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77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45篇
地质学   891篇
海洋学   100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Deweras群位于太古界津巴布韦克拉通的西北边缘Magondi沉积变质带内,岩性主要为变质陆相沉积岩和玄武岩,是古元古界地壳运动形成大陆边缘裂谷盆地相。出露在南部的Deweras群沉积岩和基性火山岩与北中部能进行较好的对比。通过分析Deweras群变质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分别使用不活泼痕量元素比值Zr/TiO2与SiO2、Nb/Y与SiO2两对参数统计,认为Silverside地区的变质玄武岩属于亚碱性玄武岩。各种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和比值参数相图分析也表明:位于变质带南部即Munyati,Mupfure和Alaska地区的基性熔岩与变质带北中部Doma西部地区角闪岩岩席特征一致,此处变质玄武岩均是幔源型原始岩浆演化成因。  相似文献   
82.
对天水尹道寺酸性火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区酸性火岩熔岩均为流纹岩,SiO2、Na2O K2O含量高,TiO2含量低,主体为亚碱性系列,轻稀土高度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分配模式及洋中脊玄武岩标准化分配模式分别与大陆板内火山岩或大陆板内花岗岩的分配模式一致,Ba、Sr、P、Ti显著亏损.锆石U-Pb同位素定年揭示了流纹岩的岩浆结晶年龄为印支末期(211Ma).流纹岩具有富集放射性Pb同位素的特点,其源区可能为北秦岭基底岩石.依据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配模式对比研究,认为流纹岩浆为地壳下部部分熔融的产物.源区物质可能为下元古界秦岭岩群中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源区的残留物主体可能为斜长石,含有角闪石,岩浆演化过程中存在少量的碱性长石和黑云母的分离结晶.印支末期秦岭地区处于由陆内碰撞造山阶段开始向深部地幔调整和岩石圈减薄阶段转变,特殊的构造背景使得陆内挤压、剪切走滑和推覆构造较为发育,西秦岭尹道寺地区特定的构造背景与断裂构造的结合,形成了该地区独特的流纹岩浆喷发.  相似文献   
83.
84.
本文介绍的火山岩带,有层状流纹岩及穹丘状、岩颈状等非层状流纹岩,分别属溢流相、侵出相及火山管道相,三种流纹岩均受火山岩带核中断裂及晚期火山构造控制,复盖或穿发寿昌组一段地层,又被寿昌组一段之后的次火山岩及隐爆岩所穿切,局部被横山组不整合复盖。该类流纺岩同位素年龄值较小,多数在130Ma左右,处于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过渡期。根据其层序、穿切关系及同位素年龄等,认为三种流纹岩均属火山岩带晚期不同岩相的产  相似文献   
85.
张铭杰  王先彬 《地球化学》1998,27(5):452-457
利用热分解质谱法测定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流体挥发分的组成,并对不同温度段释放出的CO2气体测定了C,O同位素值,流体组成和CO2的C,O同位素值表明中国东部上地幔源区的不均一性,与其中所含幔源岩捕体相比,碱性玄武岩浆发育在相对氧化的环境中,并有外来流体组分的加入。  相似文献   
86.
根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点和微元素组成及岩石形成演变的分析,对达拉布特型碱性花岗岩的源岩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其源岩具有混源特点:同时存在地幔物质和上地壳物质。结合岩石化学组成特点,源岩的化学组成可能与含基性、中基性火山岩的麻粒岩相岩石相似。  相似文献   
87.
赛马-柏林川碱性杂岩体为侵位于古元古宙与新元古宙之间的缓倾斜岩席状岩体,缓倾的张裂隙制约了分异岩浆的侵位和含矿溶液的流通,交代富集的上地幔产生的富碱岩浆与富集的地壳产生的岩浆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了正长质岩浆和霞石正长质岩浆。含地壳组分较高的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角闪石和镁质较高黑云母的结晶分离制约向硅酸过饱和方向演化;霞石正长质岩浆受富钙辉石—霓辉石、白榴石、含Fe较高黑云母、黑榴石的分离结晶制约发生分异。稀土元素矿床是霞石正长质岩浆分异残余熔体的产物,侵位于岩体最高层位。  相似文献   
88.
