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6篇
  免费   324篇
  国内免费   607篇
测绘学   579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252篇
地质学   1203篇
海洋学   196篇
天文学   50篇
综合类   98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1年   1篇
  1948年   3篇
  1944年   2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华北克拉通北缘晋冀内蒙交界地区有变质程度连续变化、从高压基性麻粒岩、麻粒岩到角闪岩相的变质岩系出露。它们的古变质压力由>1.4GPa(50km)变化到0.5GPa(15km);岩石类型从变辉长岩、中酸性正片麻岩到表壳岩变化;变质矿物组合由不含水的耐火组合变为富含云母和角闪石的组合;地球化学性质表现出从贫Si和Al、轻度亏损生热元素到具有正常的化学成分的连续变化;包裹体流体性质在轻度亏损生热元素的麻粒岩中均为CO2流体,而在麻粒岩相的表壳岩和角闪岩系中H2O流体逐渐增加。上述变质岩系剖面的组成和特点符合大陆下地壳的定义,可能代表了包括最下部地壳在内的华北地块太古宙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据此本文建立了我国第一条克拉通型大陆下地壳剖面,并讨论其地质意义以及相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虎什哈一带的变质侵入岩中见有细粒含石榴二辉斜长麻粒岩和中细粒二辉斜长麻粒岩。  相似文献   
53.
54.
华北中北部高级变质岩区的构造区划及其晚太古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李江海  翟明国 《岩石学报》1996,12(2):179-192
通过区域构造编图及重点地段的详细研究,在华北克拉通中北部识别出一条NNE向的构造带——龙泉关-桑干带,它以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网络、重熔钾质花岗岩带、数量众多的高压麻粒岩构造透镜体或岩片为特征。剪切带以低角度逆冲为主,矿物拉伸线理指示运动方向为NW-SE向。这些剪切带造成东西两侧基底杂岩与表壳岩系包括孔兹岩系的广泛构造叠置,以及高压麻粒岩的近等温减压上隆。从更大的范围看,龙泉关-桑干带处于鄂尔多斯克拉通和阜平-赞皇克拉通之间,并且被五台-吕梁裂谷型绿岩带截切或不整合覆盖。该带应形成于晚太古代,记录了上述两个克拉通斜向拼合的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55.
冀西北两类石榴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及Gibbs方法分析   总被引:19,自引:9,他引:19  
刘树文  沈其韩 《岩石学报》1996,12(2):261-275
  相似文献   
56.
57.
大同—怀安麻粒岩地体的伸展抬升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张家声 《地质论评》1997,43(5):503-514,T002
大同-怀安地区TTG片麻岩和孔兹岩系早期具有互不相同的,但双彼此相关的构造和演压历史。它们之间的低角度高应变带以正韧性剪切和非共轴变形为特征,体出了构造接触的性质。构造和岩石学数据表明,该地体至少在2.5Ga和1.8Ga前后分别受到两个麻粒岩相变质事件的影响,其主要的构造是在M1事件中形成的。  相似文献   
58.
冀西北麻粒岩区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耿元生  刘敦一 《地质学报》1997,71(4):316-327
本文通过年代学资料和其它地质依据建立了冀西北及邻区麻粒岩地体早前寒武纪主要地质事件的年代格架。早期的基性火山喷发事件发生在2868—2932Ma期间,形成本区的早期地壳。在2761Ma左右发生了大规模的TTG岩浆侵位事件,在2650Ma时发生了基性岩浆侵位,使地壳加厚。在2561—2503Ma期间,花岗闪长质岩浆在本区广泛侵入,使地壳进一步加厚。2477—2461Ma期间,紫苏花岗岩以岩株形式侵入,同时发生区域麻粒岩相变质,早期地壳受到改造。大约在2300Ma时发生第二阶段的麻粒岩相变质。此后,在2144—2087Ma期间红色花岗岩侵位,形成花岗岩带。  相似文献   
59.
徐卫东 《四川测绘》2004,27(3):144-144
2003年11月,拓普康公司在中国市场隆重推出世界首创的彩屏WinCE智能全站仪—GTS-720系列,该仪器采用目前最先进的各项技术,使测量作业更高效、更舒适。彩屏WinCE智能全站仪—G1S-720系列的技术特点,可以从全站仪的测角部分、测距部分、计算机部分等三大部分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0.
李强  张立飞 《岩石学报》2004,20(3):583-594
本文首次报道在新疆西南天山木扎尔特一带发现了二辉石麻粒岩和麻粒岩相变质的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二辉石麻粒岩的矿物组合为单斜辉石-斜方辉石-黑云母-角闪石-斜长石-石英。堇青石榴矽线石片麻岩矿物组合为堇青石-矽线石-石榴石-黑云母-斜长石-石英。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表明它们是典型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其变质作用经历了两期演化:a.峰期麻粒岩相变质,T=681~705℃,P=5.4~5.8kbar;b.峰后角闪岩相退变阶段,T:571~637℃.P=4.7~5.3kbar。其变质作用P-T轨迹具有逆时针近等压降温(IBC)的特点,代表该地区可能为塔里木板块向伊犁.中天山板块俯冲过程中,在陆壳一侧所产生的陆源岩浆弧区域,由于受到下部岩浆热源的影响,在拉伸环境下出现低压麻粒岩相变质。通过分析低压麻粒岩相岩石与其南部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位置和年代关系,我们认为该地区的低压麻粒岩相变质岩石可能与其南部的西天山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组成了双变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