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2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41.
马岩  陈宣华 《地质学报》2023,97(10):3475-3492
“十三五”以来,我国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DREAM),在“三稀”关键矿产成矿理论与勘查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三稀”矿产成矿系统深部结构、深部过程、矿产分布规律与矿体定位控制要素的整体研究,揭示了重要矿床的形成时代、成矿机制与成矿末端效应,实现重点矿集区“透明化”的勘查示范,通过增储实践,成效显著。(2)创建了“五元一体”稀土成矿与勘查模型,在赣南等地区新发现陆内浅变质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形成了以浸出相和赣南钻为核心的勘查评价技术体系,实现绿色、经济、安全、高效勘查评价和稀土找矿重大突破,赣州稀土资源储量增长显著。(3)在喜马拉雅东段扎西康-错那洞矿集区,建立伟晶岩型铍矿、矽卡岩型铍钨矿、锡石硫化物型锡钨铍矿、独立萤石矿、脉状铅锌矿“五位一体”成矿新模型,新发现祥林、日纳等大型矿床,整体达超大型规模,开辟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带战略新区,取得铍-钨-锡等关键矿产找矿重大突破。(4)初步建立了“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锂能源矿产成矿理论,创新“五层楼+地下室”锂矿勘查模型,“以锂找锂”探测技术助力深部找矿。将黏土型锂资源分为火山...  相似文献   
42.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n analysis of sampling error uncertainties in mean maximum and minimum temperatures (Tmax and Tmin) carried out on monthly,seasonal and annual scales,including an examination of homogenized and original data collected at 731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across China for the period 1951-2004.Uncertainties of the gridded data and national average,linear trends and their uncertainties,as well as the homogenization effect on uncertainties are assessed.It is shown that the sampling error variances of homogenized Tmax and Tmin,which are larger in winter than in summer,have a marked northwest-southeast gradient distribution,while the sampling error variances of the original data are found to be larger and irregular.Tmax and Tmin increase in all months of the year in the study period 1951-2004,with the largest warming and uncertainties being 0.400℃ (10 yr)-1 + 0.269℃ (10 yr)-1 and 0.578℃ (10 yr)-1 + 0.211℃ (10 yr)-1 in February,and the least being 0.022℃ (10 yr)-1 + 0.085℃ (10 yr)-1 and 0.104℃ (10 yr)-1 +0.070℃ (10 yr)-1 in August.Homogenization can remove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original record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non-natural chang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43.
稀散元素也称分散元素,是指在地壳中丰度很低(多为10?9级)、且在岩石中极为分散的元素,包括镉(Cd)、锗(Ge)、镓(Ga)、铟(In)、铊(Tl)、硒(Se)、碲(Te)和铼(Re)等八种元素(涂光炽等,2003)。铊(Tl)是一种典型稀散元素,也是一种剧毒元素。铊的地壳丰度为0.45×10?6(温汉捷等,2020),主要以“稀”、“伴”、“细”特征共伴生于其他矿床中(陈骏,2019;温汉捷等,2019;翟明国等,2019;侯增谦等,2020;胡瑞忠等,2020)。  相似文献   
44.
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山西省煤系伴生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简称三稀元素)矿产资源,在综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统计了山西省煤系伴生三稀元素的含量和赋存特征,同时结合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特征探讨了煤系伴生三稀矿产资源的找矿前景。结果表明,山西省宁武煤田平朔矿区为煤系伴生锂超大型矿床,北部煤炭基地部分矿区和西山煤田部分矿区具备煤系伴生锂成矿潜力;宁武煤田北部、大同煤田北部、河东煤田北部及西山煤田局部地区具备煤系伴生镓成矿潜力;沁水煤田和西山煤田山西组含煤岩系的伴生稀土元素均有一定的工业开发利用价值;省内六大煤田含煤岩系中尚未发现其他达到工业利用品位的伴生三稀元素矿床。初步研究成果对指导山西省煤系伴生矿产资源开发、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和粉煤灰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5.
