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456篇
  国内免费   357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41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1502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30篇
自然地理   97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三角洲平原上网结河的发育与聚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代钊  张鹏飞 《沉积学报》1996,14(3):103-112
龙潭组上段(24#煤顶板到12#煤)是盘县地区含煤最好的层段,对该区西北部本段地层的研究表明其中发育有网结河体系。河道沉积由多层叠置的鞋带状砂体组成,湿地沉积主要由菱铁质泥质岩夹薄层板状细砂岩(决口扇沉积)和煤组成。河流的发育和聚煤作用都显示幕式性,可能主要受海平面变化的控制。网结状河道被认为是海侵期对低位下切河谷充填过程中经侧向冲裂水道并相互连通形成的;稳定、连续的厚煤层发育于河道大范围废弃后的海侵晚期,其次是高水位早期。  相似文献   
42.
松辽盆地白垩系的密集段及海水进侵的新证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叶淑芬  魏魁生 《地球科学》1996,21(3):267-271,T001
在总结松辽盆地白恶系层地层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密集段的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标志,经分析,大多数重要反射与密集段相关而并非是层序边界,根据扫描电镜分析结果,在密集段中首次发现了钙质超微化石,为区内白垩纪海水进侵的提供了新的证据,由稳定同位素分析,密集段形成了缺氧,相对可容纳空间最大及水体最深时期。  相似文献   
43.
祁连山西段及酒西盆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25  
通过沉积地层、地貌、构造形变等的综合研究,对祁连山西段及酒西盆地区第四纪构造运动的期次和阶段进行了划分。上新世晚期以来,这一地区至少经历过6次显著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事件,其中以玉门、酒泉和白杨河运动最为强烈。针对上述构造事件进行了古地磁、孢粉、红外释光和热释光等方法的综合研究和年龄测定,论述了各阶段构造运动的方式、性质和其它有关特征。  相似文献   
44.
汾河运城段水质综合评价李锋,荆洁(山西省运城地区环境保护监测站)(山西省运城市环境保护局)费秀丽(山西省运城地区水利局)1水质综合特征模式表达式水质综合特征模式表达式有两种,一种是参加水质评价的各个水质参数监测统计值均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  相似文献   
45.
在江西西部,北部早三叠世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中,发现一套砾屑灰岩分布广,并自南向北明显穿时,故将其单独划出,新建枣木段。另外,对层型剖面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6.
47.
48.
应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辽河下游段水质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9.
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许玩宏  沈平 《沉积学报》1997,15(3):72-77
本文着重报道了贵州三都早奥陶世同高组下燕高页岩段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首次在采自该层位的样品中检出丰富的正烷烃、链状类异戊二烯烷烃、萜类化合物及甾类化合物。测试结果显示:正烷烃图谱呈双驼峰形,碳数分布为nC15~nC35,以nC18为主峰碳,nC29为次主峰碳,C-21/C+22为0.77~1.02,OEP为0.94~1.04;植烷占优势,Pr/Ph为0.40~0.46;藿烷碳数为C27~C35,以C30占优势,C27+C29<C+31;仅见碳数分布为C20~C29的长链三环二萜烷,以C28为主峰碳;甾烷丰度顺序为C29甾烷>C27甾烷>C28甾烷,同时检出了孕甾烷和4-甲基甾烷。生物标志化合物显示出还原环境特点,且可能主要来自藻类。  相似文献   
50.
黔中三叠纪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瑞东 《地层学杂志》1997,21(2):141-145
通过对黔中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在二叠系—三叠系过渡层中发现了一系列的韵律层,并通过岩性岩相、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地层古生物学研究,认为过渡层中韵律层是远源火山碎屑重力流沉积产物,并据古生物、沉积学、地层学研究将过渡层归属于三叠系。原安顺组下部“大汪段”之上、下发现大量牙形刺化石,根据岩性及古生物特征,将“大汪段”归入大冶组。黔中—黔南中三叠统陆源碎屑体系的物源来自江南古陆;菊石、双壳类化石层是浊流作用形成的事件沉积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