活服务多级差异评价体系,定量描述城乡居民生活服务需求差异及生活服务短板。研究表明:重庆西部片区城乡居民对生活服务需求偏好存在多级差异,由城市核心至乡村,居民的多元需求逐步收敛;乡村居民对公共基础服务需求更为迫切,乡村偏向性的基础设施投放,能够高效推动城乡等值。城乡生活服务等值化程度较低,生活服务水平存在城乡多级梯度差距,表现为城市核心>场镇>城乡结合部>乡村,城乡两极差距为28倍;城市核心与场镇的梯度差距最大,是城乡差距的主要组成。改善乡村生产、生活环境,施行城乡差异化配置,是实现城乡等值的重要手段。本文定量描述了城乡多级需求差异与供给短板,并提出城乡等值化路径与建议,对城乡多级供需关系研究与城乡等值发展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3.
“贸易畅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贸易发展优势明显。运用贸易强度指数和HM指数,分析2001—2017年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和贸易依赖程度,并分析影响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联系紧密,增长速度快,贸易总额在“一带一路”沿线六大区域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②马来西亚和泰国成为重庆与东盟国家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越南、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紧随其后,而与缅甸、柬埔寨、老挝和文莱的贸易总额较少;③在进口方面,形成以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为首的多元进口格局,泰国和越南进口伙伴地位上升。在出口方面,形成以马来西亚为首的多元出口新格局,越南出口地位下降;④在市场相互依赖程度方面,重庆出口对东盟国家特别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贸易市场的重要性程度上升,而对东盟国家市场依赖程度较小;⑤产业结构、贸易通道、文化交流和政策等是影响重庆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4.
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及减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61~2016年重庆市逐日气温资料,分析讨论了重庆市主城区56年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趋势和年变化特征,并利用2009~2016年的逐时气温资料分析讨论了城市热岛效应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6年来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季节中盛夏上升最明显;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存在明显的年变化特征,盛夏的热岛效应最强,初春次之,仲春至初夏的热岛效应最弱;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具有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各季节热岛效应均表现为白天弱,夜间强。重庆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及其变化,既受到地理位置、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更由城市下垫面变化(绿地和水体的面积及分布)、大气污染、人为热排放等城市化进程因素所决定。结合重庆城市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可以减缓重庆城市热岛效应。   相似文献   
75.
《国土资源导刊(湖南)》2022,(4):I0002-I0002
《国土资源导刊》是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主管、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主办、湖南国土资源导刊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本刊的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3-1407/P,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672-5603,是国家新闻出版署认定的学术期刊,被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平台、超星发现、重庆维普网等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为充分反映自然资源各领域的科技和学术成果,为广大自然资源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和服务,本刊现面向全国自然资源领域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征集稿件。  相似文献   
76.
77.
重庆市雾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重庆雾的分布划分为4个区域,揭示了全市年总雾日数的分布规律,各区域雾的季节分布及区域间的差异,并将50年代以来雾的变化分成3种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78.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客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客流联系视角探讨重庆市与毗邻地区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重庆中心城区为网络的绝对核心,长寿、江津、璧山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璧山、长寿在网络中通达性明显,涪陵、黔江、江津、万州的中介作用突出;2)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客流网络呈现三级轴线联系,整体网络呈现明显的放射性特征,部分地区联系突破省级行政边界,网络层级按照“4+15+18”分布;3)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凝聚子群表现出高度的地理邻近性,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未来重庆中心城区需进一步加强与四川东部地级市的辐射能力与交通联系,进一步培育与成都双城联系的发展轴,在远期发展中考虑纳入遵义市等地区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  相似文献   
79.
Open space of metropolitan suburbs in mountain region, has been increasingly becoming the coupling mosaic structure of industrial actions and landscape behaviors. However, the local governments, when making land use planning, often aim 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arely refer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ompatibilities and conflicts between industrial actions and landscape behaviors in the mosaic structure. In this study land use in the Jinyun Mountain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Chongqing is adjusted by gray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 approach and local-level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o cope with conflicts between objectives for human welfare and objectives for landscape conserv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compatibilities and conflicts among different behavior characters and different landscape types result in the compatibilities of landscape to human behavior; 2) a land use planning in the study area is produced based on the sustainable land use and social-eco development, which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constraints and economic objectives, and follows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rare resources; 3) in the study area, cultivated land of 1,207.27 ha can meet the demands for food and byproducts by the residents there, orchard land and forestland of 632.55 ha, 2,276.61 ha, respectively can provide enough spaee for the local people to improve their living structure and meet their demands for reereational activities, and urban residential lan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mining land and transportation land of 1107.60 ha, 120.27 ha, 162.48 ha, 100.91 ha, respeetively can satisfy the resident's eeonomie development and infrastructures; 4) the equilibrium among industrial actions, landscape accessibility and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can b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possible impae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 eeologieal proeess in open spaee of metropolitan suburbs in mountain areas.  相似文献   
80.
农村牧区中小学防雷工程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7年5月23日,一场大范围的雷暴天气袭击了重庆开县。下午4点30分左右,位于开县义和镇山坡上的兴业村小学突然遭遇雷击,正在教室里上课的两个班级有46名学生被雷电击伤,酿成7人当场身亡、39人不同程度受伤的惨剧。近年来类似的中小学校学生遭遇雷击的事故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