灰化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煤炭中的镓锗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准确测定煤炭中的镓、锗和铟为煤炭中稀散元素的地球化学勘查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稀散金属的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采用现有的分析方法处理煤炭样品时,由于镓、锗和铟灰化温度不同,而锗的灰化条件严格,测定结果受灰化温度影响大,因此三元素不能同时进行前处理和测定。本文通过试验优化了煤炭中镓、锗、铟的最佳灰化温度为625℃;采用硝酸-硫酸-氢氟酸溶解灰分,8 mol/L硝酸进行复溶,避免了锗的挥发损失;通过优化仪器工作条件和干扰实验,以103Rh为内标元素,选择71Ga、74Ge和115In作为测定同位素,消除了各元素的干扰,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煤炭中镓、锗和铟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镓、锗和铟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在0.9999以上,三元素检出限分别为0.004、0.003、0.002μg/L,精密度为1.17%~3.15%,加标回收率为96.6%~102.0%。应用本方法分析标准物质GBW07363、GBW07457和GBW07428的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与传统的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比较,本方法操作更为简便快速,具有更低的测定下限,并且可以多元素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46.
皮桥辉 《地质与勘探》2014,50(2):291-302
许多矿山开采和选矿排放的尾砂中蕴藏丰富的伴生金属资源,随着这类矿产资源价格上涨,尾砂伴生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大厂矿集区茶山、车河、长坡和绿荫塘四个尾矿库中铟、镉、镓、锗等稀散元素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进行了调查,以期评价其潜在经济价值。调查结果表明,解放前修建的绿荫塘老尾矿库尾砂稀散元素铟、镉、锗均远超过工业品位,具有一定开采价值。70年代修建的长坡尾矿库铟、镉达到工业品位;90年代修建的车河、茶山尾砂库只有铟达到工业品位。四个尾矿库中稀散元素含量与尾砂来源和选矿水平密切相关,并发生次生淋滤富集作用。对环境有毒害的稀散元素镉尽管含量较高,但其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并没有释放到土壤环境中产生污染。这些调查研究结果将为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大厂矿田铟、镉资源储量规模均达到特大型,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文章在归纳总结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稀散金属铟、镉的富集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伴生铟、镉矿床的成矿模式,并概括出成矿元素的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48.
分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矿床类型、矿物专属性、地球化学背景等方面分析综述了铟的富集规律及研究进展,同时指出有待加强研究的几方面问题,以指导铟的找矿勘探.  相似文献   
49.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F0、F1、F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0.
关键矿产资源铟:主要成矿类型及关键科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晓峰  徐净  朱艺婷  吕友虎 《岩石学报》2019,35(11):3292-3302
关键矿产资源(Critical Minerals)是国家经济繁荣、国防安全和技术飞跃的重要保障,是支撑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洁净能源产业、光伏太阳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等)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金属原材料。世界主要经济发达体(如:美国、日本、欧盟、澳大利亚等)均开展了关键矿产资源的评价,制定了相应的关键矿产资源发展战略,其评价方式也由一维向多维发展,并且把环境因素和资源的循环回收利用列入关键的评价指标。铟作为关键矿产资源之一,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ITO靶材主要的金属材料。它一般易于在岩浆结晶的晚期富集,但近年来发现它在一些镁铁质岩石中也有高度富集的现象,显示出铟地球化学性质的两面性,因此,全面评价不同地质体中铟的富集规律是解决未来铟资源安全稳定供给的主要途径。预料未来若干年SEDEX和VMS矿床有可能成为铟资源的主要来源,火山岩中的铟异常富集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铟的主要载体矿物是硫化物。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中,铟的富集对矿物有选择性。铟的选择性超常富集(如铟窗、铟爆)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铟成矿作用研究中的重要领域,而铟的原位定量分析技术的突破是解决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