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148篇
地球物理   404篇
地质学   97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46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58年   2篇
  1942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2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2篇
  1928年   1篇
  1927年   1篇
  1926年   1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31.
蛇绿岩及蛇绿岩中浅色岩的SHRIMP U-Pb测年   总被引:101,自引:2,他引:101  
文中简要评述了蛇绿岩的层状辉长岩,斜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以橄榄岩为主岩的花岗岩和蛇绿岩中的埃达克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地质意义。层状辉长岩(或堆晶层状辉长岩)通常起源于洋脊下的岩浆房,因而它的形成年龄代表洋壳形成的时代。斜长岩与层状辉长岩的时代相近或略晚。斜长花岗岩年龄的解释极其依赖锆石组成和地球化学证据。橄榄岩为主岩的花岗岩,可能记录蛇绿岩的侵位时代。蛇绿岩中的埃达克岩是消减洋壳在深部的部分熔融的产物。文中发表了新疆扎河坝蛇绿岩SHRIMP定年的中间成果,并简略地介绍了滇川西部金沙江和内蒙古图林凯等地的研究实例。根据层状辉长岩的测定结果,扎河坝蛇绿岩形成于(489±4)Ma,金沙江蛇绿岩形成于(328±8)Ma。内蒙古图林凯蛇绿岩中埃达克岩形成于(467±13)Ma~(429±7)Ma。块状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和橄榄岩为主岩的花岗质岩石记录了蛇绿岩的复杂演化。新疆扎河坝蛇绿岩中的块状辉长岩中存在多组锆石年龄值。较老的一组为468~511 Ma,与层状辉长岩和斜长岩相似,记录了蛇绿岩或洋壳的形成时代,但是,岩石中的大部分锆石年龄为396~419 Ma,加权平均年龄为(406±4)Ma,可能反映了一次部分熔融事件。滇川西部金沙江蛇绿岩中的斜长花岗岩的形成年龄为约300~285Ma,晚于层状辉长岩和?  相似文献   
32.
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的磁化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山西宁武陆相二叠系—三叠系剖面的孙家沟组至刘家沟组磁化率的研究,发现该剖面自孙家沟组顶部的粘土岩层至刘家沟组底部,存在着明显的磁化率值升高的现象,认为该现象是由于气温升高和火山事件的影响。对比山西宁武剖面与浙江长兴海相剖面以及贵州威宁陆相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的磁化率研究成果,发现三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该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现象具有跨区(晋、淅、黔)和跨相(陆、海)的区域性特征,可用于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根据磁化率的研究结果,建议将山西宁武剖面的二叠系—三叠系界线设在磁化率值明显升高的地方,印17层顶部纹层粉砂岩之下的粘土岩层。  相似文献   
33.
本文说明了编制《山西省历史地图集》的意义,介绍了图集的内容构成及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34.
采用Rb Sr全岩与粘土矿物等时线年龄方法测得山西五台剖面 (RS0 1) ,临县剖面 (RS0 2 )和孝义剖面 (RS0 3)的 3个含矿粘土岩的Rb Sr同位素年龄分别为 :316 .9± 1.2Ma ,87Sr/86Sr为 0 .710 5 4± 14 ;315 .5± 1.3Ma ,87Sr/86Sr为 0 .710 86±18;317.3± 1.1Ma ,87Sr/86Sr为 0 .710 5 0± 14。它们代表了铝土矿和含矿系列成矿的同位素年龄 ,相当于晚石炭世早期  相似文献   
35.
《中国测绘》2003,(2):5-9
近日,记者来到山西局采访,亲眼目睹了山西局改革发展的可喜成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刘和平局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36.
《中国测绘》2003,(2):14-22
近年,山西省测绘局充分发挥测绘技术、设备、人才和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优势,在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宏观调控、科学决策,宏观经济管理、规划与建设,为全省重大战略工程和重点工程,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积极主动、优质高效地提供测绘保障与服务,使测绘工作基础性、前期性、公益性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37.
一、充分认清测绘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当今人类社会经济80%的活动都与地理空间信息有关。测绘,特别是现代化测绘,通过高科技手段和海量的基础地理信息,广泛服务于行政管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人民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早已讲过的“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十六大报告中多处涉及到信息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38.
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全新世古地震活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野外调查表明 ,口泉断裂断错了断面附近的 3级地貌面 ,包括大同盆地西侧全新世形成的洪积扇后缘及位于洪积扇冲沟内的Ⅰ ,Ⅱ级阶地。其中冲沟内Ⅱ级阶地为剥蚀阶地 ,Ⅰ级阶地为堆积阶地 ,Ⅰ级阶地面的地层时代距今 2 52ka。在该断裂的悟道及上黄庄 2个地点开挖的大探槽表明 ,在距今 1 2 3万年以来该断裂曾发生 4次古地震事件 ,其中 3次分别发生在接近距今 2 52 ,5 6 8,13 73ka。另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距今 6 76~ 10 82ka。这些数据有可能反映了口泉断裂具备准周期的强震活动。这 4次古地震事件的平均间隔约为 3 74ka ,最新一次古地震与上一次事件的时间间隔约为 3 16ka。 2个大探槽各次事件的平均最小同震垂直位移为 1 8m。这些资料对重新评价口泉断裂未来的地震潜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40.
胡先明 《地震研究》1997,20(2):193-198
山西省平陆地区位于山西地震带南端,为了分析该地区未来的长期强需求潜势,本较系统地分析当地的破坏性地震及1500年以来的有地震地震资料,并进一步应用中国在陆特征的地震轮回模式及其复发时间概率模型估算法当前特征地震轮回的平均时间间隔,以及从1995年起未来百年内复发强震的概率,结果表明:未来100年来该地区复发强震的危险性很高,未来50年内复发强震的危险性也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