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7篇
  免费   747篇
  国内免费   1477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64篇
地质学   3740篇
海洋学   15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19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86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94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2篇
  1948年   3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5篇
  1943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7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淦田  张达等 《地质论评》2001,47(4):446-447432
第31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0年8月6日至17日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召开。与以往国际地质大会一样,构造地质学的研讨是大会讨论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大会在一般学科讨论中以构造地质学为专题进行了4个方面的讨论。它们是岩石变形机制、大陆地区的伸展构造、岩石圈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92.
地质事件、序列和事件群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造山带中,由于多期热-构造事件的影响,以及透入性片理和构造岩的发育,造成变质深成侵入体,构造岩和表壳岩鉴别的困难,。即使表壳岩系统也因强烈的变形而不能够完全运用叠置地层学的方法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因而事件地质学的思路和方法的应用颇为广泛。地质事件是地史演化过程中,不同于正常地质历史发展的突发性,或灾变性,或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记录,在正确识别地质事件的性质和特征的基础上,需建立地质事件的序列,事件序列的建立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要在野外翔实的工作基础上建立地质事件的相对序列,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同位素测年方法标定主要或特征地质事件的时代,建立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地质事件群或组合则是成因上有联系,空间上相匹配,时间上有先后的一组地质事件,它比单独的一个事件更深刻地反映地质历史演化的过程和特点,正确归并和界定地质事件群在研究区域地质演化特征或进行大区域间的地质对比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王二七  张旗 《地质论评》2001,47(6):566-567
左国朝等人对我们的“青海拉鸡山:一个多阶段抬升的构造窗”一文(王二七等,2000)中的观点提出质疑。这种学术争鸣有利于促进祁连山甚至广义的造山带的研究,我们表示欢迎并感谢《地质论评》给我们以答辩的机会。 一些人包括左国朝等人用裂谷的模式来解释拉鸡山的成因,认为其构造演化与中祁连地块的开合构造有关。粗略地看,拉鸡山确实像裂谷:早古生代的蛇绿岩夹在两个非常  相似文献   
994.
提出秦岭泥盆纪热水沉积岩相,划分了热水沉积岩相的亚相,微相,并总结其特征,按成岩成矿作用方式可划分为热水同生沉积亚相,热水同生交代亚相,热水浊流沉积亚相,热水液压致裂一隐爆亚相,热卤水渗滤交代亚相,热水(岩浆)流体隐爆-液压致裂亚相等6个亚相,沉积盆地分析中,它们是建立热水沉积盆地中地层格架的构造岩石地层单位组成单元,按地球化学动力学-岩石组合可划分为硅质岩亚相,重晶石岩亚相,钠长石岩亚相,铁镁碳酸盐岩亚相,方柱石-黑云母岩亚相,硫化物岩亚相等6个亚相,在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地球化学分析与模拟中,它们是建立热水沉积体系及古热水成矿流体场地球化学类型的岩石地球化学地层层序单元及古热水成矿流体场地球化学类型单元。  相似文献   
995.
孙延贵  田琪 《青海地质》2001,10(1):16-20
秦、祁、昆三大造结合地区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显示,其间存在不同时期发育起来的陆缘,陆内转换断层,受其制约,造山带内曾发生大规模侧向运行和由此引起的岩心活动及复杂的构造变形,据此,结合演化可分三阶段,并且秦,祁、混三大造山带间不存在东西向贯通的单一结合带,而是在转换断层作用下,分阶段逐步完成了转换结合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996.
在滇西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首次在该地区对构造混杂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基本查明了图区内构造混杂带的空间分布、内部组成及变形特征,使图幅质量大大提高,同时也使该地区的基础地质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97.
The Sr,Nd and 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udang basic dyke swarms and basic volcanics of the Yaolinghe Group show that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same multi-component mixing source in the mantle.The Wudang basic dyke swarms have(^87Sr/^86Sr)i=0.6905-0.7061,εNd(t)=-1.9-5.0,△^208Pb/^204Pb=35.49-190.26,△^207Pb/^204Pb=Th/Ta and a wide range of La/Yb ratios;and the basic volcanics of the Yaolinghe Group have(^87Sr/^86Sr)i=0.6487-0.7075,εNd(t)=0.11-3.94,△^208Pb/^204Pb=-81.58-219.95,△^207Pb/^204Pb=4.44-16.68and higher Th/Ta and La/Yb ratios,indicating that their source is a mixture of DM and EMⅡ,and the basic volcanics of the Yaolinghe Group were contaminated by crust materials en rout to the surface.Based on the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continental tholeiitic basalts and being products of differen tacies derived from the same source,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an important rifting event in the South Qinling basement block occurred during Neoproterozoic,followed by a setting of oceanic basic in the Early Paleozoic.  相似文献   
998.
秦岭黑河镁铁质枕状熔岩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报道了丹凤镁铁质火山岩黑河枕状熔岩的年龄和地球化学的研究结果. 13个枕状熔岩全岩样品的Sm-Nd年龄为963±130 (2σ) Ma, INd=0.51173±16(2sσ), eNd(t)=+6.6, MSWD0.57. 全岩样品Rb-Sr同位素分析结果分散, 无等时线. 枕状熔岩矿物斑晶Sm-Nd同位素系统在后期地质作用中被扰动, 由全岩(WR)、角闪石(Hb)、斜长石(Plag)所获得的年龄不确定性很大, 但由WR-Plag, WR-Hb分别计算的年龄是930 Ma和437 Ma. 矿物斑晶Rb-Sr年龄268±47(2σ) Ma, ISr=0.70475±11(2σ ), MSWD0.96. 主、微量元素显示, 岩石形成于类似N-MORB环境.  相似文献   
999.
西昆仑加里东期造山作用初探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西昆仑前山一带存在一个发育完全的加里东期碰撞造山带,该造山带代表了古秦--祁--昆大洋的消亡和两侧大陆的剧烈碰撞,古昆仑洋可能开始裂解于震旦纪,寒武纪达最大程度,奥陶纪开始向南俯冲消减,志留纪两侧陆块发生碰撞。其曼于特--库地蛇绿岩为其洋壳残片,北侧的塔里木板块南缘具被动边缘性质,南侧的西昆仑地块为活动边缘性质,同时有大量俯冲型,碰撞型和造山期后伸展型花岗岩侵入,晚泥盆世紫红色磨拉石建造代表了这一过程的结束。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福建印支运动性质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印支期强烈的抬升和伸展现象的地质事实已为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公认,从抬升造陆作用,褶皱造山作用两探讨了印支运动的性质,认为鲆支运行的褶皱造山特征不明显,而隆升造陆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