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超微粉碎在孔石莼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在孔石莼(Ulva pertusa)多糖提取中的可行性。分别用超微粉碎后提取和常规提取两种方法提取孔石莼多糖,在不同条件下比较其提取率和所得产品的质量。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后的孔石莼在125℃提取4h收率达到17.39%,与常规方法比较其收率提高28.8%,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含量没有差异,红外图谱也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孔石莼多糖其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说明超微粉碎技术在孔石莼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它除了保持孔石莼多糖的品质外,可在较易控制的条件下提高其提取率。  相似文献   
22.
岩体爆生裂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祥  李海波  李俊如  肖克强  唐海  马国伟 《岩土力学》2006,27(11):1987-1991
利用广东岭澳核电站现场角岩岩体的基本动态力学特性和爆破参数,以及材料的Von Mises破坏准则,通过ANSYS/ LS-DYNA程序模拟了岩体单孔柱状装药的爆破破裂过程,分析了岩体爆破裂纹产生和扩展的机制,得到了岩体粉碎区和裂隙区的范围以及爆源近区岩体质点峰值压力的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爆破粉碎区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6.5倍,裂隙区的半径约为装药半径的75倍,炸药起爆时粉碎区形成时间很短,大约为80 μs,而裂隙区的完全形成则需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3.
李文元  曹淑云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04-2022010004
假玄武玻璃呈玻璃质或隐晶质特性,常常与断层带相伴出现,其形成能有效地降低断层摩擦强度,被认为是古地震快速滑动的化石纪录。因此,对假玄武玻璃的研究对深入了解深部就位的断层变形和地震成因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假玄武玻璃开展了长期的研究,也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然而,由于天然假玄武玻璃非常少见或零星地被报道,再加上其形成环境和过程的复杂性,对假玄武玻璃的构造特征、形成环境和成因机制仍然存在诸多争议及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表明,假玄武玻璃可以发育在大陆岩石圈不同深度范围内,即中下地壳乃至上地幔以糜棱岩为主的韧性变形领域(>60 km),或中上地壳层次以碎裂岩为主的脆性变形域(<12 km)。越来越多证据也显示出在断层带的脆—韧性转换域中形成的假玄武玻璃跟浅源地震活动直接关联,也意味着中上地壳脆性变形和中下地壳塑性变形之间存在着更为复杂的耦合关联,同时对不同深部岩石强度和力学行为提出了挑战。对假玄武玻璃形成机制存在由断层面上的摩擦热导致的摩擦熔融体或仅仅是断层面岩石超碎裂粉碎作用认识的争议。而有研究认为干的环境有利于假玄武玻璃形成,因为流体的存在会降低断层面的有效正应力,不利于热量的积累以及摩擦熔融的进行;然而,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流体的存在可以降低矿物熔融温度有利于断层摩擦熔融及形成假玄武玻璃。本文从假玄武玻璃的形成机制、形成深度、流体影响、形成后对断层强度的影响、以及保存与破坏机制几方面进行了最新总结,并对假玄武玻璃中非晶态物质的成因、脆—韧性转换带之下岩石的变形机制以及对陆壳强度的影响和非稳态流变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宗雯  康丛轩  杨献忠 《江苏地质》2022,46(4):366-374
岩石的变形机制和力学性质对认识活动断裂带的孕震机制和发震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圣·安德列斯(San Andreas)转换断层是太平洋板块与北美板块的构造边界,也是重要的地震活动带,总结了美国南加州地震中心对圣·安德列斯断层钻孔断层岩的研究进展。对断层泥的高速摩擦实验发现:动力弱化现象只在高速滑移时才发生,伴随着摩擦生热,岩石的摩擦系数显著降低。断层泥中富镁黏土矿物的富集可以显著降低断层的摩擦系数,促进蠕滑,黏土矿物的不均一分布可导致断裂带变形行为和地震分布的突变。与断层泥和碎裂岩不同,粉碎岩形成于快速传播地震的断裂端部,具高孔隙率和高渗透率,流体活动性强。此外,断层岩的有机质成熟度可用来追溯古地震造成的热异常。在川滇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开展科学钻探项目,研究断层岩样品的显微结构、物理性质和变形历史,以期为理解大陆汇聚与转换挤压过程中复杂的地震活动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5.
试验分析表明,立式冲击分级磨可以用于大长径比超细硅灰石针状粉的加工制备;系统的给料量,冲击转子转速和分级转子转速等主要参数的变化,对产品的长径比和颗粒直径影响显著,经合理选择上 参数,可得到平均直径约3.3um,长径比接近15的硅灰石针状粉。  相似文献   
26.
福建硬质绢云母表面化学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敬阳 《矿物学报》2001,21(3):461-463
采用超细粉碎和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对硬质绢云母进行改性,研究表面改性的机理,建立了一整套的改性工艺,制备出应用性能和价值得到较大提高的改性硬质绢云母超细粉。  相似文献   
27.
28.
29.
硅灰石是一种钙的偏硅酸盐类矿物,化学分子式为Ca[SiO3],含48-3%CaO和51-7%的SiO2。天然硅灰石常呈白至灰白色,玻璃到珍珠光泽,密度2-78~2-91gcm3,硬度为4-5~5,通常为针状、放射状、纤维状集合体,甚至微小颗粒仍保持纤维状结构[1]。由于硅灰石具有特殊的纤维状结构及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陶瓷、塑料、橡胶、冶金铸造、磨料、焊条、玻璃、矿棉、水泥、造纸、石棉代用品等[2,3]。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硅灰石在非陶瓷方面(造纸、涂料、塑料、石…  相似文献   
30.
硅灰石粉碎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了在机械粉碎过程中矿物的受力状况,通过实验结果分析了硅灰石在用雷蒙磨,气流磨加工过程中的粉碎机理,择优破碎方位及对长径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