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931篇
海洋学   3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对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带内旁辛蛇绿岩中变基性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后,发现该基性岩为玻安岩,具有SiD2>53%,镁指数(Mg#)>0.6,难熔元素(Cr、Co和Ni)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Nb、Zr、Ti和Y)亏损等玻安岩所具有的典型地球化学特征.旁辛蛇绿岩中玻安岩的主要地球化学特征不仅能与世界著名的玻安岩进行对比,而且也能与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的日喀则和得几蛇绿岩中的玻安岩进行对比.因此,可以认为南迦巴瓦地区雅鲁藏布江蛇绿混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92.
苏北连云港地区蓝闪绿片岩相岩块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苏北连云港地区(红石咀、东西连岛及蟹脐沟)发现以岩块、岩片形式出现的蓝闪绿片岩相岩石,其由石榴石、蓝透闪石、冻蓝闪石、阳起石、钠长石、多硅白云母、榍石及文石等矿物组成。石榴石变斑晶作为低扩散的刚性矿物,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变质反应证据保存在石榴石的成分环带及包体矿物组合中。蓝透闪石、冻蓝闪石及文石包体的存在表明,本区出露的绿片岩相岩系属早期经历低温高压变质作用、晚期又叠加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的高压变质地体。这一发现为苏鲁高压地体的构造单元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拉萨地块北部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拉萨地块北部发育大型逆冲推覆构造系统(NLT),由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根部安多-伦坡拉构造带和底部滑脱构造带所构成,前锋纳木错构造带总体呈WNW向展布,由20多条向北倾斜的逆掩断层,宽阔的韧性剪切带,4条蛇绿岩片带与大量不同类型的构造岩片所组成,根部安多一伦坡拉构造带位于班公-怒江缝合带中段,由3条WNW向一近EW向逆冲断裂带,宽阔的绿蛇混杂岩岩片中与发生褶皱的古近纪盆地所组成,底部为中上地壳滑脱带,对应于15~30km深处的高导层,主要由蛇绿岩和构造岩组成,NLT推覆距离达120~150km,主要形成时代为古近纪晚期一新近纪早期。  相似文献   
994.
狮泉河蛇绿混杂岩带的结构、性质、形成时间及与班-怒带的时空演化关系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划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工作,证实狮泉河带内存在完整的蛇绿岩带,并首次将其划分为4个蛇绿岩亚带,相互之间由3个呈平行分布的岛弧链分隔,从而构成一个早白垩世的多岛弧盆系统。狮泉河带闭合过程为岛弧造山过程,俯冲极向主要向北,构成冈底斯-腾冲陆块和喀喇昆仑-南羌塘-左贡陆块之间的晚燕山期结合带;它与班-怒带在时间上具有继承性,空间上由北向南迁移,并部分重叠,反映了由班-怒带向狮泉河带的转化是一种接力式的。上述发现对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新疆东天山西段却勒塔格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新疆东天山西段乌什通沟—干沟蛇绿混杂岩带分布在干沟断裂南侧,该断裂是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的分界面,该断裂北侧却勒塔格蛇绿岩围岩为古元古界变质深成岩(Sm-Nd全岩等时年龄(1 859±66)Ma)及白云岩、白云质大理岩、石墨大理岩和变质火山岩等.却勒塔格蛇绿岩以构造包体形式赋存在古变质岩中,镁铁质超基性岩具高Mg,贫Al、Ca、K、Na的特点,属阿尔卑斯型高钛蛇绿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晚震旦世(辉长岩Sm-Nd全岩等时年龄(728±110)Ma),闭合时代为中晚奥陶世.却勒塔格蛇绿岩和前震旦古变质岩的发现,具有重大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在地层、岩浆岩、构造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①晚侏罗世尕苍见火山弧和齐日埃加查蛇绿混杂岩的发现,揭示出班公湖-怒江洋盆在中晚侏罗世存在向北俯冲的迹象;②在晚白垩世、古近纪陆相火山岩和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序次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同位素年代测定结果,对羌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及高原隆升的反演具有重要意义;③东巧一带变质橄榄岩的流变学研究,证实其在洋盆消减、仰冲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变形机制;④发现具有经济价值的新的锑铜矿化层位。  相似文献   
997.
叶亦克幅、黑石北湖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发现了3条蛇绿混杂岩带,并以此对本区的构造地层单元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在碎石山、拜惹布错一带发现了较为典型的蛇绿混杂岩,从而为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西延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认为库牙克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为同一条断裂,并首次提出库牙克断裂的断距约80km。在原侏罗系雁石坪群中发现了大量二叠纪化石,为地层的正确划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于田县幅、伯力克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2,自引:9,他引:2  
发现其曼于特早古生代蛇绿混杂岩带和二叠纪普鲁-阿羌裂谷型火山岩带。确定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的形成时代为石炭纪-中二叠世。查明阿尔金断裂延人西昆仑表现为转换断层的性质。认为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与库地蛇绿岩相当,代表震旦纪-早古生代原特提斯多岛洋内亲塔里木板块的小洋盆;苏巴什蛇绿混杂岩带归属于晚古生代古特提斯沟-弧-盆体系,为弧后陆缘小洋盆消减的产物,该盆地于中二叠世末褶皱,代表晚古生代弧-陆碰撞后的大陆增生;晚二叠世-三叠纪沉积及巴颜喀拉山群奠基于特提斯洋盆之上,在接受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的同时向北侧的古生代增生造山带之下俯冲,形成了昆仑山最南侧、规模最大的晚三叠世-侏罗纪二长花岗岩带,并最终实现洋-陆转化。  相似文献   
999.
苏吾什杰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在阿尔金构造带中段,首次在测区发现了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初期石榴二辉橄榄岩和榴辉岩,在此基础上将前长城系原阿尔金群解体,并从其中解体出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中酸性变质古侵入体等;厘定出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早期阿尔金杂岩;鉴别并填绘出与板块俯冲-碰撞造山-后造山期伸展密切相关的奥陶纪阿南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和奥陶纪-泥盆纪阿尔金构造岩浆岩带;确定阿尔金断裂形成于白垩纪末,经历了主要4期变形。发现3个夷平面,计算出晚更新世以来测区隆升速度为1.58~1.8cm/a,上升逾460m。  相似文献   
1000.
在1:25万于田县幅区域地质调查中,发现西昆仑苏巴什一带与基性侵入岩、玄武岩紧密共生的“超镁铁质岩石”,为蛇绿岩组合。该蛇绿岩有高的稀土和微量元素丰度,表明其来源于富集地幔。基性杂岩和基性火山岩低Ti、高K,大离子亲石元素(LILF)相对于高强场无素(HFSE)更加富集,以及伴生有大量陆缘碎屑沉积等特征综合说明,蛇绿岩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属于SSZ型蛇绿岩。与之伴生的硅质岩中的放射虫化石显示其形成时代早于中二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