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1篇
  免费   533篇
  国内免费   1073篇
测绘学   23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201篇
地质学   2733篇
海洋学   296篇
天文学   165篇
综合类   218篇
自然地理   101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2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61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2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33年   2篇
  19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991.
吉林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的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吉林南部太古宙英云闪长质片麻岩类主要由石英闪长质、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和奥长花岗质片麻岩组成。地质学、岩相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同源岩浆通过结晶分异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分离矿物相是角闪石和斜长石。岩浆来源于下地壳角闪岩石的部分熔融作用。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依据岩貌,产状,包体,组构,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的资料,从陇山岩 深变质岩系中解体出了变质侵入体,建立了构造岩石单位,命名为殿子沟片麻岩和龙口湾片麻岩,证明其原岩分别是英云闪长岩-石岩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同时对变质侵入体的成因、侵位时代及其在稳定地块与造山带接合部位构造-岩浆演化上的意义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993.
鲁东荣成片麻岩套及其成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古代中心日食记载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古代中心日食(全、环食)的观测记载研究近2千余年间地球自转速率长期变化的原理和方法,讨论了中国古代中心日食和近中心日食观测的记载资料,并利用其中可靠的记载和-26.0″/(100a)2的月球本征加速度值计算得到了表示地球自转长期变化的△T值系列,由此得到表示地球自转长期减慢的日长变化均值约为1.4ms/100a,该平均值相应的历元为A.D.1141。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胶东海阳所胶南群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有2类:(1)捕掳晶锆石,它给出2149Ma 的207Pb/206Pb 年龄,证明该区存在有早元古基底;(2)岩浆结晶锆石,它的不一致线上下交点年龄分别为1784±11Ma和448±13Ma。然而该锆石在晋宁期和印支期曾发生2次铅丢失事件,从而使其下交点年龄(448±13Ma)无地质意义。其上交点年龄指示了该锆石的最小结晶时代,它表明在18亿年时该地区曾有一次玄武质火山岩事件。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甘肃省宕昌形变台FSQ型浮于水管倾斜仪1990.7~1994.3期间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该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和非潮汐曲线及其残差曲线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99.
1000.
华北太古宙两类灰色片麻岩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仁民 《地质学报》1994,68(2):119-131
灰色片麻岩是具太古宙特征而有构造意义的英云间长质侵入体。华北太古苗灰色片麻岩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为遵化型。它与基性麻粒岩呈“互层”产出,形成双峰式混合岩伏建造。矿物成分复杂,稀土型式变化大,有正铕异常,属原地半原地深位混合岩化成因,熔融量大(30%±),作为早期深变质绿岩带根部的板底垫托而阻止了基性岩的沉没。其二为恒山型。有岩体形态和较大幅度的上升侵位,矿物成分简单,稀土型式变化小,常无铕异常,为深变质绿岩带俯冲下插并熔融侵位的产物,熔融量小(15%±)。本文试图通过灰色片麻岩的研究为古板块构造和早期地壳演化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