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4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针对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光照比表面积小、产率低、耗水量大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薄层自流式光生物反应器。【方法】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建立该新型反应器的微藻培养系统,并与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进行微藻培养中试对比评价试验;建造一套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大规模培养系统,并以同株栅藻(Scenedesmus sp.)为培养藻种,进行4批次的培养试验,评价该反应器的微藻培养效果。【结果】所设计薄层自流式反应器光径减小,光照比表面积,藻液混合程度提高;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中栅藻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同期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生物质浓度显著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单位面积产率(每天单位占地面积的产量)升高13%,薄层式反应器的耗水量约低于跑道池反应器6倍。大规模培养试验表明,薄层自流式反应器的微藻生物质产率明显高于跑道池反应器,微藻生物质产率单日高达0.86 g·L-1·d-1,占地面积产率达43.5 g·m-2·d-1,最终生物质浓度达2.31 g·L-1,远高于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最高生物质质量浓度(约0.01~0.6 g·L-1)。【结论】薄层自流式光生物反应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的缺点,收获微藻的生物质产率和浓度高。  相似文献   
22.
在微机控制岩石剪切试验机上,针对预裂的含薄层黏土充填结构面板岩试件,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的结构面直剪试验,发现:结构面直剪试验中,并不是整个结构面都参与抗剪工作,只有部分结构面发挥抗剪作用,而且发挥抗剪作用的有效摩擦面积随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增大速率逐渐减小。基于整个结构面发挥抗剪作用的假设,获得了结构面表观剪应力-剪位移关系曲线,拟合计算了结构面表观抗剪强度指标;同时基于每次直剪试验中结构面部分区域发挥抗剪作用的假设,获得了结构面有效剪应力-剪位移关系曲线,拟合计算了结构面有效抗剪强度指标。对比两者发现: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中,内摩擦角与发挥抗剪作用面积的选取无关,黏聚力则受发挥抗剪作用面积选取的影响;基于结构面有效摩擦面积计算得到的有效黏聚力,相比表观黏聚力,提高了95%。本文研究成果对于滑坡工程治理方案的评估与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痹痛膏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并对其进行耐用性考察。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痹痛膏中所含的威灵仙、两面针、续断。结果:所建立的薄层色谱方法能较好地鉴别出方中所含的威灵仙、两面针、续断,斑点清晰,对应良好,且阴性无干扰,方法耐用性考察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对不同薄层板、及不同温湿度适应性较好。结论: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强、耐用性好,可作为痹痛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对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研究。方法:采用TLC薄层色谱技术对益气开胃膏中黄芪、山楂、陈皮等中药进行薄层鉴别,同时采用HPLC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方中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的TLC法能较好地鉴别方中所含的黄芪、山楂、陈皮,斑点对应清晰,阴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472~20.944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芪甲苷平均回收率为99.50%,RSD为1.32%。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准确、专属性好,能较好地对益气开胃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益气开胃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筋骨痛巴布膏的质量标准。方法:筛选方中独活、大黄、苏木及冰片进行薄层色谱鉴别;HPLC法对成品中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制定了巴布膏中独活等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以大黄素为指标,以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成品中大黄素能有效分离,方法学结果可行。结论:该法方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够为筋骨痛巴布膏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客观精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煤层中流体地震可探测性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春  张会星  王赟 《地球物理学报》2018,61(4):1605-1614
作为一种典型的强阻抗差低阻抗薄层,煤层中孔隙含流体时是否会引起地震反射产生明显的异常是回答地震检测流体是否可行的根本.为此,本文针对强阻抗差薄层模型,基于Biot双相介质理论,通过弹性波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与各向同性单相介质假设的煤层反射对比,探讨了反射复合波受煤层孔隙度及流体性质变化的影响程度.模拟分析发现:由于薄层孔隙度和孔隙流体属性的变化在Biot理论中表现为纵波速度的变化,PP波反射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对薄层是否含流体相对敏感;综合使用PP与PS波对比有利于薄层中流体的预测;孔隙度一定时,PP波反射振幅随着含气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大;受薄层调谐作用的影响,孔隙和流体变化对煤层反射的频谱特征影响不大,近似于单相介质时的情况.  相似文献   
27.
渤海广泛分布着油气资源,其中一部分目的层为古近系东营组和沙河街组的中深层油气藏,地震分辨率一般较低,利用常规手段难以准确预测薄层发育情况.本文以渤海中深层的A油田为例研究薄层厚度分布规律,首先利用谱反演技术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详细地分析不同厚度对最大振幅的影响.然后提取不同地震属性,与开发井厚度建立拟合关系,通过优选属性认识到最大振幅属性能够较好刻画薄油层厚度分布规律.最后利用测试探井验证研究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地震属性定量预测中深层薄砂体厚度的可行性,发现油田边部潜力储量,为油田挖潜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侯晓萍  徐青  陈胜宏 《岩土力学》2015,36(8):2345-2351
依据空气单元模拟排水孔的思路,在渗流场任意可能逸出边界外布置一层渗透性较强的单元,与其他实体单元一起进行渗流计算,可以实现该边界的自动求解。与现行方法相比,不仅省去了逸出边界迭代计算的麻烦,而且避免了由于逸出点定位不准确而可能引起的渗流计算不合理或收敛困难等缺陷。算例分析表明,空气单元法的计算精度与空气单元的相对渗透系数R有关,与厚度L无关。当选取了合适的R值后,可以较好地逼近现行方法。对于因引入空气单元而造成的强弱透水介质界面处数值拟真性差的现象,还提出了加入接触面薄层单元的改进方法。方法改进后,计算精度可进一步提高。最后,以小湾水电站22#坝段渗流场计算为例,说明该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
赵宏  高广运  姜洲 《岩土力学》2014,35(9):2448-2454
采用薄层法算出群桩基础的频域阻抗,将群桩阻抗等效于一个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并表示为一个复数的频域传递函数。基于矢量匹配法(VF法),通过对传递函数拟合得到任意分层地基的群桩阻抗函数的集总参数形式。采用VF法对整体频域拟合,可以得到多项分式分式阻抗形式,进而扩展成为Wu-Lee模型。结果表明,VF法拟合得到的动力柔度函数可以精确地匹配分层地基动力柔度函数,由于多项分式的形式可以直接扩展成为Wu-Lee集总参数模型,且数值稳定。对于高频阻抗拟合需要采用高阶数,进行劳斯(Routh)降阶,得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针对薄层及多波联合反演两大研究热点,以薄层频率域反、透射系数为基础,建立了两类薄煤层模型——强阻抗和低阻抗差异薄层,并对其分别进行单纯P波、S波及PP波与PS波联合反演。利用反演结果及误差分析,对比了单种波反演和联合反演的效果,从模型反演数据证实了对于薄层而言,PP波和PS波联合反演比P波或者S波单纯反演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