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5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912篇
测绘学   473篇
大气科学   15篇
地球物理   85篇
地质学   2657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37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76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86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7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多角度成象对于获取多角度遥感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在对多角度数据进行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经过配准,可以识别出相同的地面目标。在配准过程中,一个主要的困难是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双向反射变化及大气的影响造成的图象灰度变化。如何解决灰度变化的影响关系到图象的配准精度。我们在该文中介绍一种多角度图象配准过程,包括预处理、基于层次结构的图象灰度相关配准。为了去掉大角度造成的灰度变化,我们用改进的模板匹配进行配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与配准模板灰度均值无关,只与灰度变化程度有关。配准过程中也同时考虑到纹理的变化。整个配准过程是沿着观测角度增大的方向进行的序列图象配准,以提高大角度图象配准精度。最后,图象的纠正采用局部自适应几何纠正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我们用法国CNES提供的POLDER飞机模拟多角度图象进行配准,并提取了小麦和水稻等植被的多角度信息。  相似文献   
62.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岩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西栋  潘银苗 《现代地质》1997,11(2):164-169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化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岩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质组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  相似文献   
63.
对煤中锗矿化若干问题的思考——以临沧锗矿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瑞忠  毕献武 《矿物学报》1997,17(4):364-368
本文在综述煤中锗矿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临沧锗矿为例,深入讨论了在煤系地层中形成超大型独立锗矿床的特殊条件。结果表明,煤是锗成矿极有利的围岩,煤能否富集锗主要取决于有无富锗流体与煤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4.
丹霞伸展构造发育于充填丹霞盆地的白垩系中,丹霞盆地为一典型的伸展构造。论证了伸展构造的特征及其与白垩系红层覆盖深度的关系。作者认为,伸展构造的作用使红层厚度变小,为在红层下找煤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5.
利用模拟测井曲线判识构造煤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通过对安微省两淮煤田测井曲线与矿井井下实见现结构破碎煤体的对比研究,提出了利用测井曲线判别构造煤的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为新区地质勘探评价煤和瓦斯突出条件与危险性,为矿井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66.
深成煤化作用是川南地区煤化作用的主导因素,本文着重阐明了构造对煤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7.
68.
69.
东秦岭北缘煤的变质作用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建坤 《地质论评》1996,42(1):7-13
以河南省东秦岭造山带北缘山西组二1煤层的煤岩、煤质、煤有机地球化学和“晶核”结构的综合研究为前提,结合板块构造和地球物理场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区二1煤的变质热源主要与长期复杂的板块俯冲、A型碰撞所引起的地壳结构调整而使前陆盆地区岩石圈结构变化,大地热流急增的结果有关。二1煤的变质主要经历了早期(印支期前)的区域深成变质(达肥-气煤)和后期(印支-燕山期)的典型异常热变质作用(达无烟煤-高阶无烟煤)。  相似文献   
70.
煤中黄铁矿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系统地研究四川晚二叠世高硫煤中黄铁矿矿物学的基础上,运用微区电子探针、中子活化、X光电子能谱和硫同位素等多 种方法综合地研究煤中黄铁矿的结构、成分、价态及同位素等成因标型特征,对黄铁矿标型特征进行了成因探讨,有效地判别了成岩期形成的I型脉状黄铁矿及后生热液Ⅱ型脉状黄铁矿。同时提出直接沉淀系列(自形晶→集合→聚晶)和复杂成因(微粒、莓粒→圆球→结核→团块)等两大类成因演化模式。它不仅对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