九龙江河-海系统夏季浮游植物磷胁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群落水平和细胞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APA)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2010年夏季(6-7月)九龙江河-海系统(河流-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磷胁迫,结果表明,单位叶绿素a的APA在河流下游区[(48.80±14.69)nmol/(h.μg Chl a)]显著高于河口区[(10.60±15.58)nmol/(h·μg Chl.a)]和邻近海域[(23.54±25.41)nmol/(h·μg Chl.a)],表明河流区的浮游植物磷胁迫显著高于河口区和邻近海域.三个区域高比例的游离态APA表明该水域浮游植物已较长时间处于磷胁迫状态.细胞水平的浮游植物荧光标记结果显示,河口区(20%±20%)与邻近海域(38%±20%)无显著差异(P>0.05),此结果与群落水平APA结果相一致;但河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的标记比例显著高于河流下游区(9%±3%)(P<0.05).  相似文献   
89.
腾冲马鞍山、打鹰山、黑空山火山岩浆来源与演化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赵勇伟  樊祺诚 《岩石学报》2010,26(4):1133-1140
本文对马鞍山、打鹰山、黑空山火山岩主微量和Sr、Nd、Pd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腾冲火山岩浆源区具有MORB与富集地幔混合之特征,推测为新特提斯俯冲洋壳重新熔融,导致腾冲地区的高钾钙碱性岩浆的火山活动,解释了腾冲在新生代大陆板内构造环境背景下出现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现象。马鞍山、打鹰山和黑空山火山高钾钙碱性岩浆经历了岩浆房阶段辉石、钛铁矿的结晶分离作用和岩浆上升过程中斜长石的结晶分离作用,导致岩浆成分从中基性向中酸性演化,火山岩从玄武质粗安岩→粗安岩→粗面质英安岩演化。  相似文献   
90.
庐枞火山盆地深部岩石与成矿过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张荣华  张雪彤  胡书敏 《岩石学报》2010,26(9):2665-2680
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石为典型矿石的金属矿床产于长江中下游中生代火山盆地,庐枞火山岩盆地。丰富的铁矿和黄铁矿床,主要分布在火山岩和潜火山岩里,同时也分布于盆地周边。火山岩石主要是钾玄岩-粗安岩-粗面岩组合。在深部,与它们的成分对应的岩浆岩石是碱性辉长岩-辉石二长岩-正长岩组合,如缺口辉长岩,杨山地区的辉石正长岩。火山岩和深部的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都经历了多次水热活动。黄铁矿-硬石膏-磁铁矿矿床主要伴随两套蚀变,即,火山岩石的大面积深色蚀变(硬石膏-辉石-长石蚀变岩)和浅色蚀变(硅化泥化)。在二长-正长岩与火山岩石的接触带,有强烈的类云英岩石(电气石-石英-云母组合)。在缺口辉长岩里,曾经发现大量磁铁矿脉(磁铁矿-方柱石-方钠石-石榴石组合)。在杨山和马口地区,正长岩里的铁矿是辉石钾长石磁铁矿组合及阳起石-磷灰石-磁铁矿组合。二长-正长岩体在盆地里广泛分布,在大范围内是几乎是层状的。调查研究表明:火山盆地底部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组合与铁矿有关。盆地里深部岩石和成矿作用存在有垂直分布特性。上面是喷发岩石,及潜火山岩石,下面是深部的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杂岩体。中间有过渡带,岩墙岩席带。上面是与钾玄岩-粗安岩层和潜火山岩石里赋存的磁铁矿和黄铁矿床,下面有产于碱性辉长岩-二长岩-正长岩里也有铁矿化。蚀变岩石地质年代的初步研究发现:罗河铁矿的深部钠长石化岩石,与马口铁矿附近的正长岩石的地质年代接近(110~119Ma)。事实说明,在火山岩和潜水火山岩石里成矿作用和深部岩浆岩里成矿作用可能是同时发生的。20~435℃条件下正长岩石与水的反应动力学实验表明,在400℃左右时正长岩最容易被溶解。正长岩与水反应后,也会形成一个携带金属的流体。水岩相互作用实验提供了认识深部岩石性质的依据,有利于理解对深部的地球物理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