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微晶萘共沉淀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痕量银金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贵金属同2-巯基苯并噻唑(MBT)定量反应时的温度差异,在常温下采用MBT为Ag,Au和Pd的沉淀剂共藉微晶共沉淀法富集痕量Ag,Au和Pd,使之与Pt,Rh及贱金属分离,固相富集物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后,直接用原子吸收法测定,试验了定量共沉淀的最佳条件,方法用标样分析验证,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何秋玲  范必威 《岩矿测试》1996,15(2):114-116123
微晶-双十二烷基二硫代乙酰二胺(DDO)吸附显色剂与铂(Ⅱ)、钯(Ⅱ)卤络合物所形成的有色螯合物沉淀,经分离洗涤后分别溶于氯仿-石油醚混合溶剂中,于510nm和445nm处测定铂和钯螯合物的吸光度,在10mL的CHCl3-石油醚中0 ̄10μgPt及Pd均符合比尔定律。采用在铜镍矿基体中标准加入法检验所拟方法,钯的回收率为93.3% ̄106.7%,铂为90% ̄106%。  相似文献   
13.
合成一种新的显色剂2-(2′-苯并噻唑偶氮)-7-(4-甲氧基偶氮)-1,8-二羟基-3,6-二磺酸(BTAMoPACA)。研究了试剂的结构和与A l(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为5.6~6.0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A l(Ⅲ)与BTAMoPACA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形成1∶3∶1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74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3.04×105L.mol-1.cm-1。络合反应在20 m in后趋向稳定,A l(Ⅲ)浓度在0~0.20mg/L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A l(Ⅲ)的测定,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对从南极地区采集的嗜冷菌NJ41和NJ289的对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最适的培养条件,并在最适培养条件下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和降解曲线.经分子鉴定,NJ41属于动球菌属(Planococcus sp.)、NJ289属于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 sp.).实验表明:这2株嗜冷菌均可在以等芳香烃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并能够在低温环境(0~10℃)中高效地降解芳香烃;10℃,120 r/min,10 d时,NJ41对于的降解能力最高达48.8%,NJ289可达43.5%;温度对降解能力有很大的影响,NJ41和NJ289均在10℃时,具有最高的降解能力,温度升高降解能力下降,NJ41在超过25℃时则基本不具有降解能力,而NJ289在超过20℃时就不具备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娜 《地质与资源》2021,30(5):623-627
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芳烃及芳烃衍生物,以苯、、菲3种物质作为代表性物质,选用正己烷为溶剂,在5个特征波长下测试物质的吸光强度.检出限为12.9×10-9~20.5×10-9,空白加标准确度为98.9%~101.4%,精密度为3.73%~4.51%,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分析基本满足要求.在分析测试方法上做了优化,对环境污染小,对人体毒害低,安全性高,既缩减了成本又提高了效率.该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高,简便易行,可满足地质行业分析测试的要求,适用于油气化探样品中芳烃类的大批量集中分析测试.  相似文献   
16.
联苯系列化合物与苯并萘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联苯系列化合物与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的形成机制 .联苯系列的成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含有共轭烯键的链状化合物或含有共轭烯键链的化合物芳构化 ,二是硫作用于普通链状化合物夺去部分氢形成 (硫化氢和 )共轭烯中间体 ,进而芳构化形成联苯系列 ;苯并噻吩系列的直接前身物质之一可能是苯基系列 ,含有共轭烯键的链状化合物或具有共轭烯链的化合物以及饱和与不饱和链状化合物在硫的作用下都可以转化成苯并噻吩系列 .联苯系列化合物对热稳定 ,但在硫或氧存在条件下可以分别转化成硫芴系列和多环芳烃或氧芴系列和多环芳烃 .联苯和甲基联苯之和在联苯系列总量中的比例可以用来判断环境 ,在成熟度不太高的前提下 ,如果比例数高说明环境偏咸 ,反之则说明环境偏淡 .原油中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含量高表明原油曾经历过丰富硫的作用 .但这个作用可能发生在油源岩中 ,也可能发生在油藏中 .  相似文献   
17.
锌与meso—四(2—磺酸萘基)卟啉显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meso-四(2-磺酸基)卟啉与Zn^2+的显色反应。在pH9.40的Na2B4O7-NaOH缓冲体系中,以Hg62+及咪唑共同催化,在室温下8min即反应完全。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3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26×10^5L.mol^-1.cm^-1,Zn^2+浓度在0-0.1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组成为TNPS4:Zn^2+=2:1。利用MIBK萃取  相似文献   
18.
魏玮 《地球》2012,(12):90-90
是古田盛产的水果之一,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古田油的主要气象、灾害等进行阐述,分析了促进古田油健康生长的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石油烃类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规律,以苯、、菲作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实验场地4种天然砂土作为含水层介质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和混合组分溶液中,苯、和菲在地下含水层介质中的自然衰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不同含水层介质中,苯和的衰减速率大小顺序为粉砂>中砂≈粗砂>砾砂,而菲的自然衰减速率大小顺序为粉砂≈中砂≈粗砂>砾砂;微生物降解在苯和的自然衰减中起重要作用,而固相吸附在菲的自然衰减中起重要作用。3种物质共存时,苯和的自然衰减加快,菲的自然衰减减慢。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