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Based on monitored data from 840 samples, we assessed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groundwater salinization in the Tarim River lower reaches combining classical statistics and geostatistics.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dissolved solids (TDS) i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other related ions, such as Na+, Mg2+, Ca2-, C1- and K+. TDS and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have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both of which present the isotropic characteristic and con- form to the spherical model in each year from 2001-2009. TDS is basically greater than 1 g/L but less than 2 g/L in the Tarim River lower reaches, which indicates that salt stagnation pollution is more serious. The most serious salinization (3 g/L 〈 TDS _〈 35 g/L) contaminated area is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part of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2.
吉林西部盐碱化土地空间变化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遥感、GIS等地学信息新技术手段获取了20世纪80年代及90年代中后期吉林西部地区盐碱化土地最新统计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总结了该区近20a来盐碱化土地总体面积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恶化及盐碱化发展具有阶段性时序变化的特点,最后给出了经济管理及生态工程等方面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岩松  吕永恩 《国土资源通讯》2012,(21):42+44-42,44
近年来,被誉为“书画之乡”的黑龙江省泰来县结合县城土地利用实际,面对盐碱化、沙化严重侵蚀耕地的现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的原则,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在节约集约用地工作中探索出了有自身特色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绿洲滴灌对土壤盐碱化的长期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干旱区绿洲长期滴灌是否会造成农田土壤积盐,事关干旱区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术界和生产管理部门严重关切的问题.玛纳斯河绿洲在新疆最早开展滴灌应用.本文在玛纳斯河绿洲范围内通过大量调查土壤剖面盐分和滴灌历史来回答上述问题.共调查了235个土壤剖面,深度一般为200 cm,最浅100 cm,利用其中已知滴灌年数的52个剖面数据分析滴灌对土壤盐碱化的长期影响,分为滴灌初始为耕地和荒地种情况.结果表明:新疆玛纳斯河绿洲荒地0~200 cm土层平均含盐量17.23 g kg-1,漫灌耕地平均含盐量0.59 gkg-1;农田滴灌对土壤脱盐与积盐影响并存;原荒地基础上进行滴灌,土壤呈脱盐趋势,土壤含盐量呈幂函数曲线下降,最长12年滴灌历史的多点不同滴灌年数地块含盐量平均值为6.38 g kg-1,总体仍然处于脱盐过程中;原耕地基础上长期滴灌,土壤呈积盐趋势,土层平均含盐量年均增长0.22 g kg-1,最长10年滴灌历史的多点不同滴灌年数田块平均含盐量增长为2.36 g kg-1,土壤含盐量增长趋于危害棉花生长、影响产量的临界值.干旱区绿洲长期滴灌将造成土壤积盐,应该引起科学研究和灌溉管理的高度重视;在节水灌溉过程中保证盐分淋洗用水是减缓滴灌农田土壤积盐必需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冻融条件下土壤中水盐运移规律模拟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冻融作用是土壤盐碱化独特的形成机制,冻融条件下土壤中盐分迁移是水分对流、浓度梯度、温度梯度、不同溶质、土壤结构及质地等因素作用下的综合结果,温度是导致土壤中水分与盐分迁移的驱动力。在土壤冻融过程中,水分和盐分的两次迁移过程构成了特殊的水盐运动规律。在冻融过程中,土壤剖面结构发生变异,形成冻结层、似冻结层和非冻结层。冻结带土水势降低导致水分不断向冻层迁移,冻结缘以下的盐分同步向上运移,整个冻层的土壤含盐量明显增加;在融化过程中,随着地表蒸发逐渐强烈,使冻结过程中累积于冻结层中的盐分,转而向地表强烈聚集,使表层的盐分含量急剧上升。当冻结层未融通之前,尚未融化的冻层起到隔水的作用,不但阻止顶部融水向下层渗透,而且隔断了与下层水的联系。模拟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中国北方冻融区域土壤盐碱化的发生过程,为有效防治土壤盐碱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灾害学定义之下的土壤盐碱化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灌区中低产地的产量、提高其田间管理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防止土壤盐碱化灾害的扩展,在土壤盐碱化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来构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根据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原理,建立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指数计算模型。在松原灌区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中的应用表明,灌区各灌片盐碱灾害风险值为0.10~0.36,属于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区,风险值由小到大排序为:前郭片、安字片、有字片、龙海片、水字片、大布苏片、潜字片、套浩太片、戎字片、红星片、洪字片。该模型与灌区实情符合较好,客观性较强,表明所建模型可用于土壤盐碱化灾害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7.
沼泽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下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发育过程的信息。以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由137Cs、210Pb法定年实现沉积层深度坐标向年代坐标的转换,对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 Sr/Ba、Rb/K、(CaO+K2O+Na2O)/Al2O3等比值具有盐碱化和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该区域的盐碱化并非只发生在近几十年,而是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人类活动促进了盐碱化进程。霍林河流域近240年来气候存在冷干-暖湿-冷干的多次波动,1880年之前气候以冷干为主,并有小幅度波动;1880年后气候开始转暖,但仍以冷暖波动振荡为主。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现状、特征与治理途径研究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裘善文  张柏  王志春 《地理科学》2003,23(2):188-192
吉林省西部土地荒漠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制约着该地区农、牧业的发展,该区土地荒漠化具有脆弱性、可恢复性和可逆性的三性特征。采取不同实用技术,治理盐碱化、沙漠化和草原退化,并将其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常抓不懈,使生态环境保持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内陆盐碱化沼泽的功能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系统论述我国内陆盐碱化沼泽分布和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内陆盐碱化沼泽形成的环境背景及其多样的生态环境功能,探讨了内陆盐碱化沼泽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加重区域“三化”趋势,造成区域水资源紧张等。为内陆盐碱化沼泽的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省西部地区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原退化(以下简称“三化”)总面积达314.9万公顷,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47.9%。其中,土地沙化面积152万公顷,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23.1%,集中分布在嫩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沿嫩江干流两侧,形成北东至南西走向的带状沙区;土地盐碱化面积76.37万公顷,占西部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1.6%,集中分布在大庆市大同、红岗、林甸至齐齐哈尔市富裕一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