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31.
为研究冻融作用下水田0~50cm土层水、盐、pH、脲酶活性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采集吉林西部盐碱土区大安市水田土壤,选取冻结12h、融化12h为一个循环,开展室内模拟试验,模拟昼夜反复冻融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分别用质量法、残渣烘干法、电位法、靛酚蓝比色法测定各层土壤含水率、含盐量、pH和脲酶活性,分析其在不同冻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深度是影响含水率、含盐量、pH、脲酶活性的主要因素之一:20~50cm土层的水分和盐分不断向上层运移,使表层含盐量和pH升高,且水、盐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水分运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盐分的运移;除10~20cm土层脲酶活性略有升高外,其他各层脲酶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冻融过程中含水率、含盐量、pH均与脲酶活性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脲酶活性是冻融次数、温度、含盐量、pH、有机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冻融作用在引起或加重水田表层土壤盐碱化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脲酶的活性,进而会影响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32.
山东省北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黄河冲积平原区域,土质多为潮土,土壤盐碱化程度严重。地貌多为洼地、斜平地、高岗地、河滩地等多地形相间的微地貌。海拔高度一般在4.0~7.0 m之间。受海水浸透的影响,水质差,地下水位高,一般地下水埋深在地表下1.5 m左右,大部分地区无浅层地表淡水  相似文献   
33.
诺木洪农场地处柴达木盆地南缘、诺木洪河冲洪积扇细土平原中。是柴达木盆地较大的农场之一。受地下水埋藏条件、强烈蒸发极干旱气候条件制约,盐碱化相当普遍,这也是很多农场弃耕的主要原因。地处高原极度干旱的气侯条件,农业发展条件本来就相当脆弱,盐碱化更是影响农业发展和生存的主要障碍。盐碱化改良便是目前发展盆地农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盐碱化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并就其改良途径进行了必要的探讨,提出了盐碱土改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4.
方生  陈秀玲 《地下水》2001,23(2):56-57,64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缺水 ,农田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 80 %以上。农业节水的主要潜力在河水灌区。要按农业用水量控制灌溉水量 ,要在河水灌区积极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和微咸水。在河水灌区打井 ,发展井渠结合灌溉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 ,是优化利用水资源 ,防治灌区土壤盐碱化的根本途径。必须统一管理水资源并改革水价。  相似文献   
35.
半干旱的吉林西部地区水文地质环境与土地盐碱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36.
西峰和西安黄土中盐碱化古土壤气候意义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郭正堂 《第四纪研究》1992,12(2):107-117,193
对西峰和西安黄土剖面中古土壤的研究揭示出,作为重要气候地层标志的S4和S5古土壤竟有盐化和碱化现象。盐碱化特性直接关系到如何认识这些古土壤的气候意义。土壤化学、微形态及粘土矿物分析表明,上述古土壤以草原土特征为主,并在气候最宜期发育了森林植被。盐碱化特性并非产生于土壤被埋藏以后,而是古土壤发育末期的产物。该时期大气粉尘堆积似乎是可溶盐的来源。  相似文献   
37.
Wang  S 束龙仓 《世界地质》1991,10(1):172-173
利用其它国家的指数评价河南东部的地下水水质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部分井的水质评价结果是符合灌溉用的,反而杀死了庄稼;而不适合于灌溉用的却获得了丰收。按照兰考(Lankao)和郾城(Yucheng)县的统计,有51667公顷不适合于井灌,其中39733公顷却适合于井灌。为此,调查了600个水井的灌溉情况,分析了3230个水样和6562个土样,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评价灌溉水水质新指数和土壤盐碱化的评价指数。新旧指数之间的差别是:在旧指数中水中对作物的有害成分仅以有离子含量为基础而进行划分的,而新指数中,水质和土壤是按水和土壤中有害离子含量和化学类型进行  相似文献   
38.
阿克苏地区地下水资源与水盐调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和盐分运移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运行结果,确定该区形成盐碱化的潜水水位的临界深度为2.2m。根据地下水位的理深和形成盐碱化的程度,划分出六个区域。在可能导致盐碱化加剧的区域采用以开采地下水为主,以降低地下水位;在有可能出现盐碱化地区,以采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在地下水位埋藏较深(>5m)的地区,以地表水灌溉为主。从控制盐碱化和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出发,以环境、经济、技术和水动力条件为约束条件,以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为目标,建立了该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的优化模型,确定出各区地下水的最优开采量和地表水的合理引水量,制定出保汪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最优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加,盐碱化程度不断加深,严重影响到该区国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分析了造成石羊河灌区盐碱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认为自然因素主要是: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强烈;②.水资源量逐年减少;③.地势上位于我国现代地形的第二阶梯,为内陆河流;④.地下水质矿化度高。人为因素是:①.过度开荒,灌区大量超采地下水;②.植被大量减少,加剧了土地盐碱化;③.灌溉技术落后,有灌无排。同时从四个方面探索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石羊河灌区盐碱化土地综合调控措施:①.水资源合理配置;②.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调控地上水位和盐分的时空分布;③.加强以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灌区配套建设,推广节水防盐的灌水技术;④.扩大牧草种植,逐步实现农业三元结构。  相似文献   
40.
张柏 《地理科学》1993,13(2):138-1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