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4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33篇
地质学   910篇
海洋学   343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2年   1篇
  192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珠海组取心井、测井及地震资料,探讨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岩石相、沉积微相、沉积亚相特征及发育分布规律,分析了其岩电响应特征,进而建立岩电响应模式,并通过研究区井-震对比,建立了珠海组三角洲沉积的地震响应模型.  相似文献   
42.
尚南断块位于山东省胜利油田东营凹陷尚店油田西南部。该区的古近系东营组顶底均为不整合面或沉积间断面,发育了较好的湖侵三角洲相沉积。基于100余口钻井、地震资料,70多张单井剖面柱状图编制及14条剖面的对比,进行了东营组精细沉积相研究,编制出30余幅沉积微相投点图和岩相古地理图。研究表明,东营 沉积时期气候潮湿、雨水丰沛、河流纵横、湖泊扩大、湖水变深等为处于斜坡地区的尚南地区发育湖侵期三角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控制该区沉积和地层发育的区域性物源来自埕宁隆起和鲁西隆起,但来自滨县凸起和林樊家突起的局部物源也有很大影响。东营期岩相古地理经历了早、中、晚期的演化,早期发育了以三角洲平原为主的沉积环境,中期形成了大范围的破坏性三角洲环境,晚期以前三角洲环境为特色。  相似文献   
43.
库车坳陷下侏罗统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车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北缘是南天山山前断裂带,南缘是塔北隆起,呈NEE向展布,东西长250km,南北宽20-60km,面积约21170km^2。下侏罗统自下而上发育阿合组、阳霞组。对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库车河剖面及依南2井岩芯观察发现,阿合组和阳霞组按其岩性特征均可以划分为5个岩性段,各个岩性段在全具有对比性。还可分出4类和17个亚类岩相。阿合组细砂岩以上的粗碎屑岩含量为80%以上;阳霞组细砂岩以上的碎屑岩含量为50%-60%。砂岩厚度占总地层厚度的50%-60%以上,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系。以吐格尔明剖面为代表的依南2井以东地区的阿合组和阳霞组岩矿特征基本相似,以克孜勒努尔地区为代表的依南2井以西地区有较大差异,即阳霞组长石含量几乎为零。两区共同点是以岩屑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岩屑含量较高。从岩性组合、沉积构造、微观岩石成分、结构和砂体形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认为,辫状三角洲沉积体系是该区阿合组和阳霞组的主要沉积体系。阿合组砂体纵向上以多个辫状三角洲平原上的辫状分流河道砂岩加积复合为主,横向上指状镶嵌叠置呈东西向展布。阳霞组第3岩性段砂体纵向上以多个辫状三角洲前缘上的水下辫状分流河道砂岩加积复合为主,横向上指状镶嵌叠置也呈东西向展布。第2、4、5岩性段砂体以河道滞流砂岩侧砂为主,横向叠瓦状叠置呈东西向展布。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保留在沉积物中与水动力条件有密切联系的原生沉积构造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了淮北煤田芦岭井田二叠纪含煤岩系属于以河流作用为主的建设性三角洲沉积环境,阐明了根据原生沉积构造序列解释沉积环境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45.
46.
在恢复古构造的基础之上,对比了松辽盆地南部十屋断陷营城组沉积时期的古构造格局与现令构造格局的异同。古构造对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1)主要基底断裂控制了扇三角洲的展布方向;(2)倾向与物源方向相反的断层和古地貌阻滞了扇三角洲的展布;(3)沉降中心控制了扇三角洲前缘的纵向叠置和发育。  相似文献   
47.
陆相盆地沉积作用主要受构造作用及古气候的控制,所以从区域构造背景出发,结合地层、古生物、沉积、地球化学等方面资料,对小洼油田东营组的沉积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沉积物源来自北东方向的中央凸起,古气候属于半干旱—半潮湿的温带气候条件,水介质是弱还原性的淡水滨浅湖泊沉积环境。此时中央凸起上丰富的风化剥蚀产物经过河流的搬运和分异作用,进入湖盆中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相似文献   
48.
杨英 《热带地理》1997,17(4):315-318
本文分析、比较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定位、工业结构和区域协调的性质与机制等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9.
长江河口及其水下三角洲晚第四纪地层和环境变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笔者系统地研究了长江河口地区的晚第四纪地层。长江三角洲前缘区晚第四纪地层可划分为上更新统上段中部、全新统下部、全新统中部和全新统上部。上更新统顶部地层缺失。前三角洲区晚第四纪地层齐全,无缺失。武木冰期晚期,现今的长江河口和大陆架均出露成陆,古长江在大陆架外缘入海。15000aB.P,海面上升,海水逐渐向大陆架上部侵入;12000—10000aB.P,海水沿谷地侵入;6000aB.P,长江人海口在扬州、镇江附近。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加剧,人海河口不断外移,并以南岸边滩推展,北岸沙岛并岸的形式使河口不断束狭,逐渐形成现今长江口三级分汉四口入海的态势。  相似文献   
50.
扇三角洲体系作为层序中体系域类型的识别标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扇三角洲体系可发育在断陷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但类型有所不同,分为进积型和退积型,松辽东缘断盆地中扇三角洲体系不同类型在盆地充填序列中发育位置反映出湖侵-湖退的周期过程,特点是伴随湖侵发育退积型扇三角洲,而伴随湖退发育进积型扇三角洲。扇三角洲类型的特征与发育位置分析可以作为体系域类型的识别标志,并有助于层序过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