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7篇
  免费   2432篇
  国内免费   4009篇
测绘学   389篇
大气科学   1960篇
地球物理   1227篇
地质学   13466篇
海洋学   1105篇
天文学   130篇
综合类   961篇
自然地理   780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21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410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426篇
  2015年   510篇
  2014年   833篇
  2013年   658篇
  2012年   744篇
  2011年   778篇
  2010年   702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691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599篇
  2005年   597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629篇
  2001年   725篇
  2000年   591篇
  1999年   532篇
  1998年   546篇
  1997年   532篇
  1996年   542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88篇
  1993年   417篇
  1992年   532篇
  1991年   482篇
  1990年   400篇
  1989年   313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6篇
  1976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3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李文欢 《海洋预报》2001,18(2):67-69
2000年10月中旬,受冷空气和热带低压的共同影响,海南省部分市县连降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损失惨重.本文从天气环流背景、卫星云图、海浪和潮位等方面对这次特大洪灾的成因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2.
碳酸盐储层的界定性十分模糊,但它是引起气候变化的可能性因素,因而大陆边缘和永久冻土区存在着甲烷水合物这一现象唤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CH4((13C"-60‰)的大规模快速释放可用来解释古新世有孔虫、海洋块体碳酸盐、土壤碳酸盐和齿状磷灰石同位素记录下的(13C负位移、阿普第阶块体碳酸盐的(13C((13Ccarb)位移以及托阿尔阶块体碳酸盐、海洋和陆源有机物中记录的同位素位移。所有这些同位素位移都伴随着大范围的气候变暖。甲烷释放产生的特殊的(13C特征使我们能够识别整个地质历史中其它的甲烷释放事件。我们在这里给出了晚侏罗世甲…  相似文献   
103.
南海北部年均水温水平分布有如下特征: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等不温线近亿与大陆斜坡等深线平行;大陆架/斜坡区为一暖水带,深海盆是个冷水区。水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是:东北季风盛行期间,大陆架/斜坡区产生暖水带;西南季风盛行期间,大陆架斜坡区间成冷水带;暖水带与冬季风同消长,是盛行季风与大陆架/斜坡地形相互作用的结果;南海北就深海盆终年被冷水盘据。  相似文献   
104.
南黄海自生黄铁矿成因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样品为1989年采自南黄海,利用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和化学分析方法,对自生黄铁矿的形态,成份和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就其成因与形成环境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自生黄铁矿集合体形态可以分为聚莓,单莓和细粒3种,霉体特征的形态是早期成岩作用阶段沉积物随机堆积的结果,可以作了沉积成因黄铁矿的形态标型黄铁矿微量成份特征显示其沉积成因,同时亦表现对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值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105.
派比安台风对上海黄浦江潮位的影响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徐建成 《海洋预报》2001,18(1):1-10
2000年派比安台风产生的历史第二高潮位对上海的防汛带来严重影响。本文通过比较历史上的风暴潮,从动力机制、天文高潮与增水极值相碰头,潮波共振和水利工程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这次风暴潮造成的高水位,及台风余振期边缘波的影响,并用SLOSH(Sea,Lake,Overland Surge from Hurricanes)模式模拟了这次风暴潮,为防台减灾的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选用海面至20℃等温线所处深度水层的平均温度来表征研究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利用这一特征值,分析1986—1990年期间热带西太平洋边缘海域海洋上层热含量在秋季的分布特征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1)热含量呈南高北低分布,在7.5-22.1°N范围内。以130°E断面为代表,热含量的平均递减率为0.179(℃/纬度);(2)热含量的分布主要取决于环流系统,其等值线因受黑潮和棉兰老海流的影响而由纬向分布转向经向分布。某些区域因受暖涡及冷涡的影响而呈封闭状分布;(3)热含量的年际变化与E1Nino事件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在E1Nino事件发生期间,热含量变得很低,高热含量(大于26.5℃)海区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107.
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曾从盛  陈居成 《台湾海峡》1997,16(3):363-370
老红砂是中国东南沿海独具特色的第四纪沉积物。本文回顾了老红砂的研究历史,综述了所取得的关于老红砂的成因,年代和红化作用等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工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热演化史研究是盆地模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其研究可以为烃源岩成熟度史、生烃史、排烃史模拟提供必要的参数,准确地评价盆地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09.
本文简要介绍了前苏联近七十年来海冰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采用的一些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10.
南中国海定常环流的一种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南海是我国沿海最大最深的海域,中外学者曾作过一些研究。徐锡祯等用动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南海的水平环流,首次给出了整个南海海域四个季度各层次的平均密度流图(如图2A、2B均引其动力计算结果)。该文给出的500米层(即中层)的环流与表层基本一致,并说明了南海环流有着较大的深度,至少在800米层的深度上,环流运动依然清晰可见。其动力计算的速度零面选为1200分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