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1篇
  免费   611篇
  国内免费   1344篇
测绘学   103篇
大气科学   329篇
地球物理   425篇
地质学   2515篇
海洋学   722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250篇
自然地理   34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9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222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主要探讨地表中各种有毒、有害离子或分子与矿物表面之间的反应速率与反应机制。矿物表面存在一组化学活性很强的表面功能基,当它们与环境中毒害物质发生作用时,会因其极性、荷电性和Lewis酸碱性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力和反应速率,进而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水体和沉积物中的赋存形态,稳定性及迁移转化速率。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矿物界面反应动力学理论,并给出几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92.
土壤圈在全球变化中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其国 《地学前缘》1997,4(2):153-162
土壤圈是地圈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处于地圈系统,即气圈、水圈、生物与岩石圈的交界面,是最活跃、最富生命力的圈层、土壤圈的物质循环是全球变化中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因此,研究土壤圈及其物质循环的结构与功能,对全球变化,特别对全球土壤变化有密切关系。土壤圈在全球土壤变化中的研究内容包括:土壤圈与地圈各圈支的物质循环;水土资源的时空变化;土壤肥力变化与农业持续发展,区域治理与环境建设等,这些都是全球土壤变化,  相似文献   
993.
L&R-ET重力仪在南极中山站记录到“不明地学事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晓光 《极地研究》1997,9(3):54-55
本文首次报告了Lacoste&Romberg-EarthTide21地球潮汐重力仪在南极中山站记录到“不明地学事件”的情况,并对这种有待进一步证实的现象进行了简单描述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94.
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粒子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20多年来对日冕物质抛射与太阳粒子事件的关系和太阳粒子事件的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大量的研究表明,太阳粒子事件源于日冕物质抛射并被日冕和行星际激波加速和控制。在无耀斑源的日冕和行星际激波加速和控制。只有极少数产生太阳粒子事件,并且这些事件中多数为低能粒子事件。这些相关日冕物质抛射的共同特征是:无相关的强X射线爆发,产生的行星际激波速度较快,无激波加速,无Ⅱ和Ⅳ米波爆发。几乎所有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5.
类环状CMEs形成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不同磁场强度冕旒位形中,热驱动日冕瞬变的数值模拟表明,β(=2μ0P/B2)值的大小对瞬变的形态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只有β较小(如太阳表面赤道处β0等于0.25)时才可重现典型环状CMEs观测形态:足部出现在开场与闭场的交界面上,在纬向基本不动;CMEs顶部物质变化在传播过程中沿电流片两侧移动,使顶部物质密度变化比两侧小.  相似文献   
996.
江西修水地区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和物质来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凌洪飞  刘继顺 《岩石学报》1992,8(2):190-194
本文报导了江西修水地区前震旦系与震旦—寒武系沉积岩的Nd同位素组成。前震旦系浅变质沉积岩:~(143)Nd/~(144)Nd=0.512000~0.512214,ε_(Nd)(t)=-2.57~3.91,t_(DM)=1563~1859Ma;震旦—寒武系沉积岩:~(143)Nd/~(144)Nd=0.511710~0.511902,ε_(Nd)(t)=-8.04~-9.99,t_(DM)=1833~2426Ma。两者之间的显著差异反映了震旦纪前后沉积岩物质来源的不同及沉积构造环境的改变,前震旦纪地壳活动性强,沉积岩中含有较多的幔源物质;震旦纪以后地壳活动性减弱,沉积岩以陆壳再循环碎屑为主。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白面山锡石硫化物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白面山锡石硫化物型Sn、Zn、Sb等多金属矿床,处于广西姑婆山复式花岗岩岩体南部接触带的内凹部位。矿床北东部出露有岩体之主体,西、南部出露有主体之补充侵入体(浮船岭岩体)和一组走向NE的中酸性岩脉。赋矿围岩主要为中泥盆统信都组碎屑岩类和东岗岭组碳酸盐岩类。地层褶皱构造简单,主成矿构造为近SN走向、朝西陡倾的F_2断裂带。矿体形态以似层状为主,次为穿层脉状,少数为不规则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