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220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95篇
地质学   691篇
海洋学   107篇
综合类   61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1976年唐山地震发震断裂的活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震后野外考察及航空摄影发现的地裂缝带,说明唐山断裂与1976年唐山7.8级大地震的发震构造有密切关系。用卫星遥感信息和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对唐山断裂的活动性做了新的研究。卫星图像解释结果表明:震前一年多时间内,NE向的唐山断裂被NNW向断裂截切而NWW向断裂受到牵引,因而显示出右旋走滑的活动形迹。浅层地震勘探结果则证明,唐山断裂是倾向NW,高倾角的右旋走滑正断层,它断错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  相似文献   
82.
走滑断裂带中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方敏  俞维贤 《地震地质》1998,20(4):56-348
野外地质调查和航片立体镜下解译发现,小江断裂带北段蒙姑和东支大营盘两个挤压阶区内部发育有剪切构造,它们在地表主要表现为断裂槽地、断层陡坎、地裂缝等。挤压阶区内部剪切构造和拉张阶区内部剪切构造一样,是阶区形成后,随着走滑断裂的进一步活动而形成的新生性构造  相似文献   
83.
东北巴西博尔博雷玛省地质构造发育背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北巴西大部分属于博尔博雷玛省(Borborema)。全省可划分三个构造域,在克拉通化期间经历了三个主要构造热事件,2600Ma(太古宙),2000Ma)古元古或外亚马孙)和700Ma到550Ma的巴西利亚事件。古老的太古宙片麻岩构造窗分布较广泛,它主要是由高级再造的灰色片麻岩组成,受剪切带所限,多形成穹窿或半穹窿状,元古宙地质大多出露太古宙基底之间的片岩带区,晚元古巴西利亚运动期间,博尔博雷玛地  相似文献   
84.
阿尔金构造带是多次俯冲—碰撞而形成的塔里木板块东南边缘,构造带内的走滑活动始于奥陶纪中晚期,中新生代强烈活动,并将北部不同构造单元的一些地质体拖曳到断裂带中,形成北山与敦煌构造楔。北山—阿拉善及断裂两侧的其他地质体受到走滑拉分作用的强烈改造,形成许多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共同构成我国中西部一条巨型走滑断裂系。  相似文献   
85.
遂川大断裂是中国东南部NE-NNE向构造体系内一组重要断裂,其中段(永丰-抚州段)构造演化控制了我国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相山铀矿田的形成,研究认为,遂川大断裂中段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演化阶段,(1)燕山早期的剪切走滑导致相山中性火岩的形成;(2)燕山晚期的伸展拉张产生了大规模的铀矿化;(3)喜山期的挤压逆冲有利于保矿。  相似文献   
86.
通过在南缘露头剖面相构型识别,北部地震剖面解释的沉积体侧向迁移特征,建立了走滑拉分构筑的可容空间变化型式。此沉积对构造的响应模式,不仅可以很好的解释拼合砂体的分布,古流向偏转等问题,而且对于预测盆内沉积体走向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7.
走滑断裂带的两类花岗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型走滑断裂带,由于在水平方向的运动,导致两个区域发生扩张;另两个区域发生压缩,前者控制了拉分火山沉积盆地,形成了与火山作用同源的走滑-拉分张裂型侵入岩,后者控制了菱形地垒,形成了走滑-挤压隆起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88.
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99~2013年青藏高原东南缘的GPS速度场观测数据,采用DEFNODE程序反演红河断裂带走滑速率、三维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分布。反演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北、中、南段右旋走滑速率分别约为(5.9±1.2)mm/a,(4.8±0.6)mm/a和(4.3±0.4)mm/a,在地表以下6km的闭锁程度分别为0.43,0.22和0.25,其滑动亏损速率分别为3.3mm/a,2.6mm/a和2.3mm/a,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和应变积累程度都比较低,与近年来红河断裂带整体活动微弱的现状相吻合。  相似文献   
89.
在前人获取冈底斯成矿带泽当矿田冲木达铜金矿床条带状层矽卡岩型矿石浸染状辉钼矿ReOs法等时线年龄40.3±5.6Ma的基础上,新获该矿田内另外两组ReOs法等时线年龄:明则隐伏斑岩型钼矿床中辉钼矿ReOs法等时线年龄为30.26±0.69Ma;努日层矽卡岩型钨铜钼矿床中与后期石英闪长玢岩体(E3δo)叠加改造成矿有关的斑点状辉钼矿ReOs法等时线年龄为23.62±0.97Ma。以走滑型陆缘成矿新认识为出发点,总结了冈底斯成矿带陆缘走滑转换成矿作用的类型特征和时空分布: ①斑岩型矿床和层矽卡岩矿床是区带内已知中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类型;②早期(68~38Ma)矿床受到“印亚陆缘”会聚走滑阶段一、二级序左旋走滑转换构造控制,晚期(30~13Ma)矿床受到“印亚陆缘”离散走滑阶段三、四级序左旋走滑转换构造控制;③斑岩型矿床的矿体形成受控于走滑推闭型转换断裂构造,层矽卡岩型矿床的矿体形成受控于走滑拉分型转换断裂构造;④区域走滑转换成矿构造应力场具逆时针旋转特征,显示68~13Ma间印度大陆相对亚洲大陆朝NEE作斜向对接作用,走滑主应力场被伸展主应力场替代时间以13~8Ma南北向碰撞裂谷的形成活动为标志。提出“沿边找钼找钨、沿走滑转换构造带找铜金多金属矿,主攻斑岩层矽卡岩复合型富大矿”等今后区域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0.
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区域成矿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对我国西南地区斑岩Cu(-Mo-Au)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进行了总结研究。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构造上位于全球特提斯斑岩成矿带东段,与青藏高原演化密切相关,形成于青藏高原演化不同阶段。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白垩世、古近纪和中新世等4个时期。斑岩矿床形成的区域成矿环境具有多样性,包括俯冲造山岛弧、同碰撞、后碰撞和大陆转换板块边界等四类构造环境。根据斑岩矿床成岩成矿时代和成矿环境,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可划分为义敦-中甸印支期斑岩成矿带、玉龙-马拉松多古近纪斑岩成矿带、丽江-金平古近纪斑岩成矿带、冈底斯古近纪-新近纪斑岩成矿带和班公湖-怒江燕山期斑岩成矿带等五个成矿带。与世界上多数斑岩矿床一样,我国西南地区斑岩矿床与区域深大走滑断裂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