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7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49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01.
《河南地质》2009,(7):47-47
6月18日,被国土资源部于2005年8月组织评定为“国家矿山公园”的韶关芙蓉山揭碑开园。  相似文献   
102.
陈金良 《福建地质》2012,31(4):309-314
宁化下伊锡矿产于晚白垩世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附近,受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控制。目前已发现锡矿体6个,各矿体呈脉状、长透镜状产出,锡石贮存于硅化、黄铁矿化、云英岩化蚀变岩中,属中-高温热液脉状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3.
矿床(点)定位于岩浆岩内外接触带及断裂构造较为发育的背斜核部。成矿带内有漕涧—志本山—瓦古等北北西向钨、锡、铅、锌、铜化探异常带,多与现有的钨锡矿床(点)对应良好;对形成构造控制高温热液矿床具有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4.
水岩坝钨锡矿田位于桂东北姑婆山花岗岩体西南边缘,其成矿作用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密切相关。为精确厘定其成矿年代,本文首次对烂头山矿床含钨石英脉中的白云母进行了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坪年龄为162.5±1.2 Ma,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162.0±1.9Ma。表明其成矿年龄为162Ma左右,与姑婆山花岗岩体主体年龄一致,为燕山早期岩浆作用的产物。该成果为深入认识桂东北钨锡成矿年代学格架及成矿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年代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5.
淘锡坝锡矿床是近年探明储量达大型的锡矿床,是一种新的锡矿类型-隐爆层间裂隙带型。文章介绍了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矿化特征,对矿区的构造进行了重点解剖,对构造控矿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火山机构及北东向断裂是矿区的控岩构造,控制了白垩纪成矿花岗岩体的侵入就位。而火山岩中大范围的隐爆层间裂隙带是良好的容矿构造,矿体赋存其中呈似层状,局部膨大形成厚达数十米的"锡矿包"。通过研究构造与矿化富集的内在联系,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106.
广西铜坑锡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大厂矿田内.构造研究表明,区内构造主要经历了海西期拉张拗陷、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晚期拉张作用.大厂背斜轴迹由北北西转为北西西部位与大厂背斜枢纽隆起部位两者的叠加是形成铜坑矿的有利构造.矿床上部由于岩层压力较小,处于相对开放体系,构造变形多以NE向张或张扭性断裂、裂隙为主,矿床下部由于上覆...  相似文献   
107.
湘南白腊水锡矿床位于骑田岭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中。绿泥石化是这一含矿花岗岩中常见的热液蚀变现象,对采自
钻孔的岩石样品研究发现,花岗岩的绿泥石化程度变化较大。本文选择三组绿泥石化蚀变程度显著不同的花岗岩样品进行
研究,探讨了与锡成矿密切相关的含矿花岗岩的绿泥石化作用。研究表明,不同程度绿泥石化花岗岩中的绿泥石,在产出
形式与化学成分上均表现出一系列明显不同的特征。依据绿泥石产出形式、化学成分、绿泥石化花岗岩地球化学等特征认
为,绿泥石对花岗岩造岩矿物的交代顺序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石英;绿泥石形态特征的变化一方面与
绿泥石成分有关,另一方面与被其交代的造岩矿物晶体结构有关;花岗岩绿泥石化越强烈,全岩的烧失量和Zn含量就越
高,原岩的Cl丢失到蚀变流体中去的量也越多。随着花岗岩绿泥石化程度的加强,其绿泥石的主要成分含量会呈现出规律
性的变化。绿泥石的Si含量在绿泥石化过程中逐渐减少;长石遭受破坏溶解后释放出的Al在厘米尺度范围内发生迁移与再
分配,引起绿泥石Al含量的升高;Fe从热液中带入,蚀变花岗岩中绿泥石矿物含量的多少与水-岩反应体系中Fe的多少有
关;形成绿泥石所需的Mg主要来源于花岗岩暗色矿物内Mg的释放与再分配;Mn则主要由外部流体带入。  相似文献   
108.
东嘎花岗岩体位于冈底斯一念青唐古拉板片北缘、班公错一怒江结合带中段班戈一崩错板片。岩体时代为燕山晚期,属印度一欧亚板块碰撞造山构造环境。岩石属富钠、硅铝过饱和类型,该岩体位于斑戈一嘉黎一波密一察隅锡成矿远景带内,岩浆分异程度高,具有S型花岗岩体的典型特征,与滇西、川西含锡花岗岩体特征相似,成矿条件有利。区域化探资料显示锡异常明显,异常为Sn、Rb、Y、u、Nb、Ag、w、Th、Pb等多元素组合。sn元素的强度高、规模大。据区域地质、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成矿资料,东嘎花岗岩体具有良好的锡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9.
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个旧超大型锡铜多金属矿床是我国和世界上重要的锡产地,近年来面临严重的资源危机。通过分析个旧锡矿高松矿田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信息特征,用统计排序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解决了断裂、褶皱、地层、花岗岩等定性信息的量化、分级,用分维确定了考虑线性和面状因素的最佳信息单元大小,利用以Shannon信息论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分层次自相似信息量加和法在信息类型内部和类型之间进行了信息的有机综合,得到了三级18个预测区,经云南锡业公司工程和已知矿区验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0.
四川岔河锡矿区富铟矿石的发现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铟(In)是一种稀散元素,它极少呈独立矿物出现,而是以其他矿物,例如金属硫化物、金属氧化物等为载体。近年来,随着对铟的年需求量不断上升,铟的市场标价一路走高,今后的上涨空间仍然很大。作者通过岩石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初步发现四川岔河锡多金属矿区的铟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86.5×10-6,因此,推测此地区有很大的找铟前景。通过对铟与其它成矿元素的相关分析,发现该地区的铟与Zn、Cu、Fe、Cd、Sn、Ga都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由此推测铟可能存在于它们的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或)锡的氧化物中,进一步的电子探针工作发现,铟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闪锌矿中最高含量可达500×10-6。因此,初步推断岔河地区铟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应该考虑在今后的地质找矿工作和采选冶过程中加以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