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测绘学   69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131篇
地质学   315篇
海洋学   63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4,自引:9,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力 《大气科学》1997,21(3):297-307
本文首先分析了东北冷涡的持续性活动特征,然后讨论了东亚大气10~20天低频振荡及瞬变扰动对东北冷涡持续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准双周振荡在我国东北地区十分活跃,从时间连续的低频天气图上发现,该地区附近周期性循环出现的低频气旋同东北冷涡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并且其传播路径也较有规律。另外,本文还通过→E矢量分析以及月平均准地转位涡的收支计算,研究了东亚大气瞬变扰动对形成时间平均冷涡的影响,得出,在时间平均东亚阻高/东北冷涡偶极子系统控制的区域附近有瞬变扰动动能向时间平均气流动能转换,同时这里也存在有明显的→E矢量辐合,导致平均西风减弱,而有利于经向环流的发展。时间平均气流的位涡平流不利于阻高/冷涡偶极子系统的存在,且使偶极子系统高、低压中心的经向距离拉大,而瞬变扰动的位涡输送则有利于冷涡高位涡值和阻高低位涡值在原地维持,阻止它们向下游传播。  相似文献   
12.
扬子地台西缘富碱花岗斑岩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本详细研究了扬子地台西缘富碱花花岗斑岩的岩石学、矿物学、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Sr、S、Pb同位素的特征,指出富碱花岗斑岩侵入年代新,同其同位素年龄范围为35-52Ma,属于喜马拉雅期产物,岩石主要成分钾长石(35%-45%)、斜长石(15%±)、黑云母(10%±)和角闪石(5%±)。  相似文献   
13.
陈培善 《地震学报》2004,26(2):228-229
本目录中的地震参数来自“中国地震台临时报告”(简称“月报”). 其中, 国内及邻区给出M≥4.7的事件,全球给出M≥6的事件. “月报”由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九室按月做出.  相似文献   
14.
丘陵草坡土壤10Be分布特征及土壤生成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位于广东省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鹤山丘陵综合试验站草坡集水区土壤剖面为对象, 对土壤样品进行了大气成因10Be测定, 对基岩以及风化岩石样品进行了就地(in-situ)宇宙成因10Be测定. 基于土壤层大气成因10Be测定, 参考土壤层底界14C表观年龄, 估算出草坡地区3800年以来大约有34%的成土物质被侵蚀掉; 基于风化岩石间隙土大气成因10Be测定, 估算得到基岩之上90 cm厚的风化岩石层至少经历了1.36 Ma, 平均侵蚀速率约为1.26×10-4 cm/a. 表面风化岩石和基岩就地成因10Be浓度分别为10.7×104 atoms/g和 8.31×104 atoms/g, 据此估算得到: 土壤生成速率为8.8×10-4 cm/a; 表层风化岩石以及基岩宇宙射线暴露时间分别约为7.2×104和2.3×105a. 土壤生成速率大于侵蚀速率, 自然地貌状况稳定.  相似文献   
15.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6.
张抗 《地质通报》2004,23(3):208-213
对板块说应持分析态度,既充分肯定它的创见,又要看到其不足。张文佑倡导的断块说强调地质演化中的陆洋地壳转化,即拉张造洋、挤压造陆。近年来提出的开合说,继承了板块说、断块说和新地槽-地台说的合理内核。笔者认为,断块-开合大地构造说是中国大地构造研究中有代表性的思潮。本文概括了其基本观点,强调了开合中的多模式、多旋回和非封闭性、不可逆性。  相似文献   
17.
CAPPS1和CAPPS2数值预报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雄 《气象科技》2004,32(6):414-416424
对CAPPS1模式和CAPPS2模式预报广西污染物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了其污染扩散原理、气象预报模式、操作系统、运行时间、预报时效及预报效果。分析表明:CAPPS1和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预报的相关系数均在0.44以上,两种模式预报广西空气污染都是可行的;两种模式均对SO2的预报效果最好,NO2次之,PM10相对最差;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比CAPPS1高,其中NO2的相关系数提高幅度最大;CAPPS2模式对NO2和PM10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高,而对SO2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低;CAPPS2预报首要污染物正确率比CAPPS1高出11个百分点,而预报首要污染物等级正确率则高出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19.
张晓玲 《西北地质》2004,37(4):39-43
为了加深对黄金带复杂断块油田进一步开发,针对该区断层复杂、储层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等特征,笔者综合运用岩心、分析化验及录井、测井资料,对其沉积特征、储层岩性、物性和非均质性进行详细研究。以JASON软件为平台,对含油砂体进行了追踪和预测,并在有利区提出井位部署,为该区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女34断块水平井提高采收率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舍女寺油田女34断块是大港油区典型的低渗透块状砂岩断块油藏,由于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注水开发见效快、水淹快,并且形成油藏次生底水,作为水平井技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先导试验区块,经过深入地质研究和可行性论证,又相继完钻2口水平井,同时进行注采井网调整,编制了水平井和直井采油、直井注水的混合外网调整方案,方案实施后,断块采油速度由0.6%提高到2.6%,采收率提高8个百分点,开发效果显改善,实践证明水半井技术是改善低渗透非均质断块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